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固化树脂复合膜及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757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固化树脂复合膜及背光模组,光固化树脂复合膜包括上PET层、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和下PET层,所述上PET层与下PET层之间通过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贴合,所述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通过量子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固化树脂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光固化树脂复合膜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和研究,液晶显示器(LCD)已经成为主导的平板显示技术。由于LCD本身不发光,所以它们需使用背光源。冷阴极荧光灯(CCFL)曾经是最普遍的背光源,但是它只可以实现75%NTSC的色域,所以为了得到更宽的色域、更高的亮度和更低的能耗,研究人员致力于发展更新的背光源技术来改善这些问题。
[0003]量子点膜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光特性的全新纳米材料,可精确高效地将高能量蓝光转换为红色和绿色光,量子点可以在LCD显示屏的LED背光上形成一层薄膜,用蓝色LED照射就能发出全光谱的光,通过对背光进行精细调节,可以大幅提升色域表现,让色彩更加鲜明。
[0004]量子点显示技术在色域覆盖率、色彩控制精确性、红绿蓝色彩纯净度等各个维度已全面升级,被视为全球显示技术的制高点,也被为影响全球的显示技术革命。相比传统LCD显示器,量子点显示屏的色域可以达到110%。
[0005]但是,量子点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性能对水汽和氧气的敏感性,环境中的水汽和氧气均会对量子点膜的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固化树脂复合膜及背光模组,所述复合膜能够提高显示屏色域,且能够有效阻隔水汽和氧气,使用寿命长。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光固化树脂复合膜,包括上PET层、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和下PET层,所述上PET层与下PET层之间通过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贴合,所述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通过量子点

光固化黏合树脂涂布并通过光固化后形成。
[0009]其中,所述上PET层、下PET层的厚度为38μm或50μm,所述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的厚度为12μm或20μm。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上四方氧化锆涂层和下四方氧化锆涂层,所述上四方氧化锆涂层位于上PET层与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之间,所述下四方氧化锆涂层位于下PET层与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之间。
[0011]其中,所述上四方氧化锆涂层、下四方氧化锆涂层的厚度为3μm或5μm。
[0012]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增亮膜、下增亮膜、导光板、光源和反射片,还包括光固化树脂复合膜,所述上增亮膜、下增亮膜、光固化树脂复合膜、导光板、反射片依次设置,所述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一侧。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复合膜可替代常规
背光模组中的扩散片作用,其雾度和穿透率能基本满足需求,能够有效阻隔水汽和氧气,具有高色域能力。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固化树脂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固化树脂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7]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含有光固化树脂复合膜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常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02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固化树脂复合膜,具有两种结构设计。结构一:如图1所示,包括上PET层31、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33和下PET层35,上PET层31与下PET层35之间通过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33贴合;结构二:如图2所示,包括上PET层31、上四方氧化锆涂层32、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33、下四方氧化锆涂层34和下PET层35,上四方氧化锆涂层32涂布于上PET层31的下表面,下四方氧化锆涂层34涂布于下PET层35的上表面,上PET层31与下PET层35之间通过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33贴合。
[0022]所述上PET层31、下PET层35的厚度为38μm或50μm。
[0023]所述上四方氧化锆涂层32、下四方氧化锆涂层34为通过含有四方氧化锆的丙烯酸酯涂料涂布形成。所述含有四方氧化锆的丙烯酸酯涂料为通过丙烯酸脂涂料100份与四方氧化锆60份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乙酸乙酯110份均匀调合后制成。其中,所述丙烯酸脂涂料通过丙二醇甲醚15%、丙烯酸丁酯8%、甲基丙烯酸丁酯16%、甲基丙烯酸甲酯25%、甲基丙烯酸6%、苯乙烯5%、引发剂Tx21S 3%、二甲基乙醇胺1%、甲苯21%均匀混合制得主体材料后,再将该主体材料与乙酯按1:5的比例,加入3%

5%的固化剂后混合均匀制成;所述四方氧化锆通过100份苯甲醇与100份正丙醇锆在280℃下,经反应釜在4小时反应后所得沉淀物,然后经过洗涤后取沉淀物30份加入THF100与KH570 2.5份,再减压蒸馏移除溶剂后与3份聚对苯酰胺在常压下均匀搅拌形成。
[0024]所述上四方氧化锆涂层32、下四方氧化锆涂层34的厚度为3μm或5μm,测定穿透与雾度如下表所示:
[0025]上四方氧化锆涂层、下四方氧化锆涂层厚度,μm穿透,%雾度,%390.63.4590.33.8
[0026]所述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33为通过量子点

光固化黏合树脂涂布并通过光固化后形成。所述量子点

光固化黏合树脂为通过将光固化黏合树脂+量子点(CdSe)与四方氧化锆按比例混合制成。其中,所述光固化黏合树脂+量子点(CdSe)通过将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混合配置于1000ml甲苯中,再将Dymax 489T光固化黏合树脂250ml与其一起减压蒸馏后使量子点分散于光固化树脂内形成;所述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的配置与浓度分别为红色量子点发射峰635nm
±
10nm,半峰宽/nm<30nm/1.21g及绿色量子点射峰520nm
±
10nm,半峰宽/nm<30nm/7.32g。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的厚度为12μm或20μm。
[0027]光固化黏合树脂+量子点(CdSe)与四方氧化锆的比例为10:3或10:8,测定折射率如下表所示:
[0028][0029]实施例1
[0030]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增亮膜1、下增亮膜2、光固化树脂复合膜3、导光板4和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固化树脂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PET层、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和下PET层,所述上PET层与下PET层之间通过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贴合,所述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通过量子点

光固化黏合树脂涂布并通过光固化后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固化树脂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PET层、下PET层的厚度为38μm或50μm,所述光固化树脂混合胶复合胶层的厚度为12μm或2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固化树脂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四方氧化锆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东陈明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光志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