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411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上层基板,在上层基板上形成壁障以限制视角,这些壁障位于子像素内;下层基板,同上层基板相对;以及液晶层,形成于上层基板与下层基板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有源矩阵驱动型液晶显示器(LCD)用薄膜晶体管(之后称为TFT)作为开关元件 来显示图像。液晶显示器可以制作得比阴极射线管(CRT)更紧凑,因此可以应用于便携信 息设备、办公设备、计算机等等。作为CRT替代品的液晶显示器也可以应用于电视机上,这 样的CRT已经很快地被LCD代替。 液晶显示器已经用作在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的便携信息设备、各种类型的办公 设备、自动柜员机(ATM)、自动售票机等等上输出视频数据的显示部件。由于需要在个人便 携信息设备、ATM、自动售票机中保护个人信息,这些设备需要高级别的安全性。为了此目 的,已经有限制液晶显示器视角的在先技术。 作为视角限制的技术,国际专利申请PCT/US2006/040684(2006. 10. 13)已经提出 一种将单独制造的视角限制薄膜作为必需品可拆卸地布置在液晶显示器的屏幕之前的方 法,韩国专利申请2007-0032192A(2007. 3. 21)已经提出一种在液晶面板内部形成用于控 制视角的像素的方法。然而前一种技术存在以下问题难于制造视角限制薄膜;视角限制 薄膜价格昂贵;由于无论何时只要需要实现狭窄的视角,都要在液晶面板之前重复地附上 和拆下视角限制薄膜,这可能使用户感到更不方便。后一种技术较前一种技术有许多优点, 但由于控制视角像素的存在从而使其具有透光率降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其无需视角限制薄膜和视角限制 像素,就可以实现狭窄的视角。 —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上层基板,在上层基板上形成壁障以 限制视角,这些壁障位于子像素内;下层基板,同上层基板相对;以及液晶层,形成于上层 基板与下层基板之间。 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在上层基板上形成壁障 以限制视角,这些壁障排列在子像素内;以及在上层基板和下层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附图说明 所附附图为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理解,合并于此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描述本专利技术 的实施例,并随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表示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框图; 图2A-2D表示根据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上层板的制造过程图; 图3A-3C表示根据第二具体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上层板的制造过程图; 图4是壁障的平面图; 图5是壁障在一个像素上沿线I-I'的横截面图; 图6是壁障的放大的横截面图; 图7是通过壁障来限制视角的原理示意图; 图8A-8F是壁障的各种构图的平面图; 图9A和图9B是根据在先技术的TN模式液晶显示器中表示视角和透光特征的图; 图IOA和图IOB是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中关于视角和透光特征的实 验结果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通过引用图l-10B来描述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10、时序控制器 11、数据驱动电路12、栅极驱动电路13。数据驱动电路12包括多个源极驱动IC。栅极驱动 电路13包括多个栅极驱动IC。 根据本具体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对准光到液晶面板10的背光单元15和驱 动背光单元15的光源的逆变电路16。 液晶面板10包括两片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液晶面板10包括液晶单元Clc,其 通过数据线14和栅极线17的交叉布置成矩阵形式。 像素阵列布置在液晶面板10的下层玻璃基板上,下层玻璃基板包括数据线14、栅 极线17、TFT和存储电容器Cst。液晶单元Clc与TFT连接并通过像素电极1和公共电极2 之间的电场来驱动。黑矩阵、滤色片和公共电极2布置在液晶面板10的上层玻璃基板上。 通过使用美国专利7, 372, 524B2所公开的COT(TFT上的滤色片)技术,滤色片和黑矩阵可 以同像素阵列一起形成在下层玻璃基板上。在如扭曲向列(TN)模式和垂直排列(VA)模式 的垂直电场驱动方法中,公共电极2形成在上层玻璃基板上。在如共平面开关(IPS)模式 和边缘电场转换(FFS)模式的水平电场驱动方法中,公共电极2同像素电极1 一起形成在 下层玻璃基板上。在液晶面板10的上层玻璃基板和下层玻璃基板上都贴附有偏振板,而且 提供定向膜以设置液晶分子的预倾角。 时序控制器11提供数字视频数据RGB到数据驱动电路12。另外,时序控制器11 接收时序信号,如数据使能信号DE和点时钟CLK,并产生用于控制数据驱动电路12和栅极 驱动电路13的操作时序的控制信号。时序控制器11可以对数据使能信号DE计数,以识别 帧周期和水平周期。时序控制器11的时序信号可以包括垂直同步信号Vsync和水平同步 信号Hsync。用于对驱动电路12和13的操作时序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包括栅极时序控制 信号和数据时序控制信号,栅极时序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栅极驱动电路13的操作时序,数据 时序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数据驱动电路12和数据电压极化的操作时序。栅极时序控制信号 包括栅极起动脉冲GSP、栅极移位时钟GSC和栅极输出使能信号G0E1-G0E3。栅极起动脉冲 GSP提供给产生第一栅极脉冲(或扫描脉冲)的栅极驱动IC。栅极移位时钟GSC是用于将时钟信号。栅极输出使 能信号G0E控制着栅极驱动IC的输出。数据时序控制信号包括源极采样时钟SSC、极性控 制信号POL和源极输出使能信号SOE。源极采样时钟SSC是基于上升沿或下降沿,控制数据 驱动电路12中数据的采样的时钟信号。极性控制信号POL控制从数据驱动电路12输出的 数据电压的垂直极化。源极输出使能信号SOE控制数据驱动电路12的输出。 数据驱动电路12的每个数据驱动IC包括移位寄存器、锁存器、数字-模拟转换器 和输出缓冲器。数据驱动电路12在时序控制器11的控制下锁存数字视频数据RGB。数据 驱动电路12根据极性控制信号POL将数字视频数据RGB转换成模拟正/负伽玛补偿电压, 产生正/负模拟数据电压并将数据电压提供给数据线14。 栅极驱动电路13包括移位寄存器、电平移位器和输出缓冲器。栅极驱动电路13 响应于栅极时序控制信号,顺序地提供栅极脉冲到栅极线17。 背光单元15可以实现成侧光式背光单元或直下式背光单元。侧光式背光单元包 括位于与导光板相反一侧的光源,位于导光板之下的反射层,和层压于导光板上的多个光 学片。直下式背光单元包括多个光源,位于下盖上方的散射板,和层压于散射板上的多个光 学片。光学片包括散射片和棱镜片。光源可以实现为例如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外电极 荧光灯(EEFL)的荧光灯,或者发光二级管(LED)。此外,光源可以被设置为荧光灯和发光二 级管的组合。逆变电路16产生电源提供给光源。 根据具体实施例,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基板清洗工序、基板构图工序、定向 膜形成/研磨工序、基板粘结和液晶滴入工序、驱动电路安装工序、测试工序、修复工序、以 及装配液晶面板10和背光单元15的工序。 基板洗工序用清洗液去除掉液晶面板10的上层玻璃基板和下层玻璃基板表面 沾污的多余材料。基板构图工序包括下层板制作工序和上层板制作工序,下层板制作工序 为下层玻璃基板上的例如包括数据线和栅极线的信号线的薄膜、薄膜晶体管(TFT)和像素 电极准备不同的材料并且对它们进行构图;上层板制作工序为上层玻璃基板上的例如黑矩 阵、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上层基板,在所述上层基板上形成壁障以限制视角,这些壁障位于子像素内;下层基板,同所述上层基板相对;以及液晶层,形成于所述上层基板与下层基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德申亨范金硕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