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96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饰面板(110),具有两对相互对置的侧边缘(110a-110d),其中至少一对侧边缘配备连接元件(112),这些连接元件基本上设计成槽(112a,112c)和榫(112b,112d)的形式并沿相应侧边缘延伸,其中槽(112a,112c)的边界面的至少一段(116a)和/或榫(112b,112d)的边界面的至少一段(126)配备形式上为大量至少部分从饰面板的复合材料中脱散出来的、从边界面的相应段的表面上突起的木纤维(118a)的粗糙部(1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两对相互对置的侧边缘的饰面板
技术介绍
这种饰面板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可以参看EP1 036 244 Bl。这种类型的镶板通常通过这样的方式制造,即例如通过铣削来切削加工基本上长方体的坯板,亦即其配设于侧边缘的侧表面基本上垂直于行走面分布的坯板,以便在至少一个侧表面对上形成连接元件,而且是在一个侧边缘区内做成槽的形式以及在另 一个侧边缘区内做成榫的形式。这里切削加工的目的始终是得到尽可能光滑的表面,以便在铺设饰面板时,两块通过槽和榫相互连接的镶板可以沿相关侧边缘的纵向相互相对移动。在实际上在用这种类型的饰面板时需要克服的一个问题是由四季变化引起的空气相对湿度的波动。在空气相对湿度高的时期饰面板由于浸涨而膨胀,而在冬天釆暖季节由于空气相对湿度较低而收缩。这种浸涨和收缩便自然导致相邻镶板之间形成缝隙,如果饰面板的连接元件,像目前许多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类型的饰面板常见的那样,设计有集成的锁紧元件的话,它们沿饰面板相应侧边缘的纵向延伸,并试图阻止两块镶板在一分布在镶板平面内并垂直于相应侧边缘的方向的相对运动。作为形成缝隙的另一个原因,还应该提到静态和动态机械载荷的作用,就像例如重的设备或由于它们的搬动而在地面上施加的载荷那样。在矩形饰面板时这种形成缝隙的问题特别表现在镶板的短边处。此外如果像目前常见的那样,镶板自由浮动地铺放在地面上,亦即未通过单独的连接元件与基础连接,和没有相互粘接的话,便特4别强烈地出现形成缝隙的问题。为了防止形成缝隙,在EP 0 843 763 Al、 EP 1 024 234 Al和EP 1026 341 Al中推荐了一种饰面板,其中在两块镶板的连接状态下,围成的一块镶板槽的下凸唇以一预紧力压紧在另一块镶板的榫上。这里这种预紧力通过下凸唇持续地偏离其在两块镶板未连接时所占有的起始位置而产生。这种持续的偏移导致镶板材料持久的机械载荷和逐渐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侔面板,其中可以在放弃设置这种预紧力的情况下克服在两块相互连接的镶板之间形成缝隙。按本专利技术的饰面板,具有两对相互对置的侧边缘,其中至少一对侧边缘配备连接元件,这些连接元件基本上设计成槽和榫的形式并沿相应侧边缘延伸,其中槽的边界面的至少一段和/或榫的边界面的至少一段配备形式上为大量至少部分从饰面板的复合材料中脱散出来的、从边界面的相应段的表面上突起的木纤维的粗糙部。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通过开头所述类型的饰面板实现,其中槽的边界面的至少 一段或/和榫的边界面的至少 一段被粗糙化。这里结合本专利技术将"边界面"理解为这样的表面,它从相应侧边缘的侧面出发,以一指向槽内的表面法线环绕槽,或以背向榫的表面法线环绕槽,而在槽或榫的另一侧同样终止于侧边缘的侧面。通过设置按本专利技术的粗糙部,提高一块镶板的槽与另一镶板的榫之间的摩擦,使得两块相互连接的镶板难以沿槽或榫的纵向相对运动。由此也消除在垂直于这个纵向分布的镶板侧处形成缝隙。也就是说,如果饰面板是一块具有一短边和一长边的矩形饰面板,那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抑制缝隙形成,即在至少一条长边上为槽或/和榫的边界面的至少一段设置粗糙部。当然在镶板的短边的槽或/和榫的区域内设置粗糙部也促使在镶板的长边上形成缝隙的倾向减小。鉴于实现尽可能高的摩擦,边界面的配备粗糙部的至少 一段最好既在相应侧边缘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上延伸又沿边界面的周边方向在边界面的基本上整个周边上延伸。但是特别是出于加工工艺方面的原因也希望,边界面的配备粗糙部的至少 一段仅在相应侧边缘的长度的一部分上或/和沿周边方向仅仅在边界面的 一部分延伸。槽的边界面和榫的相配的边界面之间的摩擦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即不仅槽边界面的至少一段而且榫边界面的至少一段都配备粗糙部,这些粗糙部至少部分设置在槽和榫的边界面的相互互补的区段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上,如果在两块相同的镶板连接时一块镶板的槽的配备粗糙部的段和另 一块底面的榫的配备粗糙部的段在这两块镶板的连接状态下相互贴合,那么同一块镶板的槽或榫的边界面的两段便看成是"互补的"。粗糙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形成例如至少一个配备粗糙部的段可以由齿部构成。为了在两块相互连接的镶板之间产生尽可能高的摩擦,在这里建议,齿部的齿序列方向基本上沿相应侧边缘的纵向分布,而齿延伸方向基本上沿槽或榫的周边方向分布,这里"齿序列方向"理解为这样的方向,即齿部的各齿沿这个方向顺次排列;亦即在普通的齿轮中是齿轮的圆周方向。而"齿延伸方向"理解为单个齿延伸的方向;在普遍正齿轮中亦即轴线方向。齿部例如可以通过基本上无切屑的加工形成,例如通过挤压、刻槽等等。但是附加地或二者择一地也可以通过切削加工形成齿部,例如通过切齿、铣齿等等。但是在用来制造齿部的两种选择方案中采用这样的刀具是有利的,即其旋转速度这样地与镶板的送进速度协调,使其圆周速度基本上与镶板的送进速度一致。在可以额外地或二者择一地采用来形成粗糙段作为齿部的第二种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配备粗糙部的段可以由大量木纤维构成,它们从边界面相应段的表面上突起。为了达到纤维的这种竖立,该表面可以用一种介质,例如用一种可用水稀释的漆(如无软化剂的含水共聚物乳化液)进行处理,它使纤维至少部分从其复合材料,例如实木、MDF或其他木材中脱散出来、竖立并固定。按照在上述两种实施方案之外可以额外地或二者择一地采用的第三种实施方案,至少一个配备粗糙部的段可以由大量颗粒构成,这些颗粒涂沫到边界面的相应段的表面上。例如可以考虑采用由微型化的聚丙烯蜡构成的颗粒作为这种颗粒,它们具有在大致3(Him与75pm之间的尺寸。其次这些颗粒可以借助于增粘剂,例如可用水稀释的漆(例如无软化剂的含水共聚物乳化液)与边界面相应段的表面连接。如前面已经表示的那样,镶板的至少芯部可以由木材例如实木、刨花板、MDF板等等构成。但是在原则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也可以用于其他材料,例如致密层压板、塑料等等。如上所述,连接元件可以设计有集成的锁紧元件,它们沿相应的侧边缘的纵向延伸,这里这些锁紧元件例如可以由芯部材料成一体构成。但是原则上也可以考虑,锁紧元件或/和连接元件构成在与镶板芯部相连的连接单元内或上。这个连接单元例如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与镶板芯部连接,即,将合适的材料,例如塑料、木质挤出物等等注射到镶板侧面上预先准备好的凹槽内,接着为了形成连接元件或/和锁紧元件进行材料去除加工。但是作为另一种选择,也可以将带有预先加内。如果饰面板是地板镶板,而且特别是如果地板镶板浮动铺放或/和不采用粘接剂与相邻镶板连接地铺放,那么便可以以特别有利的方式采用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借助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表示例l本专利技术的饰面板的俯视图2由许多这种饰面板构成的覆盖层的局部俯视图3按本专利技术配备粗糙部的饰面板的槽末端和榫末端的透视图4按图3的镶板的示意侧视图,用以说明形成粗糙部的方法;图5和6本专利技术饰面板的另一种实施形式的类似于图3和4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用IO总体表示一块本专利技术的镶板。镶板10设计成矩形镶板,并包括两条长边10a和10b以及两条短边10c和10d,它们分别相互对置地成对设置。在所示实施例中镶板10既在长边10a和10b处又在短边10c和10d处配备连接元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饰面板(110),具有两对相互对置的侧边缘(110a-110d),其中至少一对侧边缘配备连接元件(112),这些连接元件基本上设计成槽(112a,112c)和榫(112b,112d)的形式并沿相应侧边缘延伸,其中槽(112a,112c)的边界面的至少一段(116a)和/或榫(112b,112d)的边界面的至少一段(126)配备形式上为大量至少部分从饰面板的复合材料中脱散出来的、从边界面的相应段的表面上突起的木纤维(118a)的粗糙部(118)。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迪恩伯格
申请(专利权)人:凯因德尔地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