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柱组件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816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9
一种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及将所述极柱包裹于内的下壳与上壳,所述极柱包括固定环及自所述固定环中间向上凸出形成的连接部,所述固定环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所述下壳包括环形主体、自所述环形主体内壁面朝径向内侧凸出形成的限位台阶,所述上壳包括覆盖于所述固定环上表面的覆盖主体,将所述固定环压入所述下壳内,所述固定环下表面外缘限位于所述限位台阶上,所述上壳向下扣入所述下壳内并将所述极柱固定于所述下壳与上壳内,所述连接部向上超出所述覆盖主体表面。本申请还包括一种动力电池。电池。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柱组件及动力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指一种极柱组件及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机车上,为社会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环保降低排放。对于车用电池最重要的性能包括安全、能量密度、抗冲击等。动力电池包括若干电池单体,每个电池单体以串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动力强大的车用电池包。每个电池单体包括有电池外壳、封装于电池外壳内的电芯、电解液及封闭所述电池外壳的电池顶盖。而电池单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市面上最常用的包括有圆柱形电池、方形电池及刀片电池等。虽然电池形状多样,但是产品组件构成原理一致,均包括有壳体、顶盖等组件。
[000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01911418867.8号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该动力电池顶盖包括设有极柱孔的盖板、极柱、成型于所述极柱外周的包胶件。所述盖板上成型有极柱孔,所述极柱孔形成有下台阶及初始状态未竖直外壁的竖直壁,所述极柱包括凸环,所述包胶件延伸至所述凸环下表面周缘,所述凸环底面边缘与所述下台阶通过所述包胶件接触,所述包胶件同样覆盖所述凸环上表面,所述极柱装入所述极柱孔内后,通过旋铆所述竖直壁上侧,使所述竖直壁上端向内折弯形成压制所述凸环上表面的翻边从而固定所述极柱。对比文件简化了产品结构,但是盖板的极柱孔成型工艺困难;包胶件与所述极柱模内成型,注塑成本较高,且包胶件要实现密封,其必须采用硅胶等柔性材质,即极柱上下两侧均为柔性材质压接,稳固性容易出现问题,且材料成本较高。包胶件与所述极柱一体成型,通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通用性高、结构简单的极柱组件及动力电池。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及将所述极柱包裹于内的下壳与上壳,所述极柱包括固定环及自所述固定环中间向上凸出形成的连接部,所述固定环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所述下壳包括环形主体、自所述环形主体内壁面朝径向内侧凸出形成的限位台阶,所述上壳包括覆盖于所述固定环上表面的覆盖主体,将所述固定环压入所述下壳内,所述固定环下表面外缘限位于所述限位台阶上,所述上壳向下扣入所述下壳内并将所述极柱固定于所述下壳与上壳内,所述连接部向上超出所述覆盖主体表面。
[0006]优选地,所述上壳采用导电塑胶材料制成,所述下壳采用绝缘塑胶制成,所述导电塑胶的阻值介于1

10000欧姆之间。
[0007]优选地,所述极柱还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环之间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且小于所述固定环的外径,所述上壳还包括自所述覆盖主体内缘向上延伸形成的覆盖所述台阶部径向外侧面的隔离凸起,所述隔离凸起的上表面与
所述台阶部的上表面平齐。
[0008]优选地,所述上壳暴露于外界并位于所述极柱与一盖板之间,所述上壳具有导电性能有助于降低所述极柱与所述盖板之间的电势差,降低二者被电腐蚀的风险,提升使用寿命。
[0009]优选地,所述上壳的覆盖主体边缘设有卡扣结构,所述下壳的环形主体内壁面对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卡扣结构锁扣的卡扣配合结构。
[0010]优选地,所述极柱组件还包括装入所述下壳内且位于所述极柱下侧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夹持环体及自所述夹持环体外缘向上凸出的限位凸边。
[0011]优选地,所述极柱的固定环底面外缘向上凹陷形成有卡槽,所述下壳内壁面底侧沿径向向内凸出形成有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边收纳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限位凸边下侧被所述限位凸环所支撑,所述限位凸边在上下方向与径向方向被限位。
[0012]优选地,所述极柱的固定环与台阶部径向外表面设有防转平面,所述下壳内壁面与所述上壳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防转平面匹配的防转配合面,防止所述相互之间转动。
[0013]优选地,所述上壳的覆盖主体外侧面设有与所述下壳的防转配合面匹配的防转平面,所述卡扣结构设于所述下壳的防转平面上,所述下壳的卡扣配合结构设于所述防转配合面上侧。
[0014]优选地,所述下壳外侧还向外凸出形成有防转块,所述密封件还包括自所述覆盖主体内缘向下延伸形成的延伸筒部。
[00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封装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的电芯、将所述电芯封闭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的电池顶盖,所述电池顶盖包括设有极柱孔的盖板、组装于所述极柱孔内的所述极柱组件及连接所述极柱与所述电芯的导电片。
[0016]优选地,所述极柱孔贯穿所述盖板,所述极柱孔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外侧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及贯穿所述底壁形成的穿孔,所述极柱组件从上向下装入所述极柱孔内,所述密封件的夹持环体被所述底壁边缘支撑,所述固定环中间部分的底面暴露于所述穿孔内,所述侧壁顶部朝径向内侧折弯形成压接于所述覆盖主体上表面上的翻边,所述夹持环体被所述固定环底面与所述底壁表面挤压变形实现密封。
[0017]优选地,所述底壁上表面低于所述盖板的表面,所述翻边超出所述盖板上表面,所述翻边的表面不超出所述隔离凸起的上表面,所述密封件的延伸筒部延伸于所述穿孔的内壁面上,所述盖板底面固定有绝缘板体。
[0018]优选地,所述极柱孔贯穿所述盖板,所述极柱孔包括底壁、贯穿所述底壁形成的穿孔及焊接环,所述极柱组件从上向下装入所述极柱孔内,所述密封件的夹持环体被所述底壁边缘支撑,所述固定环中间部分的底面暴露于所述穿孔内,所述焊接环压接于所述覆盖主体上表面并延伸接触并焊接于所述盖板上,所述夹持环体被所述固定环底面与所述底壁表面挤压变形实现密封。
[0019]优选地,所述底壁上表面低于所述盖板的表面,所述焊接环不超出所述隔离凸起的上表面,所述盖板在所述极柱孔周缘设有凹槽,所述焊接环延伸至所述凹槽内焊接固定,所述密封件的延伸筒部延伸于所述穿孔的内壁面上,所述盖板底面固定有绝缘板体。
[0020]本申请极柱组件及动力电池相较于传统技术,所述上壳、下壳与密封件均是独立
注塑成型独立组件,无需模内注塑工艺,可降低制造成本。将所述上壳、下壳分开设置,避免传统一体结构需要全部使用导电塑胶材料造成材料成本高企的问题。同时本申请极柱组件各部件均是独立的,经过简单组装即可,可使之标准化,开发不同产品类型时,实现所述极柱组件的通用化,重新开发不同类型的所述盖板规格即可。降低整个产业冗余,提升产品开发速度,降低库存成本。
附图说明
[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实施例一
[0023]图1为实施例一电池顶盖的立体组合图;
[0024]图2为实施例一电池顶盖的立体分解图;
[0025]图3为实施例一电池顶盖的盖板沿图2所示C

C虚线的剖视图;
[0026]图4为实施例一极柱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0027]图5为实施例一极柱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及将所述极柱包裹于内的下壳与上壳,所述极柱包括固定环及自所述固定环中间向上凸出形成的连接部,所述固定环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所述下壳包括环形主体、自所述环形主体内壁面朝径向内侧凸出形成的限位台阶,所述上壳包括覆盖于所述固定环上表面的覆盖主体,将所述固定环压入所述下壳内,所述固定环下表面外缘限位于所述限位台阶上,所述上壳向下扣入所述下壳内并将所述极柱固定于所述下壳与上壳内,所述连接部向上超出所述覆盖主体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采用导电塑胶材料制成,所述下壳采用绝缘塑胶制成,所述导电塑胶的阻值介于1

10000欧姆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还包括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环之间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且小于所述固定环的外径,所述上壳还包括自所述覆盖主体内缘向上延伸形成的覆盖所述台阶部径向外侧面的隔离凸起,所述隔离凸起的上表面与所述台阶部的上表面平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暴露于外界并位于所述极柱与一盖板之间,所述上壳具有导电性能有助于降低所述极柱与所述盖板之间的电势差,降低二者被电腐蚀的风险,提升使用寿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覆盖主体边缘设有卡扣结构,所述下壳的环形主体内壁面对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卡扣结构锁扣的卡扣配合结构。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还包括装入所述下壳内且位于所述极柱下侧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夹持环体及自所述夹持环体外缘向上凸出的限位凸边。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的固定环底面外缘向上凹陷形成有卡槽,所述下壳内壁面底侧沿径向向内凸出形成有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边收纳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限位凸边下侧被所述限位凸环所支撑,所述限位凸边在上下方向与径向方向被限位。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的固定环与台阶部径向外表面设有防转平面,所述下壳内壁面与所述上壳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防转平面匹配的防转配合面,防止所述相互之间转动。9.如权利要求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硕王理栋李亚勇杜秋文刘潇龙黄朝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