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双向加强筋的压块衬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99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转向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设有双向加强筋的压块衬片结构,包括衬片、压块,衬片的背面设有双向加强筋和Pin柱,双向加强筋分别沿齿条的轴线方向和圆周方向布置,Pin柱位于双向加强筋的中央,压块与衬片的连接面上设有双向凹槽和圆形槽,双向加强筋插入对应的双向凹槽内,Pin柱插入圆形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在衬片背面设置轴向、周向加强筋,在压块对应位置设置轴向、周向凹槽,改变了衬片与压块之间的连接结构,同时保证了衬片沿齿条轴线方向和圆周方向的承载,实现了压块衬片承载能力的提升,满足了整车使用要求。用要求。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双向加强筋的压块衬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器
,具体地说是一种设有双向加强筋的压块衬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转向器的齿轮齿条啮合结构中,压块机构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如图1所示,压块2与衬片1连接,衬片1的表面与齿条3的背面贴合,齿轮4与齿条3的表面啮合。在齿轮4与齿条3的啮合过程中,压块2、衬片1实现对齿条3的低摩擦力支撑作用。伴随着整车对转向器齿条力需求的增加,对压块衬片的强度要求也在不断增高。
[0003]为了提升压块衬片的强度,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衬片主要通过衬片上的Pin柱与周向加强筋配合,来实现沿齿条轴线方向的承载。
[0004]经过CAE分析和实际耐久试验结果显示,在转向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应对齿条翻转扭矩,对衬片沿齿条周向的强度要求也非常高,但现有的衬片对沿齿条周向的承载考虑不足。
[0005]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设有双向加强筋的压块衬片结构,同时保证沿齿条轴线方向和圆周方向的承载能力,满足整车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有双向加强筋的压块衬片结构,同时保证沿齿条轴线方向和圆周方向的承载能力,满足整车使用要求。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设有双向加强筋的压块衬片结构,包括衬片、压块,衬片的背面设有双向加强筋和Pin柱,双向加强筋分别沿齿条的轴线方向和圆周方向布置,Pin柱位于双向加强筋的中央,压块与衬片的连接面上设有双向凹槽和圆形槽,双向加强筋插入对应的双向凹槽内,Pin柱插入圆形槽内。
[0008]所述的双向加强筋包括周向加强筋、轴向加强筋,周向加强筋沿齿条的圆周方向布置,轴向加强筋沿齿条的轴线方向布置。
[0009]所述的周向加强筋为2个,2个周向加强筋分别位于Pin柱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的轴向加强筋为2个,2个轴向加强筋分别位于Pin柱的左侧和右侧。
[0010]所述的双向凹槽包括周向凹槽、轴向凹槽,周向凹槽沿齿条的圆周方向布置,轴向凹槽沿齿条的轴线方向布置。
[0011]所述的周向凹槽为2个,2个周向凹槽分别位于圆形槽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的轴向凹槽为2个,2个轴向凹槽分别位于圆形槽的左侧和右侧。
[0012]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在衬片背面设置轴向、周向加强筋,在压块对应位置设置轴向、周向凹槽,改变了衬片与压块之间的连接结构,同时保证了衬片沿齿条轴线方向和圆周方向的承载,实现了压块衬片承载能力的提升,满足了整车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技术中,衬片、压块、齿条、齿轮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轴测图。
[0015]图3为本技术衬片的轴测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压块的轴测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沿齿条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沿齿条圆周方向的剖视图。
[0019]图7为本技术在齿条轴向负载时的受力示意图。
[0020]图8为本技术在齿条周向负载时的受力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21]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2]参见图2~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设有双向加强筋的压块衬片结构,包括衬片、压块,衬片1的背面设有双向加强筋和Pin柱13,双向加强筋分别沿齿条的轴线方向和圆周方向布置,Pin柱13位于双向加强筋的中央,压块2与衬片1的连接面上设有双向凹槽和圆形槽23,双向加强筋插入对应的双向凹槽内,Pin柱13插入圆形槽23内。
[0023]参见图3,双向加强筋包括周向加强筋11、轴向加强筋12,周向加强筋11沿齿条的圆周方向布置,轴向加强筋12沿齿条的轴线方向布置。
[0024]周向加强筋11为2个,2个周向加强筋11分别位于Pin柱13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的轴向加强筋12为2个,2个轴向加强筋12分别位于Pin柱13的左侧和右侧。
[0025]参见图4,双向凹槽包括周向凹槽21、轴向凹槽22,周向凹槽21沿齿条的圆周方向布置,轴向凹槽22沿齿条的轴线方向布置。
[0026]周向凹槽21为2个,2个周向凹槽21分别位于圆形槽23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的轴向凹槽22为2个,2个轴向凹槽22分别位于圆形槽23的左侧和右侧。
[0027]沿齿条的圆周方向,即衬片1弧面的圆周方向布置周向加强筋12和周向凹槽22,提升了衬片1在齿条轴向负载的承载。沿齿条的轴线方向,即衬片1弧面的轴线方向布置轴向加强筋12和轴向凹槽22,提升了衬片1在齿条周向负载的承载。
[0028]参见图7,针对沿齿条轴线方向的负载F1,可以通过垂直于负载F1方向的周向加强筋11与周向凹槽21壁配合,提升齿条轴向的承载。
[0029]参见图8,针对沿齿条圆周方向的负载F2,可以通过垂直于负载F2方向的轴向加强筋12与轴向凹槽22壁配合,提升齿条周向的承载。
[0030]本技术在衬片背面设置轴向、周向加强筋,在压块对应位置设置轴向、周向凹槽,改变了衬片与压块之间的连接结构,同时保证了衬片沿齿条轴线方向和周向的承载,实现了压块衬片承载能力的提升,满足了整车使用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双向加强筋的压块衬片结构,包括衬片、压块,其特征在于:衬片(1)的背面设有双向加强筋和Pin柱(13),双向加强筋分别沿齿条的轴线方向和圆周方向布置,Pin柱(13)位于双向加强筋的中央,压块(2)与衬片(1)的连接面上设有双向凹槽和圆形槽(23),双向加强筋插入对应的双向凹槽内,Pin柱(13)插入圆形槽(2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双向加强筋的压块衬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加强筋包括周向加强筋(11)、轴向加强筋(12),周向加强筋(11)沿齿条的圆周方向布置,轴向加强筋(12)沿齿条的轴线方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有双向加强筋的压块衬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向加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楠冯兴辉俞爽姜卓徐杨彭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