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轮用蜂窝沸石模块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95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转轮用蜂窝沸石模块成型工艺,包括:将一定比例的纤维素、分子筛、活性剂与辅助剂调制成浆料;将浆料注入模具中,慢慢进行氮气吹扫,边吹扫边加热固化,在模具空腔内内形成一层薄膜;重复操作三次,在模具空腔内内形成一定厚度的膜层;开模;干燥处理;拆除模具后经烧结炉活化,将活化后的蜂窝沸石模块经降温检验,组装成转轮后入库存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模具塑形的方式,用新配比的材料直接造纸并且直接成型,彻底解决了分子筛和玻纤纸材料的浪费现象,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浆料基本以分子筛为主,能持续稳定的维持较高的效率,能满足处理效率要求高和较高浓度的VOCs治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转轮用蜂窝沸石模块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转轮用蜂窝沸石模块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2020年以来,各级地方环保部门,除了从生产材料源头与生产工艺环节管控减排外,对VOCs末端治理设备的处理效率也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高处理效率设备代表的沸石转轮,开始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内大规模应用,真正取得了一定的减排效果,沸石转轮最核心的部件就是蜂窝状的沸石模块,它整体上决定了转轮设备对VOCs处理的效率。
[0003]原有蜂窝沸石模块,成型工艺流程大致如下:先将卷状的玻纤纸开卷,开卷的一端固定到牵引电机的转动固定轴上慢慢开卷,拉平后的玻纤纸在牵引电机的带动下,经过分子筛浆料池粘结一层分子筛,再经过瓦楞成型机,将拉平后并粘有分子筛的玻纤平纸压成瓦楞形状,再经微波烘干后,与拉平后并粘有分子筛的玻纤平纸,共同平行进入复卷设备,经复卷设备后平纸与瓦楞纸完全粘结在一起,再将这样的卷切割成不同的形状,放入分子筛浆料池,取出后经烧结炉活化,最后将活化后的蜂窝沸石模块组装成转轮,这个过程较为复杂,经过近几年工程实际应用,发现有以下缺陷:首先,由于玻纤纸本身强度的问题,在压瓦楞的过程中容易断裂,只要出现断裂,就要将拉裂的部分报废,这样不仅造成了分子筛和玻纤纸材料的浪费,也影响了生产效率,根据行业内不完全的统计,由此造成的浪费占总材料用量的10%至30%不等,也可以理解为成品率只有90%至70%,该部分成本最终也会平摊计算到成品中去,导致成品售价变高;其次,在整个的成型工艺中,虽然玻纤纸经过了两次分子筛浆料的浸渍,纸的两面也都会粘结上一层分子筛,但由于玻纤纸是主要的分子筛浆料载体,其能粘结的量也很有限,而分子筛的载量会影响对VOCs的吸附效率和饱和量,分子筛的载量越多,对VOCs的吸附效率越高,吸附饱和周期越长,就能处理更高浓度的VOCs,所以该工艺成型的蜂窝沸石模块,对处理效率要求高(一般是95%以上)和较高浓度的VOCs治理就很吃力,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满足高效治理的要求;另外,以玻纤纸为载体,两面粘结分子筛的成型模块,在烧结时对温度的变化幅度特别敏感,温度的变化幅度时间控制要比较精确,若控制不好,极易产生过烧或烧结不彻底的情况,这样对烧结炉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温度升高的梯度变小,基本以10℃为档逐级升温和降温,炉体内腔较大,内部温度很难实现绝对均匀,与之对应的时间增加,增加了生产成本;最后,由于浸渍的工艺,导致分子筛和玻纤纸粘结力不均匀,有的地方可能粘结力较强,有的部位较差,再加上烧结时,烧结炉对温度控制的工艺不稳定,对分子筛的附着力影响更大,容易导致在实际使用中,特别是经过各种工况的验证,分子筛掉粉脱落的现象经常出现,只要分子筛脱落,转轮对VOCs的吸附能力大打折扣,造成系统排放VOCs超标。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转轮用蜂窝沸石模块成型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转轮用蜂窝沸石模块成型工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转轮用蜂窝沸石模块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一定比例的纤维素、分子筛、活性剂与辅助剂调制成浆料;S2、将浆料注入模具中,慢慢进行氮气吹扫,边吹扫边加热固化,在模具空腔内内形成一层薄膜;S3、重复操作S2三次,在模具空腔内内形成一定厚度的膜层;S4、开模;S5、拆除模具后经烧结炉活化,将活化后的蜂窝沸石模块经降温检验,组装成转轮后入库存储。
[0006]优选的,所述蜂窝沸石模块中的分子筛占比高达95%。
[0007]优选的,在所述S2中,所述模具由平纸模具和瓦楞纸形状模具组合而成。
[0008]优选的,在所述S2中,所述模具的内壁粗糙。
[0009]优选的,在所述S2中,从浆料注入孔口进行氮气慢慢吹扫,吹出的浆料流回浆料池可重新利用,模具加热方向与氮气吹扫方向相反。
[0010]优选的,在所述S5之前,还包括干燥处理。
[0011]优选的,所述干燥处理具体包括:微波干燥、烘房干燥和自然干燥。
[0012]优选的,在所述S5中,所述烧结炉温度的变化幅度时间控制以50℃为档逐级升温和降温。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模具塑形的方式,用新配比的材料直接造纸并且直接成型,而不是直接使用平玻纤纸,所以就不存在压瓦楞成型的过程,避免了成型过程中易断裂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分子筛和玻纤纸材料的浪费现象,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加热过程中只损失蒸馏水,只需要在浆料池中定时定量补充蒸馏水即可。
[0014]本专利技术经计算配比后的分子筛浆料基本以分子筛为主,成型后占比高达95%,而原有工艺的玻纤纸虽然经过了两次分子筛浆料的浸渍,但成型后纸本身能占到一半的重量,远小于新工艺分子筛的载量,可以实现对VOCs的吸附效率高,吸附饱和周期长的要求,能满足处理效率要求高(一般是95%以上)和较高浓度的VOCs治理。
[0015]本专利技术分子筛本身就是载体,在烧结时对温度的变化幅度不会特别敏感,温度的变化幅度时间控制以50℃为档逐级升温和降温,温度升降的梯度变大,易于实现控制,不易产生过烧或烧结不彻底的情况,常规的烧结炉就能满足要求,完全不同于以玻纤纸为载体的原有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成品率。
[0016]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分子筛材料构成,整体成型后材料均匀,不同于原有分子筛和玻纤纸粘结成型,由于两种材料受温度与其它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应力不同,就会出现分子筛掉粉脱落的现象经常出现,只要新工艺的材料本身就是分子筛,不会出现分子筛脱落,能持续稳定的维持较高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转轮用蜂窝沸石模块成型工艺的制备流程图;图2为此类工艺原用的制备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工艺和原有工艺效率曲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转轮用蜂窝沸石模块成型工艺的模胚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转轮用蜂窝沸石模块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一定比例的纤维素、分子筛、活性剂与辅助剂调制成浆料;S2、将浆料注入模具中,慢慢进行氮气吹扫,边吹扫边加热固化,在模具空腔内内形成一层薄膜;S3、重复操作S2三次,在模具空腔内内形成一定厚度的膜层;S4、开模;S5、拆除模具后经烧结炉活化,将活化后的蜂窝沸石模块经降温检验,组装成转轮后入库存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用蜂窝沸石模块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沸石模块中的分子筛占比高达9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轮用蜂窝沸石模块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所述模具由平纸模具和瓦楞纸形状模具组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吉斌徐慎宝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