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3903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点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点胶装置至少包括有一出胶组件及一定位组件,其中该出胶组件包括有至少一个可移动的出胶口,并进一步与一马达相连,该定位组件为一设置于该出胶组件与一待点胶板材之间、并具有多个孔洞的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点胶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利用该定位组件上孔洞的排列及密度的设计,并搭配控制装设于该出胶组件中胶体的出胶量,可以控制该出胶组件在该待点胶板材上的点胶位置及胶体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涉及一种通过一定位组件搭配出胶量控制、来控制点胶位置及胶体厚度的。
技术介绍
面板是目前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电子产品,小至手机或电脑萤幕,大至大尺寸电 视、广告墙或电子看板,都因为面板的性能与结构不断的改良而达到拓展其应用领域的 效果,以液晶面板为例,若面板与印刷电路板组装时未能紧密粘合密封,则其电性连接 容易发生短路现象,而降低生产的成品率。 —般而言,面板由上下两片板材对应结合而形成,大多的结合手段以胶合为 主,即在其中一片板材的四周涂布光学胶(OCA)后,再将另一片板材对应与该涂布有光 学胶的板材贴合,随后利用紫外光使该光学胶固化,以完成该面板的制备。 目前有关面板胶合技术的相关研究有许多皆着重于点胶头的结构改良,常用的 点胶装置多采用垂直式的点胶方式,其胶体流量容易因用胶种类的不同,而产生因胶体 黏度较低而溢胶或因胶体黏滞而出胶不易的状况,且在面板转角处也容易因密封胶黏滞 而不易均匀涂胶,台湾新型专利证书第M260747号专利,"液晶面板之点胶 机",所揭露的点胶机具有一立架,设置一由伺服马达控制升降的滑座,在该滑座安装 一对位装置及一点胶装置;其中,该点胶装置通过一转向单元,控制一倾斜设置的胶筒 转向器,使胶筒于预定座标移位点胶过程,始终呈现一向内的倾斜角度;而台湾新型专 利证书第M293450号专利,"立式点胶机"则为前述专利的延伸应用,该立式 点胶机在一机台设置有 一夹板装置,将一翻转载台设置于一移载单元;以及一单独或 两组对称设置的点胶装置,相对该翻转载台设置交织于直立面的两驱动单元,并搭载一 倾斜设置的胶筒及一偏斜检测件,且该胶筒另搭配设置有一转向单元及一倾角调整动力 源。 前述的点胶机装置,容易发生点胶时胶体会因重力因素滑落,或是整体组件体 积较庞大等缺陷,更在无形之中造成工序材料的浪费及成本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面板在点胶制程中因胶体溢流或胶体黏滞所导致出胶不均匀以及因常 用点胶装置体积庞大所造成成本增加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控制点胶位置及点胶 厚度的点胶装置,其至少包括有 —出胶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可移动的出胶口 ;及 —定位组件,为一设置于一待点胶板材与该出胶组件之间、并具有多个孔洞的 板材。 其中,该定位组件上孔洞的排列及密度的设计,并搭配控制装设于该出胶组件 中胶体的出胶量,可以控制该待点胶板材上的点胶位置及胶体厚度。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点胶装置的使用方法,在一出胶组件与一待点胶板材之间设 置有一具有多个孔洞的定位组件,并利用该出胶组件在该待点胶板材与该定位组件相邻 的一侧上进行出胶,其包括有下列步骤 步骤(l)定位将该定位组件设置于一待点胶板材与该出胶组件之间、并在该待 点胶板材与该定位组件相邻的一侧进行定位;及 步骤(2)点胶该出胶组件通过该定位组件的孔洞、在该待点胶板材上进行点 胶。 本专利技术的利用该定位组件上孔洞的排列及密度,并配合 装设于该出胶组件中胶体的出胶量,来控制该待点胶板材上的点胶位置及胶体厚度,可 以有效地控制出胶状态及胶体用量。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更可有别于传统的由上往下进行点胶的 方式,通过将该出胶组件设置于该待点胶板材下方,以由下往上的方式对于该待点胶板 材进行点胶,希望通过外力的推动进行出胶,避免胶体黏稠度不足时,因为地心引力和 胶体重力而引发的漏胶现象,并且经由该待点胶板材下方供胶,对于出胶量的控制具有 更佳的控制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点胶装置至少包括有一定位组件及一出胶组件,其中该出胶组件具有 至少一个可移动的出胶口,该定位组件为一设置于该出胶组件与一待点胶板材之间、并 具有多个孔洞的板材,该孔洞可使该出胶组件的出胶口穿过并进行点胶。 其中,该定位组件的孔洞为点阵式、线形、鱼骨形、不规则线条或前述孔洞的组合。 本专利技术的点胶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在一装有胶体的出胶组件与一待点胶板材之间 设置一具有多个孔洞的定位组件,并利用该出胶组件通过该定位组件的多个孔洞,在该 待点胶板材上与该定位组件相邻的一侧进行出胶,其包括有下列步骤 步骤(l)定位将该定位组件设置于该待点胶板材与该出胶组件之间、并在该待 点胶板材与该定位组件相邻的一侧进行定位;及 步骤(2)点胶该出胶组件通过该定位组件的孔洞在该待点胶板材上进行点胶。 其中本专利技术方法所使用的定位组件为一具有多个孔洞的板材,该孔洞为点阵 式、线形、鱼骨形、不规则线条或前述孔洞的组合,该出胶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可移动地 穿设于该多个孔洞的出胶口。 其中该步骤(2)的点胶步骤进一步包括利用一与该出胶组件相连的马达、将该胶体由该出胶组件中的一个出胶口对该待点胶的板材进行出胶。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将出胶组件设置于待点胶板材上方,点胶时,定位组件设置于待点胶 板材与出胶组件之间,此为针对待点胶板材与定位组件相邻的上表面、以滴落式的方式 进行点胶,点胶时,利用马达提供动力以推动装设于出胶组件中的胶体,并使胶体滴落 于定位组件的孔洞中,胶体的点胶厚度可通过控制胶体的总出胶量或孔洞密度来进行控 制,也就是说,在固定出胶量的状况下,使用孔洞密度较大的定位组件,会在待点胶板材上产生较厚的胶体,或是,利用具有相同孔洞分布的定位组件,若要在待点胶板材上 形成较厚的胶体,便可通过增加胶体的总出胶量来实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其中差异在于,本实施例并非以滴落式方式进 行出胶,而是将出胶组件的出胶口穿过定位组件的孔洞,并利用马达提供动力以推动装 设于出胶组件中的胶体,使胶体与待点胶板材的表面产生接触而达到点胶的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将出胶组件设置于待点胶板材下方,并将一欲粘贴胶体的待点胶板材 放置于定位组件的上方,此时,出胶组件的出胶口为向上的开口,出胶口对应并可移动 地穿设于定位组件的孔洞,因此当盛装于出胶组件内的胶体受一马达提供的动力而被推 挤而出胶时,胶体便由出胶组件的出胶口经过定位组件的孔洞中推挤而出,使得胶体得 以粘附于待点胶板材上以达到点胶的效果,本实施例的点胶方法有别于常用的向下点胶 的点胶方法,即使在胶体黏度不足的状况下,盛装于出胶组件中的胶体也不至于因为地 心引力的作用或胶体体积的推挤作用而向下滴落,使得待点胶的板材上粘附过多的胶体 而影响后续工序或是造成原料上的浪费,本实施例的点胶装置使用方法在出胶组件出胶 过多时,可利用马达将胶体吸回,如此便可避免板材上粘附有过多胶体的现象发生。 本专利技术的利用定位组件上孔洞的排列及密度,并配合装 设于出胶组件中胶体的出胶量,来控制待点胶板材上的点胶位置及胶体厚度。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更可有别于传统的由上往下进行点胶的 方式,通过将出胶组件设置于待点胶板材下方,改以由下往上的方式对于待点胶板材进 行点胶,希望通过马达施以一外力的推动进行出胶,避免胶体黏稠度不足时,因为地心 引力和胶体重力而引发的漏胶现象,并且经由该待点胶板材下方供胶,对于出胶量的控 制具有更佳的控制。权利要求一种点胶装置,至少包括有一出胶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可移动的出胶口;及一定位组件,为一设置于该出胶组件与一待点胶板材之间、并具有多个孔洞的板材。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装置,其中,该定位组件的孔洞为点阵式、线形、鱼骨形、不规则线条或前述孔洞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胶装置,至少包括有:  一出胶组件,具有至少一个可移动的出胶口;及  一定位组件,为一设置于该出胶组件与一待点胶板材之间、并具有多个孔洞的板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瀚能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