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使用充电装置的图像形成组件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001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使用该充电装置的图像形成组件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环形充电带、电极部件、偏压施加单元和放电区域形成部件。所述充电带与被充电体接触。所述电极部件与所述充电带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接触。所述电极部件隔着所述电极部件与所述被充电体之间的所述充电带与所述被充电体相对。所述充电带的下游侧部分沿着所述被充电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所述被充电体与所述电极部件相对的位置的下游。所述放电区域形成部件使所述下游侧部分与所述电极部件接触,以便在所述下游侧部分和所述被充电体之间形成发生放电的放电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装置、使用该充电装置的图像形成组件以及图 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采用电子照相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广泛使用 用于在潜像形成之前给用作图像载体的感光体充电的充电装置。作为 这种类型的充电装置,已知的是用于使充电辊或充电带与用作被充电体的感光体接触的接触式充电系统(JP平成11-338221 A(可参见"技 术方案"部分和图1)、 JP平成3-203754 A(可参见实例和图2)、 JP 平成8-278682 A(可参见实例1和图1)、 JP 2001-281965 A(可参见实 例4和图8)、 JP 2004-341044 A (可参见实例1和图l)以及JP 2005-24701 A (可参见"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和图l))。JP平成11-338221描述了这样一种充电装置移动的充电膜设 置为与用作被充电体的感光体接触,并且其上施加有充电偏压的多个 形状限制部件设置在移动的充电膜上。此外,JP平成3-203754描述 了这样一种充电装置充电刮板设置为沿着被充电体的移动方向与被 充电体相对,电阻体设置在该充电刮板的位于被充电体一侧的表面 上,并且该电阻体用作放电电极。此外,JP平成8-278682 A和JP 2001-281965 A描述了这样一种系统在两个辊子之间张紧的充电带 部件与用作被充电体的图像载体接触。该系统构造成这样使得在下 游侧的辊子上形成足够的接触区域(接触咬合区域)。此外,JP2004- 341044 A描述了这样一种系统通过改变由两个轴支撑的带状 充电部件的两条轴线和用作被充电体的感光体的布置来改变放电区 域。可以改变带状充电部件和感光体之间的接触形状。此外,JP2005- 24701 A这样描述在将充电带缠绕在其上以便在充电带和用作被充电体的感光体之间形成两个接触点的多个辊子中,上游侧的支 撑辊和下游侧的供电辊设置为与感光体相对,并且设置有分离辊以便 使这两种辊子之间的充电带与感光体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在对被充电体进行接触 式充电时,能够同时实现保证施加给被充电体的充电量以及减少被充 电体的由于放电而导致的劣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该充电装置的 图像形成组件和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 一种充电装置包括环形充电带、电 极部件、偏压施加单元和放电区域形成部件。所述环形充电带构造成 与移动的被充电体接触并且沿着与所述被充电体的移动方向相同的 方向循环。所述电极部件设置成与所述充电带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接 触,并且所述电极部件设置成隔着所述电极部件与所述被充电体之间 的所述充电带与所述被充电体相对。所述偏压施加单元将充电偏压施 加在所述电极部件上。所述充电带包括接触部分、上游侧部分和下游 侧部分。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被充电体接触。所述上游侧部分与所述 接触部分相邻并且沿着所述被充电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所述接触部分 的上游侧。所述下游侧部分的位置与所述电极部件与所述被充电体相 对的位置相邻,并且沿着所述被充电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所述电极部件 与所述被充电体相对的位置的下游。所述放电区域形成部件使所述充 电带的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被充电体接触而不与所述电极部件接触 并且使所述充电带的所述上游侧部分不与所述被充电体接触,以便在 所述上游侧部分和所述被充电体之间形成抑制放电的放电抑制区域。 所述放电区域形成部件使所述下游侧部分与所述电极部件接触而不 与所述被充电体接触,以便在所述充电带的所述下游侧部分和所述被 充电体之间形成发生放电的放电区域。凭借第项所描述的构造,当对被充电体进行接触式充电时, 能够同时实现保证施加给被充电体的充电量以及减少被充电体的由 于放电而导致的劣化。在第项所描述的充电装置中,所述放电区域形成部件可以 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与所述充电带的外周面接触以便沿着预 定方向引导所述充电带。凭借第项所描述的构造,与不采用该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 以更简单的构造保证充电带的接触区域。在第项所描述的充电装置中,所述导向部件可以隔着所述 充电带与所述电极部件相对。凭借第项所描述的构造,与不采用该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 使充电带的导向操作稳定。在第项或第项所描述的充电装置中,所述放电区域形成 部件还可以包括挤压部件,所述挤压部件设置在所述充电带与所述电 极部件接触的位置并且沿着所述充电带的移动方向位于所述导向部 件的位置的上游侧。所述挤压部件将所述充电带挤压在所述电极部件 上以便使所述充电带可循环。凭借第项所描述的构造,与不采用该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 进一步使被充电体的带电电位稳定。在第项至第项中任一项所描述的充电装置中,所述电极部件可以包括旋转式辊子。所述导向部件可以以比所述电极部件的圆 周速度大的圆周速度旋转。凭借第项所描述的构造,与不采用该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 使被充电体的带电电位稳定。在第项所描述的充电装置中,所述放电区域形成部件可以 沿着所述被充电体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电极部件的上游侧。所述放 电区域形成部件可以与所述充电带的内周面接触以张紧所述充电带。凭借第项所描述的构造,与不采用该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 使被充电体的带电电位稳定。在第项所描述的充电装置中,所述放电区域形成部件可以隔着所述充电带与所述被充电体相对。凭借第项所描述的构造,与不采用该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被充电体的带电电位稳定。在第项至第项中任一项所描述的充电装置中,所述偏压 施加单元可以将其中AC分量叠加在DC分量上而获得的所述充电偏 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件上。所述AC分量可以超过所述被充电体的带 电电位相对于AC分量的倾斜度的变化点并且处于预定范围内。凭借第项所描述的构造,与不采用该构造的情况相比,能够 使被充电体的带电电位稳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 一种图像形成组件包括第项至 第项中任一项所描述的充电装置以及包括感光体的所述被充电 体。所述充电装置设置成与所述被充电体相对。所述图像形成组件可 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 ,凭借第项所描述的构造,当对被充电体进行接触式充电时, 图像形成组件能够同时实现保证施加给被充电体的充电量以及减少 被充电体的由于放电而导致的劣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项 至第项中任一项所描述的充电装置以及包括感光体的所述被充电 体。所述充电装置设置成与所述被充电体相对。凭借第项所描述的构造,当对被充电体进行接触式充电时, 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同时实现保证作用于被充电体的充电量以及减少 被充电体的由于放电而导致的劣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充电装置 以及包括感光体的被充电体。所述充电装置设置成与所述被充电体相 对。所述充电装置包括环形充电带、电极部件和偏压施加单元。所述 环形充电带构造成与移动的被充电体接触并且沿着与所述被充电体 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循环。所述电极部件设置成与所述充电带的内 周面的一部分接触,并且所述电极部件设置成隔着夹在所述电极部件 与所述被充电体之间的所述充电带与所述被充电体相对。所述偏压施 加单元将充电偏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件上。所述充电带包括下游侧部 分、接触部分和上游侧部分。所述下游侧部分与所述被充电体与所述 电极部件相对的面对位置相邻并且沿着所述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装置,包括: 环形充电带,其构造成与移动的被充电体接触并且沿着与所述被充电体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循环; 电极部件,其设置成与所述充电带的内周面的一部分接触,并且所述电极部件设置成隔着所述电极部件与所述被充电体之间的所述充 电带与所述被充电体相对; 偏压施加单元,其将充电偏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件上, 所述充电带包括: 接触部分,其与所述被充电体接触; 上游侧部分,其与所述接触部分相邻并且沿着所述被充电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所述接触部分的上游侧; 以及 下游侧部分,其位置与所述电极部件与所述被充电体相对的位置相邻,并且沿着所述被充电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所述电极部件与所述被充电体相对的位置的下游;以及 放电区域形成部件,其使所述充电带的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被充电体接触而不与所述电 极部件接触并且使所述充电带的所述上游侧部分不与所述被充电体接触,以便在所述上游侧部分和所述被充电体之间形成抑制放电的放电抑制区域, 其中,所述放电区域形成部件使所述下游侧部分与所述电极部件接触而不与所述被充电体接触,以便在所述充电带的 所述下游侧部分和所述被充电体之间形成发生放电的放电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岛琢半田修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