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6-甲氧基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765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6-甲氧基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是将2-氨基-6-甲氧基苯并噻唑、20~50wt%的次磷酸溶液和催化剂量的氧化亚铜混匀,然后按比例缓慢滴加25~35wt%亚硝酸钠溶液,于-10~15℃反应2~6小时;将所得反应液稀释,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后,萃取、合并有机相、洗涤、干燥,浓缩结晶即得到6-甲氧基苯并噻唑。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反应条件温和、较易控制,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有机化学领域。
技术介绍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生理和生物活性,在农药、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 应用。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是制作荧光增白剂、荧光染料的重要原料,在高灵敏度显色剂的合 成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文献报道6-甲氧基苯并噻唑的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2-氨基-6-甲 氧基苯并噻唑在硫酸溶液或磷酸溶液中经重氮化后还原而得;二是用2-氨基-6_甲氧基苯 并噻唑在有机溶剂中用亚硝酸酯进行重氮化后加热分解而得。这些方法主要的问题是条件 苛刻、试剂昂贵、收率低、工艺复杂,难以大规模生产。因此寻找一种工艺简单、可以放大生 产的6_甲氧基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e-甲氧基苯并噻唑的制 备方法,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较易控制,工艺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6_甲氧基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 将2-氨基-6-甲氧基苯并噻唑、20 50wt%的次磷酸溶液和催化剂量的氧化亚铜混匀,然 后于-10 15t:、搅拌条件下向该混合物中缓慢滴加25 35wt^亚硝酸钠溶液,于-10 15t:反应2 6小时,其中,2-氨基-6-甲氧基苯并噻唑、次磷酸和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i : 6 26 : i 1.1 ;将所得反应液稀释,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后,萃取、合并有机相、洗涤、干燥,浓縮结晶即得到6-甲氧基苯并噻唑。 上述制备方法中是将所得反应液稀释1 2倍。 上述制备方法中是采用乙酸乙酯、乙醚、二氯甲烷或甲苯进行萃取。 上述制备方法中合并有机相后采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上述制备方法中是采用硫酸镁或硫酸钠对洗涤后的有机相进行干燥。 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一步法反应,2-氨基-6-甲氧基苯并噻唑与次磷酸成盐且过量的次磷酸同时作为重氮盐的还原剂,加入催化剂,再滴加亚硝酸钠溶液,边进行重氮化反应边进行氢置换反应,简化操作步骤;同时使用了催化剂氧化亚铜,使氢置换反应在较低温度下与重氮化反应同时进行,可减少升温过程中的水解反应,提高选择性;整个反应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更高,为工业生产提供了进一步的技术支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3 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2-氨基-6-甲氧基苯并噻唑10g(55. 5mmo1) 、30wt^次磷 酸溶液160mL(含次磷酸873mmo1),氧化亚铜0. 5g(3. 5mmo1),搅拌冷却到5t:后滴加10mL 亚硝酸钠水溶液(含亚硝酸钠4g, 58mmo1),于5t:反应2小时,然后将所得反应液稀释2倍,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浓 縮结晶得类白色晶体。采用15、11顺1 对产品进行表征,证实所得类白色晶体为6-甲氧基苯 并噻唑。产率为79%,纯度为98. 5%。MS m/z( % ) : 165 (M+, 100) , 150(53) , 122(32)。力-NMR S :3.90(3H, s, 0CH3), 7. 12 (1H, d, C5-H) , 7. 41 (1H, d, C厂H) , 8. 00 (1H, d, C4_H) , 8. 82 (1H, s, C2_H)。 实施例2 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2_氨基_6_甲氧基苯并噻唑10g(55. 5mmo1) 、30wt %次 磷酸溶液80mL(含次磷酸437mmo1),氧化亚铜(采用催化剂量的氧化亚铜即可,本实施例 中用量为0. 5g,3. 5mmo1),搅拌冷却到0。C后滴加10mL亚硝酸钠水溶液(含亚硝酸钠4g, 58mmo1),于Ot:反应3小时,然后将所得反应液稀释1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乙醚萃 取,合并有机相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浓縮结晶得类白色晶体。按与实施例1 相同的方法对产品进行表征,证实该类白色晶体为6-甲氧基苯并噻唑。产率为51%,纯度 为98. 5%。 实施例3 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2-氨基-6-甲氧基苯并噻唑10g(55. 5mmo1) 、20wt^次磷 酸溶液160mL(含次磷酸558mmo1),氧化亚铜0. 5g(3. 5mmo1),搅拌冷却到15"C后滴加8mL 亚硝酸钠水溶液(含亚硝酸钠4g, 58mmo1),于15。C反应2小时,然后将所得反应液稀释1. 5 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硫酸钠干燥, 浓縮结晶得类白色晶体。按与实施例l相同的方法对产品进行表征,证实该类白色晶体为 6-甲氧基苯并噻唑。产率为58%,纯度为98. 5%。 实施例4 在500mL三口瓶中加入2_氨基_6_甲氧基苯并噻唑10g(55. 5mmo1) 、50wt^次磷 酸溶液150mL(含次磷酸1. 44mol),氧化亚铜0. 5g(3. 5mmo1),搅拌冷却到-8。C后滴加10mL 亚硝酸钠水溶液(含亚硝酸钠4g, 58mmo1),于-8t:反应5小时,然后将所得反应液稀释2 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甲苯萃取,合并有机相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硫酸镁干燥,浓縮 结晶得类白色晶体即为6-甲氧基苯并噻唑。产率为65%,纯度为98. 5%。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将2-氨基-6-甲氧基苯并噻唑、20~50wt%的次磷酸溶液和催化剂量的氧化亚铜混匀,然后于-10~15℃、搅拌条件下向该混合物中缓慢滴加25~35wt%亚硝酸钠溶液,于-10~15℃反应2~6小时,其中,2-氨基-6-甲氧基苯并噻唑、次磷酸和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6~26∶1~1.1;将所得反应液稀释,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后,萃取、合并有机相、洗涤、干燥,浓缩结晶即得到6-甲氧基苯并噻唑。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甲氧基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得反应液 稀释1 2倍。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甲氧基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乙酸乙 酯、乙醚、二氯甲烷或甲苯进行萃取。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_甲氧基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并有机相后采用饱和食盐水洗涤。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_甲氧基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硫酸镁或硫酸钠对洗涤后的有机相进行干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是将2-氨基-6-甲氧基苯并噻唑、20~50wt%的次磷酸溶液和催化剂量的氧化亚铜混匀,然后按比例缓慢滴加25~35wt%亚硝酸钠溶液,于-10~15℃反应2~6小时;将所得反应液稀释,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后,萃取、合并有机相、洗涤、干燥,浓缩结晶即得到6-甲氧基苯并噻唑。本专利技术方法反应条件温和、较易控制,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文档编号C07D277/62GK101774981SQ20101010097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吴雪涛, 徐薇, 文峰 申请人:武汉华美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6-甲氧基苯并噻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2-氨基-6-甲氧基苯并噻唑、20~50wt%的次磷酸溶液和催化剂量的氧化亚铜混匀,然后于-10~15℃、搅拌条件下向该混合物中缓慢滴加25~35wt%亚硝酸钠溶液,于-10~15℃反应2~6小时,其中,2-氨基-6-甲氧基苯并噻唑、次磷酸和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6~26∶1~1.1;将所得反应液稀释,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后,萃取、合并有机相、洗涤、干燥,浓缩结晶即得到6-甲氧基苯并噻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薇文峰吴雪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美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