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控制臂连杆总成的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9612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控制臂连杆总成的装配设备,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装配工位,所述装配工位用于将待装配的套管和安装叉通过螺母装配至连杆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位包括有导轨座、用于定位待装配连杆的连杆定位机构以及分别位于连杆定位机构左右两侧的装配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装配工位上配置有连杆定位机构以将待装配的连杆定位其中,并在连杆定位机构的两端设置有能自动地将待装配的套管和安装叉装配至连杆两端的装配机构,使得装配更加高效,效果更好。效果更好。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控制臂连杆总成的装配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后控制臂连杆总成的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领域中,后控制臂连杆主要起到连接车轮和车架作用,调节车轮前后束向、减震,承受横向荷载,对车轮进行导向。在现有技术中,后控制臂连杆总成的具体结构一般包括有后控制臂连杆1

和分别连接至后控制臂连杆1

端部的安装叉2

和套管3

,具体可参考如专利号为ZL201822189245.X(授权公告号为CN209683367U)的中国技术《一种方便调节长度的后控制臂》包括上连杆、下连杆组件,下连杆组件包括下连杆和固设在下连杆尾部用来与轮毂相连的套管,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组件间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上锁定螺母和下锁定螺母,上连杆头部设有与车架连接的安装叉,上连杆尾部与上锁定螺母螺纹连接,下连杆组件头部与下锁定螺母螺纹连接。装配时,首先将上锁定螺母和下锁定螺母和分别焊接至调节螺母两端,然后将上连杆、锁紧螺母、调节螺母、锁紧螺母、锻造一体成型的下连杆和套管装配到一起,然后定位夹紧,与安装叉完成焊接,从而组成后控制臂总成。
[0003]这种通过人工手扭螺母的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并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和难度,为此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更高效地进行后控制臂连杆总成装配的装配设备。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后控制臂连杆总成的装配设备,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装配工位,所述装配工位用于将待装配的套管和安装叉通过螺母装配至连杆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位包括有:
[0006]导轨座;
[0007]连杆定位机构,位于导轨座的中央,用于定位待装配的连杆;以及
[0008]装配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连杆定位机构左右两侧,包括有用于固定待装配的套管或安装叉的定位件以及能驱动定位件旋转并沿所述导轨座向所述连杆定位机构移动的驱动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座上还设置有约束所述定位件旋转并发生沿着所述导轨座移动的旋转限制机构,在旋转限制机构移动至靠近所述连杆定位机构的状态下,能解除对所述定位件的约束。
[0010]为了能够实现定位件在定位套管或安装叉时的初始位置均保持一致,避免设定的定位件的转动圈数或是移动位置发生改变,优选地,所述旋转限制机构设置在能沿着所述导轨座滑动的滑块上,包括有固定在所述滑块上的基座、与所述基座连接并能抵住所述定
位件的抵接板、与所述基座侧壁连接的连接块以及驱动所述连接块相对所述连杆定位机构伸缩的气缸。待装配的套管或安装叉在装配至定位件上时,所设计的旋转限制机构的抵接板用于与定位件相抵接,这样就能确保每一次待装配的套管或安装叉的预装配的方向和位置均为一致;当套管或安装叉定位在预装配位置上时,气缸作动作以将连接块向靠近连杆定位机构的方向外伸,这样抵接板解除与定位件的抵接,定位件则可以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发生转动,最终实现套管或安装叉装配至连杆的两端。
[0011]为了方便实现装配机构相对导轨座的布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机构被设置在接合在所述导轨座上的接合座上,所述接合座上设置有呈横置“U”型的接合架,包括有第一竖向壁、第二竖向壁以及连接第一竖向壁和第二竖向壁的横向壁,所述第一竖向壁上设置有供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穿过的穿孔,所述定位件具有设在所述横向壁上的定位尾部以及用于固定待装配的套管或安装叉的定位头部,所述定位尾部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而所述第二竖向壁上设置有供定位头部露出的开口。
[0012]当套管或安装叉定位在定位件的预装配位置上,定位件则可以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发生转动,最终实现套管或安装叉装配至连杆的两端,为了方便使定位件能回位至初始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竖向壁上设置有将接合座向所述导轨座拉近或是拉远的拉手。通过拉手可以直接将定位件拉回至初始位置。
[0013]为了实现套管或安装叉能准确地安装至连杆上,优选地,所述第二竖向壁上还设置有可感应所述定位关部的角度旋转是否到位的角度感应器。当驱动件驱动定位件进行旋转时,当角度感应器感应到定位件旋转到位时,驱动件停止运作。
[0014]为了实现更加准确地设定接合座上的定位件相对导轨座拉近的移动距离,优选地,所述接合座上邻近所述驱动件的侧边安装有可感应其位置移动是否到位的位置感应器。
[0015]为了能够定位和固定待装配的连杆,优选地,所述连杆定位机构包括有定位座、在所述定位座上设有供待装配的连杆放置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定位座一侧并用于夹紧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连杆的杠杆气缸。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装配工位上配置有连杆定位机构以将待装配的连杆定位其中,并在连杆定位机构的两端设置有能自动地将待装配的套管和安装叉装配至连杆两端的装配机构,使得装配更加高效,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后控制臂连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后控制臂连杆总成的装配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杆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限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如图1~5所示,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后控制臂连杆总成的装
配设备包括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装配工位,装配工位用于将待装配的套管3

和安装叉2

通过螺母10

装配至连杆1

的两端,其中装配工位包括有导轨座3、位于导轨座3的中央并用于定位待装配连杆1

的连杆定位机构2,以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连杆定位机构2左右两侧的装配机构4,各个装配机构4包括有用于固定待装配的套管3

或安装叉2

的定位件以及能驱动定位件旋转并沿导轨座3向连杆定位机构2移动的驱动件42。通过在装配工位上配置有连杆定位机构以将待装配的连杆定位其中,并在连杆定位机构的两端设置有能自动地将待装配的套管3

和安装叉2

装配至连杆1

两端的装配机构,使得装配更加高效,效果更好。
[0024]具体地,导轨座3上还设置有约束定位件旋转并发生沿着导轨座3移动的旋转限制机构5,该旋转限制机构5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套管3

和安装叉2

的定位件,本实施例以其中一个为例进行展开说明,旋转限制机构5移动至靠近连杆定位机构2的状态下,能解除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控制臂连杆总成的装配设备,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装配工位,所述装配工位用于将待装配的套管(3

)和安装叉(2

)通过螺母(10

)装配至连杆(1

)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位包括有:导轨座(3);连杆定位机构(2),位于导轨座(3)的中央,用于定位待装配的连杆(1

);以及装配机构(4),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连杆定位机构(2)左右两侧,包括有用于固定待装配的套管或安装叉的定位件(41;41

)以及能驱动定位件(41;41

)旋转并沿所述导轨座(3)向所述连杆定位机构(2)移动的驱动件(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控制臂连杆总成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座(3)上还设置有约束所述定位件(41;41

)旋转并发生沿着所述导轨座(3)移动的旋转限制机构(5),在旋转限制机构(5)移动至靠近所述连杆定位机构(2)的状态下,能解除对所述定位件(41;41

)的约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控制臂连杆总成的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制机构(5)设置在能沿着所述导轨座(3)滑动的滑块(31)上,包括有固定在所述滑块(31)上的基座(51)、与所述基座(51)连接并能抵住所述定位件(41;41

)的抵接板(52)、与所述基座(51)侧壁连接的连接块(53)以及驱动所述连接块(53)相对所述连杆定位机构(2)伸缩的气缸(5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控制臂连杆总成的装配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升芳相晓峰孙应钦齐远东孟维林周大才李全顺奚海峰邓涛周结玩李胜华黄涛方贺帅郑州文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旭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