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内部轴向间隙的液力变矩器加工方法、液力变矩器技术

技术编号:390487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力变矩器加工和检测方法,为解决当前液力变矩器在制造过程中,缺少对轴向间隙的相关研究,且若无法在样件阶段或加工过程中及时控制轴向间隙,将会产生较大经济损失的问题,提供一种控制内部轴向间隙的液力变矩器加工方法、液力变矩器。加工方法包括先在泵轮外延沿周向加工至少三处点焊台阶,然后通过车削加工使点焊台阶与泵轮第一端面之间的距离、点焊台阶的平面度和点焊台阶的端面所在平面与泵轮中心孔的垂直度均满足预设要求,再将泵轮置于液力变矩器预备件上,使各点焊台阶搭接在离合器总成第二端面上,最后对离合器总成和泵轮进行环焊,得到液力变矩器样件。液力变矩器为加工样件时采用前述方法控制轴向间隙得到的产品。轴向间隙得到的产品。轴向间隙得到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内部轴向间隙的液力变矩器加工方法、液力变矩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液力变矩器加工和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内部轴向间隙的液力变矩器加工方法、液力变矩器。

技术介绍

[0002]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借助液力传递功率的元件,因为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能、减振性能、低速稳定性和舒适性,可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工程机械和商用车等。液力变矩器主要包括泵轮、涡轮和导轮。其中,泵轮和涡轮的构造和液力耦合器基本相同,导轮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并与泵轮和涡轮保持一定的轴向间隙。。液力变矩器工作时,内部零件高速转动,因此,对液力变矩器内部轴向间隙的控制,对液力变矩器的性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0003]当轴向间隙较大时,一方面会影响内部零件的定位,另一方面容易产生异常的震动和噪音,同时,还会对液力变矩器锁止过程造成影响;当轴向间隙较小时,内部旋转的零部件容易发生异常磨损,一方面影响零件的耐久性,另一方面可能产生磨损颗粒,影响产品清洁度。综上,液力变矩器内部的轴向间隙对传输效率、扭矩传递稳定性、起步平稳性和驾驶舒适性都会造成影响。
[0004]实际生产中,液力变矩器涉及的技术庞杂,涉及冲压、焊接、机加和装配等,制造难度大。液力变矩器在研发阶段,前期投入大且利润低,因此,缺少对轴向间隙相关问题的研究。若轴向间隙的相关问题没有在样件阶段或加工过程中被及时发现和解决,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当前液力变矩器在制造过程中,缺少对轴向间隙的相关研究,且若无法在样件阶段或加工过程中及时控制轴向间隙,将会产生较大经济损失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控制内部轴向间隙的液力变矩器加工方法、液力变矩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控制内部轴向间隙的液力变矩器加工方法,所述液力变矩器包括泵轮、离合器总成、涡轮总成和导轮总成;所述离合器总成与涡轮总成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推力轴承和垫片,所述涡轮总成和导轮总成之间设有第二推力轴承,所述导轮总成和泵轮之间设有第三推力轴承;
[0008]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在泵轮外延沿周向加工至少三处点焊台阶;
[0010]步骤2,通过车削加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0011]条件1:距离S9满足理论需求值;距离S9为点焊台阶与泵轮第一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泵轮第一端面为泵轮与第三推力轴承配合的端面;
[0012]条件2:各所述点焊台阶的平面度满足预设要求;
[0013]条件3:各所述点焊台阶的端面所在平面与泵轮中心孔的垂直度满足预设要求;
[0014]步骤3,将泵轮置于液力变矩器预备件上,使各点焊台阶搭接在离合器总成第二端面上;所述液力变矩器预备件为离合器总成、第一推力轴承、垫片、涡轮总成、第二推力轴承、导轮总成和第三推力轴承装配后得到的整体;所述离合器总成第二端面为离合器总成与泵轮之间待焊接的端面;
[0015]步骤4,对离合器总成和泵轮进行环焊,得到液力变矩器样件。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5,对液力变矩器样件内部轴向间隙进行测量,若满足预设要求,使液力变矩器进入后续加工流程,否则,重新对液力变矩器进行加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具体为:
[0018]步骤5

1,将液力变矩器样件平放,分别在泵轮朝上和朝下时测量泵轮第二端面到导轮总成第三端面之间的距离;
[0019]其中,定义靠近泵轮的方向为右,泵轮第二端面为泵轮中与泵轮第一端面相对的右端面,导轮总成右侧端面下方设有用于容放第三推力轴承的第三推力轴承安装台阶,导轮总成第三端面为导轮总成右侧位于第三推力轴承安装台阶下方的端面;
[0020]步骤5

2,通过下式得到液力变矩器内部轴向间隙Y:
[0021]Y=L1

L2
[0022]其中,L1为泵轮朝上时泵轮第二端面到导轮总成第三端面之间的距离,L2为泵轮朝下时泵轮第二端面到导轮总成第三端面之间的距离。
[0023]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理论需求值通过下式确定:
[0024]S91=H+Y1+X
[0025]其中,S91为理论需求值,H为离合器总成第二端面与第三推力轴承右端面之间的距离,Y1为液力变矩器内部轴向间隙的理论值,X为泵轮与离合器总成的焊接变形量。
[0026]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总成第二端面与第三推力轴承右端面之间的距离H通过下式得到:
[0027]H=S3+S4+S5+S6+S7+S8

S2
[0028]其中,S3为第一推力轴承的轴向宽度,S4为垫片的轴向宽度,S5为涡轮总成第一端面和涡轮总成第二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S6为第二推力轴承的轴向宽度,S7为导轮总成第一端面和导轮总成第二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S8为第三推力轴承的轴向宽度,S2为离合器总成第一端面和离合器总成第二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
[0029]所述涡轮总成第一端面为涡轮总成与垫片配合的端面,涡轮总成第二端面为涡轮总成与第二推力轴承配合的端面,导轮总成第一端面为导轮总成与第二推力轴承配合的端面,导轮总成第二端面为导轮总成与第三推力轴承配合的端面,离合器总成第一端面为离合器总成与第一推力轴承配合的端面。
[0030]进一步地,所述液力变矩器内部轴向间隙的理论值Y1取0.3mm。
[0031]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预设要求为0.3
±
0.2mm。
[003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液力变矩器,包括泵轮、离合器总成、涡轮总成和导轮总成;所述离合器总成与涡轮总成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推力轴承和垫片,所述涡轮总成和导轮总成之间设有第二推力轴承,所述导轮总成和泵轮之间设有第三推力轴承;
[0033]所述液力变矩器加工过程中,液力变矩器样件通过以下方法控制内部轴向间隙:
[0034]步骤1,在泵轮外延沿周向加工至少三处点焊台阶;
[0035]步骤2,通过车削加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0036]条件1:距离S9满足理论需求值;距离S9为点焊台阶与泵轮第一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泵轮第一端面为泵轮与第三推力轴承配合的端面;
[0037]条件2:各所述点焊台阶的平面度满足预设要求;
[0038]条件3:各所述点焊台阶的端面所在平面与泵轮中心孔的垂直度满足预设要求;
[0039]步骤3,将泵轮置于液力变矩器预备件上,使各点焊台阶搭接在离合器总成第二端面上;所述液力变矩器预备件为离合器总成、第一推力轴承、垫片、涡轮总成、第二推力轴承、导轮总成和第三推力轴承装配后得到的整体;所述离合器总成第二端面为离合器总成与泵轮之间待焊接的端面;
[0040]步骤4,对离合器总成和泵轮进行环焊,得到液力变矩器样件。
[0041]进一步地,经步骤4得到液力变矩器样件之后,还包括步骤5,对液力变矩器样件内部轴向间隙进行测量,若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内部轴向间隙的液力变矩器加工方法,所述液力变矩器包括泵轮(1)、离合器总成(2)、涡轮总成(5)和导轮总成(7);所述离合器总成(2)与涡轮总成(5)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推力轴承(3)和垫片(4),所述涡轮总成(5)和导轮总成(7)之间设有第二推力轴承(6),所述导轮总成(7)和泵轮(1)之间设有第三推力轴承(8);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泵轮(1)外延沿周向加工至少三处点焊台阶(10);步骤2,通过车削加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条件1:距离S9满足理论需求值;距离S9为点焊台阶(10)与泵轮第一端面(1a)之间的距离;所述泵轮第一端面(1a)为泵轮(1)与第三推力轴承(8)配合的端面;条件2:各所述点焊台阶(10)的平面度满足预设要求;条件3:各所述点焊台阶(10)的端面所在平面与泵轮(1)中心孔的垂直度满足预设要求;步骤3,将泵轮(1)置于液力变矩器预备件上,使各点焊台阶(10)搭接在离合器总成第二端面(2b)上;所述液力变矩器预备件为离合器总成(2)、第一推力轴承(3)、垫片(4)、涡轮总成(5)、第二推力轴承(6)、导轮总成(7)和第三推力轴承(8)装配后得到的整体;所述离合器总成第二端面(2b)为离合器总成(2)与泵轮(1)之间待焊接的端面;步骤4,对离合器总成(2)和泵轮(1)进行环焊,得到液力变矩器样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内部轴向间隙的液力变矩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对液力变矩器样件内部轴向间隙进行测量,若满足预设要求,使液力变矩器进入后续加工流程,否则,重新对液力变矩器进行加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控制内部轴向间隙的液力变矩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具体为:步骤5

1,将液力变矩器样件平放,分别在泵轮(1)朝上和朝下时测量泵轮第二端面(1b)到导轮总成第三端面(7c)之间的距离;其中,定义靠近泵轮(1)的方向为右,泵轮第二端面(1b)为泵轮(1)中与泵轮第一端面(1a)相对的右端面,导轮总成(7)右侧端面下方设有用于容放第三推力轴承(8)的第三推力轴承安装台阶(11),导轮总成第三端面(7c)为导轮总成(7)右侧位于第三推力轴承安装台阶下方的端面;步骤5

2,通过下式得到液力变矩器内部轴向间隙Y:Y=L1

L2其中,L1为泵轮(1)朝上时泵轮第二端面(1b)到导轮总成第三端面(7c)之间的距离,L2为泵轮(1)朝下时泵轮第二端面(1b)到导轮总成第三端面(7c)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控制内部轴向间隙的液力变矩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理论需求值通过下式确定:S91=H+Y1+X其中,S91为理论需求值,H为离合器总成第二端面(2b)与第三推力轴承(8)右端面之间的距离,Y1为液力变矩器内部轴向间隙的理论值,X为泵轮(1)与离合器总成(2)的焊接变形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控制内部轴向间隙的液力变矩器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
合器总成第二端面(2b)与第三推力轴承(8)右端面之间的距离H通过下式得到:H=S3+S4+S5+S6+S7+S8

S2其中,S3为第一推力轴承(3)的轴向宽度,S4为垫片(4)的轴向宽度,S5为涡轮总成第一端面(5a)和涡轮总成第二端面(5b)之间的轴向距离,S6为第二推力轴承(6)的轴向宽度,S7为导轮总成第一端面(7a)和导轮总成第二端面(7b)之间的轴向距离,S8为第三推力轴承(8)的轴向宽度,S2为离合器总成第一端面(2a)和离合器总成第二端面(2b)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东马旭耀刘义台格润张晨光侯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