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泳显示薄膜,其包括一导电层、一配置于导电层上的介电层、多个电泳显示介质以及一密封材料,其中介电层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列的微杯结构以及一环绕微杯结构的沟渠,而电泳显示介质仅配置于微杯结构内,且密封材料仅配置于沟渠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泳显示薄膜(electro-phoretic display film)及其制造方法, 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泳显示面板(electro-phoretic display panel)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软性显示器、电子纸以及电子书正蓬勃发展,所使用的显示介质包括液晶、电泳显示介质、电致变色显色介质、电解析出显示介质等,其中又 以具有电泳显示介质的电泳显示器最受关注。已有许多公知技术针对电泳显示器的量产提出解决之道,如台湾专利TWI 276903、台湾专利TWI 223729、台 湾专利TWI 308231等。由于电泳显示面板中的电泳显示介质对于水与氧较为敏感,且水与氧容易 损害电泳显示介质,因此,通过台湾专利TWI 276903、台湾专利TWI 223729、 台湾专利TWI 308231所提出的工艺所制作出的电泳显示面板,通常需要做进 一步的封装。在电泳显示面板的后续封装工艺中,多半会使用阻水氧层以及阻 水氧框胶将电泳显示面板包覆,以确保电泳显示面板不易被水与氧损害。图1为公知电泳显示面板经过封装后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公知的 电泳显示面板100包括一电泳显示薄膜110、 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0、 一 阻水氧层130以及一阻水氧框胶140。其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0包含一 薄膜晶体管阵列(未标示)配置于一基板(未标示)上。电泳显示薄膜110包括一 具有多个微杯结构112a的介电层112、 一导电层114以及多个位于微杯结构 112a中的电泳显示介质116。电泳显示薄膜IIO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0接 合,以使微杯结构112a中的电泳显示介质116位于导电层114与薄膜晶体管 阵列基板120之间。阻水氧层130覆盖于导电层114的外表面(即上表面或未 接触介电层112的表面)上,而阻水氧框胶140覆盖于阻水氧层130的边缘区 域、电泳显示薄膜110的侧壁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0的基板部分边缘区域上。由于电泳显示薄膜110本身的阻水氧能力较差,因此公知需通过阻水氧层130以及阻水氧框胶140来降低水与氧对电泳显示薄膜110的损害机率。阻水 氧层130以及阻水氧框胶140将导致公知电泳显示面板100的工艺复杂度提 高,且使电泳显示面板100的制造成本无法进一步降低。此外,阻水氧层130 以及阻水氧框胶140的制作会导致电泳显示面板100的整体厚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泳显示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泳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泳显示薄膜,其包括一导电层、 一配置于导电层上的介 电层、多个电泳显示介质以及一密封材料,其中介电层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列的 微杯结构(micro-cups)以及一环绕微杯结构的沟渠(trench),而电泳显示介质仅配置于微杯结构内,且密封材料仅配置于沟渠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泳显示面板,其包括一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以及前述的电 泳显示薄膜。电泳显示薄膜配置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上,其中主动元件阵列基 板具有多个成阵列排列的像素电极,且各电泳显示介质分别位于其中一个像素 电极与导电层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各个微杯结构为一多边形柱体空间、椭圆柱体空间, 或圆柱体空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各个微杯结构的深度大于、小于或实质上等于电泳 显示介质的厚度。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前述的电泳显示介质不与导电层直接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各个电泳显示介质包括一介电溶剂(dielectric solvent)以及多个掺杂于该介电溶剂中的带电荷粒子(charge particles)。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沟渠的深度大于、小于或实质上等于各个微 杯结构的深度。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沟渠的宽度大于各个微杯结构的宽度。 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沟渠为一环型沟渠。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泳显示薄膜的制造方法。首先,提供一导电层,接着于导电层上形成一介电层,并加以浮雕(emboss),以使介电层具有多个呈阵列排 列的微杯结构(micro-cups)以及一环绕微杯结构的沟渠(trench)。之后,于微杯 结构内配置多个电泳显示介质,并于沟渠内配置一密封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泳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首先,提供一主动元件阵列基 板,其中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具有多个成阵列排列的像素电极。接着,依据前述 的电泳显示薄膜的制造方法制造出一电泳显示薄膜,并将电泳显示薄膜配置于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上,其中各电泳显示介质分别位于其中一个像素电极与导电 层之间。基于上述,由于本专利技术在介电层中制作出微杯结构以及环绕微杯结构的沟 渠,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设置于沟渠中的密封材料达到阻挡水氧的功能,进而 增进电泳显示薄膜以及电泳显示面板的信赖性(reliability)。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配合所附附 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电泳显示面板经过封装后的剖面示意图2A、图3A以及图4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泳显示面板的制造流程剖 面图2B以及图3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薄膜的制造流程俯视图; 图4B为图4A中A区域的放大图。其中,附图标记<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A、图3A以及图4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泳显示面板的制造流程剖 面图,而图2B以及图3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薄膜的制造流程俯视 图。首先,请参照图2A与图2B,提供一导电层210以及一与导电层210接 合的介电层220。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210的材料例如是金属或其他反射特 性良好的导电材料,而介电层220的材料例如是具有良好介电特性的有机介电 材料或无机介电材料。接着,于介电层220中形成多个呈阵列排列的微杯结构 220a以及一环绕微杯结构220a的沟渠220b。在本实施例中,微杯结构220a 以及沟渠220b例如是藉由浮雕方式(embossing)、光刻蚀刻工艺等方式制作。从图2A与图2B可知,本实施例的微杯结构220a为矩形柱体空间,然而, 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微杯结构220a必须是矩形柱体空间,微杯结构220a亦可以是 任意的多边形柱体空间、椭圆柱体空间,或圆柱体空间。此外,本实施例的沟 渠220b可为一环型沟渠。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的环型沟渠的形状、尺寸与数 量可依据实际设计需求而更动,本专利技术不特别限定。本实施例可采用同一到工艺(如浮雕方式、光刻蚀刻工艺)以于介电层 220中同步制作出微杯结构220a以及沟渠220b。以浮雕方式为例(如图2A 所示),首先,令模具M在介电层220上的滚动,以使模具M上的突起物P1、 P2嵌入介电层220中而形成微杯结构220a以及沟渠220b。在本实施例中,微 杯结构220a的深度实质上等于沟渠220b的深度,但微杯结构220a的宽度则 小于沟渠220b的宽度。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依据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泳显示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电层; 一介电层,配置于该导电层上,其中该介电层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列的微杯结构以及一环绕所述微杯结构的沟渠; 多个电泳显示介质,仅配置于所述微杯结构内;以及 一密封材料,仅配置 于该沟渠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玮嘉,朱俊鸿,胡至仁,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