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秋影专利>正文

粉青釉料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8513 阅读:5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青釉料,是将粉青釉原料按配方配比后,经球磨、过筛、除铁工序制得的浆料,包括脱水干燥后的粉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通过原料配方中引入适量的滑石,氧化铬等原料,解决了传统粉青釉陶瓷在高温熔烧过程中容易过烧起泡和“吸烟”等问题,其釉面青绿、光润、细腻、华美,色纯质洁如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同时公开了应用这种粉青釉料制造陶瓷产品的方法,用该方法制作的粉青釉陶瓷产品成品率高,致密度好,抗酸碱腐蚀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用陶瓷
,具体涉及高温颜色釉中的一种粉青釉料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以釉取胜"的工艺装饰一直盛行,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裂纹釉、花釉、单色釉 等等。单色釉以其古朴、素雅、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钟爱。而其中粉青釉更以其如冰似玉、青 绿光润、细腻华美给人以观赏不尽的蕴蓄。现代任何釉水,追根溯源,都是早期粉青釉的石 灰釉,经石灰碱釉,演绎而出。传统粉青釉料在应用于陶瓷产品制造过程中,存在对工艺要 求过于苛刻问题,如过烧易产生"起泡"现象,气氛控制不精确就易产生"吸烟"现象,造成 陶瓷产品合格率低、难出精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青釉料,该釉料适应性广,易烧造出青绿、光润、细 腻、华美,色纯质洁如玉的釉面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该种粉青釉制粉青陶瓷产品的方 法,该方法易于实施,用该方法制作的陶瓷粉青产品,产品率高,产品致密度好,热稳定性 好,抗酸碱腐蚀性强,外观美丽大方。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粉青釉料,是将原料按配方配比后,经球磨、过筛、除铁工序制得的 浆料,包括脱水干燥后的粉料,其特征在于粉青釉料配方组成按重量计为 釉果62 76%,长石10 16%,石英6 10%,滑石4 6%, 二灰4 6%,氧化铬0. 04 0. 05%。 上述的球磨工序,是将精选好的原料,按上面配方配比后,混合均匀,装入球磨坛,按球磨子料水=1.5 : i : o. s,研磨成釉浆,以30小时左右为佳。时间太长容易縮 釉,时间太短釉面光泽度欠佳。 球磨好后,下球磨坛时,要过筛,除铁,用比重计量好浓度。操作过程要严格遵守工业卫生,以免混入杂质,使釉发色不纯正。 釉果是一种瓷石,矿物组成中长石类矿物含量较高,成熟温度较低,在1280 1320°C。长石具有熔解石英和粘土的能力,降低制品的烧成温度,促进成瓷反应及莫来石晶体的生长发育,促进制品的结构致密,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和釉面光洁度。石英在釉中是玻璃质的生成体,赋予釉料高的耐磨性和硬度,良好的耐化学侵蚀性,并降低釉料的膨胀系数。滑石有降低玻璃热膨胀系数作用,可促进中间层的生成,减弱釉裂倾向。 二灰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锰、磷酸、起助熔融作用的同时,微量元素的相互作用而给人以温雅感。氧化铬适量的氧化铬效果最佳,太少发略带暗绿色的青蓝色,如若超量,绿色变浓,但色调不正。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粉青陶瓷产品的制作方法,包括坯釉料制备、成型、精修、干燥、素 烧、上釉、装窑、釉烧等工艺流程,其工艺要点在于对瓷坯素烧、釉烧的时间、温度和上釉过 程、次数、厚度的控制。具体为 将成型瓷坯干燥后,入窑经6 7小时时间的素烧,以温火慢烧到温度840 88(TC后停止,自然冷却15 20小时后素坯出窑,再刷粉上釉,素坯上釉分上内、外釉二个 过程,先把粉青釉浆调成含水份在38 45%,用荡釉法上二次素坯内釉,釉层的厚度控制 在2 2. 3毫米;素坯内釉上好后,要把素坯的水份排干,再用蘸釉法上二次素坯外釉,釉 层的厚度控制在2 2.3毫米。内、外釉都上好的半成品,刨脚即可入窑进行釉烧。釉烧 要经蒸发、还原、成瓷、保温四个阶段,在蒸发阶段第一个小时是窑温从窑点火开始,升温 至500 55(TC止。使窑内的半成品水份蒸发干;第二小时是窑温从500 55(TC升温至 820 870。C止,保温12 20分钟;再用50 70分钟,窑温从820 870。C升温至980 IOI(TC,保温在1 1.20小时。在还原阶段第一小时内窑温从980 IOI(TC升温至 1160 1180。C,第二小时窑温还原升温稍微放慢,从1160 1180。C升至1220 1260°C。 生成瓷阶段在这个阶段窑温升温,每分钟要控制升温度2 1. 5°C,时间控制在30 35 分钟,使窑温从1220 126(TC升至1280 131(TC为止。在保温阶段当窑温达到1280 131(TC时,停止升温,从此开始保温5 10分钟后,停止火源。让窑温自然冷却15 20小 时,成品出窑。 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通过引入适量的滑石,解决了传统粉青釉陶瓷在高温熔烧过程 中容易过烧起泡和"吸烟"的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粉青釉透光性强,弹性好,有刚硬感,光洁柔 和,不剌眼,配方合理,烧成温度宽,易于操作。 本专利技术的粉青釉产品烧成采用梭式窑烧成,烧成燃料为重油,液化石油气,水煤气。 本专利技术中未详细介绍的情况同常规陶瓷产品雷同,不再叙述。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 实施例一 釉料配方重量百分组成釉果65、长石16、石英8、滑石6、二灰5。外加氧化铬 0. 04%。在制作过程中 对各种釉浆料按配方要求精细拣选后,混合均匀,再以球石釉料、水比例为1.5 : i : 0.8,装入研磨设备研磨成釉浆。 以瓷土成型一个玉壶春干燥后,入窑经6小时的素烧,以温火慢烧到温度84(TC停 止,自然冷却15小时后素坯出窑,该素坯再刷粉上釉。上釉分上内、外釉二个过程,先把釉 浆调成含水份在38%,用荡釉法先上二次该素坯内釉,釉的厚度控制在2毫米;该素坯内釉 上好后要把素坯中的水份排干,再用蘸釉法上二次该素坯外釉,釉层的厚度控制在2毫米。 上好内、外釉的半成品,刨脚即可入窑进行釉烧,釉烧要经蒸发、还原、成瓷、保温四个阶段, 在蒸发阶段第一个小时是窑温从窑点火开始升温至50(TC,使窑内的半成品水份蒸发干;第二个小时是窑温从50(TC升温至82(TC止,保温12分钟,再用50分钟,窑温从82(TC升至 98(TC,保温1小时。在还原阶段第一小时内窑温从98(TC升温至1160°C ;第二个小时窑温还原升温稍微放慢,从116(TC升温至122CTC 。在成瓷阶段在这个阶段窑温升温,第分钟要控制2°C , 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使窑温从122(TC升温至128(TC时为止。在保温阶段当窑温达到 128(TC时,停止升温,从此开始保温5分钟,停止火源,让窑温自然冷却15小时,成品出窑。 本烧成在梭式窑中进行,烧成燃料为石油液化气。 实施例二 实施例釉料配料重量百分组成釉果73、长石11、石英6、滑石5、二灰5。外加氧化铬O. 05%。 在制作过程中 对各种釉料精细拣选后,按配方配料混合均匀,再以球石釉料水比例为1.5 : i : 0.8,装入研磨设备研磨成釉浆。 以瓷土成型一个大蒜瓶后,入窑经7小时间的素烧,以温火慢烧到温度88(TC停 止,自然冷却20小时后素坯出窑,再刷粉上釉,素坯上釉分上内、外釉二个过程,先把釉浆 调成含水份在45 % ,然后采用荡釉法先上二次该素坯内釉,釉层的厚度控制在2. 3毫米;素 坯内釉上好后要把素坯的水份排干,采用蘸釉法再上二次素坯外釉,釉层的厚度控制在2. 3 毫米。上好内、外釉的半成品,刨脚即可入窑进行釉烧,釉烧要经蒸发、还原、成瓷、保温四个 阶段。在蒸发阶段第一个小时是窑温从点火起升至55(TC,使窑内的半成品水份蒸发干; 第二个小时是窑温从55(TC升到87(TC止,保温20分钟,再用70分钟,窑温从87(TC升至 IOI(TC,保温1020小时。在还原阶段第一小时内窑温从IOI(TC升温至1180°C ;第二小时 窑温还原稍微放慢,从118(TC升至126(TC。在成瓷阶段在这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青釉料,是将原料按配方配比后,经球磨、过筛、除铁工序制得的浆料,包括脱水干燥后的粉料,其特征在于粉青釉料配方组成按重量计为:  釉果62~76%,长石10~16%,石英6~10%,滑石4~6%,二灰4~6%,氧化铬0.04~0.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秋影
申请(专利权)人:汤秋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