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用链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29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链条用链轮:通过将链轮的齿形以及齿形节距角最优化,来降低链条与链轮的齿啮合时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并且,标准链条能够顺滑地从链轮啮出,并且,制造容易且能够降低摩擦声音。在链条用链轮(11)中,具有大小不同的至少2种齿形节距角的多个齿不规则地排列,多个齿的齿形形成为其齿根圆直径或者齿根距离比标准链轮的齿根圆直径或者齿根距离大,并且链轮整体(11)通过烧结成形为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低滚子链的滚子或者套筒链的套筒与链轮的齿啮合 时产生的噪音、并且顺滑地进行啮出的链条用链轮,所述链条用链轮具有相对的齿面部与齿根部连续的齿槽;以及在相邻的齿槽之间形成的 多个齿,滚子链的滚子或者套筒链的套筒与所述齿槽啮合。
技术介绍
以往, 一种将链条架设在驱动侧以及从动侧的至少两个链轮上以传 递动力的链条传动装置被广泛使用,期望在任一种用途中都能够降低噪 音水平。特别地,在汽车的发动机中,在将曲轴的旋转传递至凸轮轴的传动 装置等的用途中,由于对于环境问题的意识的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变高且输出也变高,将曲轴的旋转传递至凸轮轴的传动装置的负载增 大,另一方面,由于用户需求的提高,汽车的低噪音化的要求水平也变 严格,到了不能无视链条和链轮的啮合声音的程度。以往,作为汽车用发动机的啮合声音的降低对策,采用以下的对策 在发动机上粘贴防振材料来吸收放射音,或者粘接防振橡胶利用橡胶的 特性来减少噪音、振动等对策,但是当将曲轴的旋转传递至凸轮轴的传 动装置的负载增大时,链条的张力也增大、啮合声音也变大,因此利用 这些对策难以充分地抑制噪音水平。这些链条传动装置使用在下述文献中规定的传动用滚子链或者套 筒链和链轮在日本工业标准(JIS )中规定了 JIS B1801 - 1997 (传动 用滚子链以及套筒链),在其附录2(链轮的形状以及尺寸)中规定了链 轮的齿形(S齿形、U齿形)(参照非专利文献l),并且,在国际标准 (ISO)中ISO 606: 1994 (E)中规定了链条以及链轮的齿形(ISO齿 形)(参照非专利文献2)。以下,结合图8以及图9对作为以往的链条传动装置的链条传动装置进行说明,该链条传动装置由作为标准链的滚子链(标准滚子链)80 和具有ISO齿形的链轮(标准链轮)卯构成。图8是由基于ISO标准的标准链轮90和标准滚子链80构成的链条 传动装置的主视图,图9是图8的Y部的放大图.图8以及图9中所示的ISO齿形通过ISO 606: 1994 (E)以下面 的公式规定。d=p/sin (180。 /z) (节圆直径)df=d-dl (齿根圆直径)dc-df (偶数齿的齿粉巨离)dc-d*cos (90。 /z) - dl (奇数齿的齿才M巨离)re (max) =0.12*dl (z+2 ) (齿顶圆孤的半径最大值)ri ( min ) =0.505*dl (齿根圆孤的半径最小值)re ( min ) =0.008*dl (z2+180。) (齿顶圆弧的半径最小值)ri (max) =0.505*dl+0.069 (dl)1/3 (齿根圆弧的半径最大值)另外,在上述公式中,p为滚子链的节距,d为节圆直径,dl为滚子 链的滚子外径,df为齿根圆直径,dc为齿粉巨离,re(max)为齿顶圆弧 的半径最大值,ri (min)为齿根圆弧的半径最小值,re (min)为齿顶圆 弧的半径最小值,ri (max)为齿根圆弧的半径最大值,z为链轮的齿数。并且,在图8以及图9中,pa为链轮的弦节距。并且,该链轮的弦节 距pa等于链轮节距p.从上述公式可以清楚,图9所示的标准链轮90、即ISO齿形的齿根部 93由比滚子82的半径(dl/2)稍大的齿根圆弧的半径为ri的圆弧形成, 齿面部92由齿顶圆弧的半径为re的圆孤形成,该齿面部92与齿根部93 的两侧连续地形成。并且,齿根圆直径df形成为等于节圆直径d与滚子链 的滚子外径dl的差,齿根圆直径df形成为大致等于节圆直径d与齿根圆 弧的半径ri的2倍的差。标准滚子链80具有内链节,两根套筒的两端分别^入一对内链节 板的套筒孔中、并且外径dl的滚子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嵌在套筒的外周;以及外链节,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插入在套筒内的两根连结销的两端分别被 压入在一对内链节板的两个外侧配置的一对外链节板的销孔中,内链节和 外链节通过连结销以能够相互弯曲的方式连结,且具有均等的链节距P(各 滚子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如图8以及图9所示,标准链轮90形成为齿根部93和与齿根部93连 续的齿面部92相对于连结旋转中心O和齿根部93的中心的齿根部中心线 X左右对称。进而,如果设各齿根部中心线X与节圃pc的交点为a,则相 邻的齿根部中心线X所夹的齿形节距角6是节圆pc上的两个交点a、 a的 中心角,因此由链轮的齿数z决定,齿的节距角6=360。 /z。并且,齿形 节距pa是各齿根部中心线X与节圆pc的交点a、 a之间的距离。因此,齿形节距pa是与齿形节距角6对应的弦的长度,由于标准链轮 90的齿形节距角e全部相等,因此均等的齿形节距pa (弦节距)沿着节 圆pc的圆周方向排列,并且,齿形节距pa (弦节距)与链节距p相等。此外,以往,作为降低链条与链轮喻合时产生的噪音的低噪音链条传 动装置,提出有如下的低噪音链条传动装置在由滚子链和具备具有齿根 部和齿面部的相同形状的多个齿的链轮构成的链条传动装置中,将所述滚 子链的滚子的外径构成为比标准尺寸大,从而当该滚子啮合在所述链轮的 齿上时,在该滚子与该链轮的齿根部之间存在空隙且该滚子与邻接的一对 齿面部抵接,并且,利用由比所述滚子的外径稍小的直径形成的圆弧面构 成所述链轮的齿根部,另外,以较小的角度形成所述链轮的齿面部中的与 所述滚子抵接的部位处的该滚子的切线与连结该滚子的中心和所述链轮 的中心的线所夹的角,该较小的角度能够使所述滚子以^/或者所述齿面部 弹性变形一边使该滚子就位在所述齿根部上或者在所述齿面部上滑动接 触、移动到齿根部附近(参照专利文献l)。非专利文献1JIS B1801 - 199非专利文献2ISO606: 1994 (E)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平7 - 18478号公报在以往的由标准滚子链80和标准链轮卯构成的链条传动装置中,当 标准链轮90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在滚子82的开始噹合部,后续滚子82 以已经就位并支承在齿根部上的先行滚子82的中心c为中心、以链节距p 为半径相对运动,并与标准链轮90的齿根部碰撞。此时,由于后续滚子582大致呈直角地与齿根部的中心附^撞,因此当后续滚子82开始啮合 时,后续滚子82相对于标准链轮卯的齿面部的动能毫无緩冲地传递至齿 根部。因此,存在后续滚子82开始啮合时的振动以及噪音变大的问题,并且,由于标准链轮卯的齿形节距pa (弦节距)等于标准滚子链80 的节距p,因此当各后续滚子82开始啮合时,各后续滚子82在相同的抵 接位置t与标准链轮卯的齿板接。因此,各后续链轮82开始与标准链轮 卯的齿啮合的时刻始终一致。因此,存在由齿数所决定的次数的振动以及 噪音变大的问题。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l所公开的低噪音链条传动装置中,由于以较连结该滚子的中心和链轮的中心的线所成的角,该较小的角度能够一边使 滚子以;5L/或者齿面部弹性变形一边使该滚子就位在齿根部上或者在齿面 部上滑动接触、移动到齿根部附近,因此滚子与链轮的齿面部啮合时的冲 击被緩和,能够降低嗜合时的噪音,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滚子以被夹入 朝向齿根部侧呈楔状地对置的齿面部之间的状态啮合,因此在滚子M^链 轮嗜出的一侧妨碍滚子与链轮的齿面部之间的顺滑地啮出,由此会产生链 条的振动、反而带来噪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条用链轮,其具有:相对的齿面部与齿根部连续的齿槽;以及在相邻的齿槽之间形成的多个齿,滚子链的滚子或者套筒链的套筒与所述齿槽啮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齿具有大小不同的至少2种齿形节距角, 该齿形节距角沿着节圆的圆周方向不规 则地排列, 所述多个齿的齿形形成为其齿根圆直径或者齿根距离比标准链轮的齿根圆直径或者齿根距离大, 所述多个齿通过烧结与链轮整体成形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仓俊儿园田胜敏平井晶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