一种汽车前排后置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362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排后置壳,包括靠背、头枕板、防护壳和枕顶,所述靠背底部内侧设置有汽车座板,所述靠背底部和汽车座板一侧均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转动轴另一端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一侧设置有调节器,所述汽车座板顶部设置有坐垫,通过设置有防护壳,能够为现有汽车前排座椅背部提供整体的后置壳防护作用,达到对汽车前排座椅背部的美观性,再通过设置的转动轴,能够将汽车座板的汽车前排座椅与靠背之间提供螺纹安装的效果,利用传动组件,能够实现转动轴通过转动效果与汽车座板和靠背之间的松紧,再利用调节器,能够实现传动组件对转动轴带动靠背与汽车座板之间角度的开合调节。动轴带动靠背与汽车座板之间角度的开合调节。动轴带动靠背与汽车座板之间角度的开合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排后置壳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驾驶舱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排后置壳。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前排亦是汽车前座,汽车前座是指汽车上前面一排的位置,属于汽车部件。
[0003]现有的汽车前排座椅的背部一般用螺栓进行与汽车座椅之间的固定,容易造成螺栓与座椅之间安装松动,无法实现将汽车前排座椅背部提供整体防护结构,影响汽车前排座椅背部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前排后置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前排座椅的背部一般用螺栓进行与汽车座椅之间的固定,容易造成螺栓与座椅之间安装松动,无法实现将汽车前排座椅背部提供整体防护结构,影响汽车前排座椅背部的美观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排后置壳,包括靠背、头枕板、防护壳和枕顶,所述靠背底部内侧设置有汽车座板,所述靠背底部和汽车座板一侧均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转动轴另一端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一侧设置有调节器,所述汽车座板顶部设置有坐垫,所述靠背前侧上方设置有背垫,所述头枕板顶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二T型卡块,所述第二T型卡块内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头枕板内部两端和限位槽底部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底部设置在靠背顶部两端,所述螺栓顶部设置有螺帽,所述靠背下方和头枕板表面均设置有第一T型卡槽,所述防护壳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两侧均设置有弹簧,所述防护壳背部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T型卡块,所述枕顶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二T型卡槽。
[0006]优选的,所述汽车座板通过转动轴与靠背底部内侧限位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器与传动组件一侧器械电性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转动轴另一端器械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坐垫与汽车座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背垫与靠背前侧上方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T型卡槽和第二T型卡块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T型卡槽均与枕顶底部两端嵌合连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T型卡块均与头枕板顶部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枕顶通过第二T型卡槽和第二T型卡块卡合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螺栓和限位槽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均与第二T型卡块内侧连通连接,两个所述螺栓顶部均与螺帽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栓分别与限位槽内部和靠背顶部两端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头枕板通过螺栓和限位槽与靠背顶部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T型卡槽和第一T型卡块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T型卡槽分别与靠背下方和头枕板表面嵌合连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T型卡块均与防护壳背部上方和
下方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通过第一T型卡槽和第一T型卡块与头枕板和靠背卡合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弹簧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弹簧平均分两组,两组所述弹簧均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两端和防护壳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与防护壳内部两侧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排后置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护壳,能够为现有汽车前排座椅背部提供整体的后置壳防护作用,达到对汽车前排座椅背部的美观性,再通过设置的转动轴,能够将汽车座板的汽车前排座椅与靠背之间提供螺纹安装的效果,利用传动组件,能够实现转动轴通过转动效果与汽车座板和靠背之间的松紧,再利用调节器,能够实现传动组件对转动轴带动靠背与汽车座板之间角度的开合调节。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汽车前排后置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汽车前排后置壳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汽车前排后置壳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汽车前排后置壳的防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汽车前排后置壳的靠背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汽车前排后置壳的枕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汽车前排后置壳的头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靠背;2、头枕板;3、防护壳;4、枕顶;5、背垫;6、坐垫;7、汽车座板;8、限位块;9、第一T型卡槽;10、传动组件;11、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弹簧;14、第一T型卡块;15、调节器;16、第二T型卡槽;17、螺帽;18、螺栓;19、第二T型卡块;20、限位槽;21、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排后置壳,包括靠背1、头枕板2、防护壳3和枕顶4,靠背1底部内侧设置有汽车座板7,靠背1底部和汽车座板7一侧均设置有转动轴21,通过设置有转动轴21,能够将汽车座板7的汽车前排座椅与靠背1之间提供螺纹安装的效果,转动轴21一端设置有限位块8,转动轴21另一端设置有传动组件10,通过设置有传动组件10,能够实现转动轴21通过转动效果与汽车座板7和靠背1之间的松紧,传动组件10一侧设置有调节器15,通过设置有调节器15,能够实现传动组件10对转动轴21带动靠背1与汽车座板7之间角度的开合调节,汽车座板7顶部设置有坐垫6,靠背1前侧上
方设置有背垫5,头枕板2顶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二T型卡块19,第二T型卡块19内侧设置有限位槽20,头枕板2内部两端和限位槽20底部均设置有螺栓18,螺栓18底部设置在靠背1顶部两端,螺栓18顶部设置有螺帽17,靠背1下方和头枕板2表面均设置有第一T型卡槽9,防护壳3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通过设置有防护壳3,能够为现有汽车前排座椅背部提供整体的后置壳防护作用,达到对汽车前排座椅背部的美观性,通过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能够为汽车前排后置壳的防护壳3内部提供限位支撑的作用,避免汽车前排后置壳极易受到外界的挤压导致靠背1的形变,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两侧均设置有弹簧13,通过设置有弹簧13,能够防止后置壳的防护壳3因背部受力导致的形变不易复原,防护壳3背部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T型卡块14,通过设置有第一T型卡槽9和第一T型卡块14,能够将防护壳3稳定的卡合在靠背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排后置壳,包括靠背(1)、头枕板(2)、防护壳(3)和枕顶(4),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底部内侧设置有汽车座板(7),所述靠背(1)底部和汽车座板(7)一侧均设置有转动轴(21),所述转动轴(21)一端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转动轴(21)另一端设置有传动组件(10),所述传动组件(10)一侧设置有调节器(15),所述汽车座板(7)顶部设置有坐垫(6),所述靠背(1)前侧上方设置有背垫(5),所述头枕板(2)顶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二T型卡块(19),所述第二T型卡块(19)内侧设置有限位槽(20),所述头枕板(2)内部两端和限位槽(20)底部均设置有螺栓(18),所述螺栓(18)底部设置在靠背(1)顶部两端,所述螺栓(18)顶部设置有螺帽(17),所述靠背(1)下方和头枕板(2)表面均设置有第一T型卡槽(9),所述防护壳(3)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两侧均设置有弹簧(13),所述防护壳(3)背部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T型卡块(14),所述枕顶(4)底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二T型卡槽(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排后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板(7)通过转动轴(21)与靠背(1)底部内侧限位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排后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8)与转动轴(2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器(15)与传动组件(10)一侧器械电性连接,所述传动组件(10)与转动轴(21)另一端器械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排后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6)与汽车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金浩田野丁玉刚陈香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天合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