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电驱动总成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294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电驱动总成以及车辆。壳体用于车辆的电驱动总成,包括隔板,隔板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隔板形成有朝第二侧开口的轴承安装槽,隔板形成有贯穿第一侧和轴承安装槽的底部的导流口,第一侧形成有用于将油液导入至导流口的导流筋。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壳体,通过设置导流口以及导流筋,导流口位于轴承安装槽的底部,此种结构形式一方面可保证轴承安装槽的周侧壁无开口,不影响轴承安装槽的变形量,另一方面导流筋和导流口不占用第二侧的内部空间,在第二侧的内部空间小而无法布置额外油槽和引流流道,或者轴承安装槽被齿轮(或者其他外围件)包围的情况下,还能实现充分润滑轴承的效果。轴承的效果。轴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电驱动总成以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润滑
,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电驱动总成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紧凑、尺寸小,稳定、功率高的电驱动总成已成为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电驱动总成的润滑效果直接影响到电驱动总成的性能,因此电驱壳体的轴承孔润滑油道设计成为壳体设计的重要部分,由于电驱动总成设计中,由于电驱动总成空间布置愈加紧凑,轴承孔被齿轮完全包围,润滑油难以直接从轴承处流入轴承孔,存在润滑不充分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电驱动总成以及车辆,电驱动总成在结构紧凑条件下的轴承处润滑充分。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用于车辆的电驱动总成,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隔板形成有朝所述第二侧开口的轴承安装槽,所述隔板形成有贯穿所述第一侧和所述轴承安装槽的底部的导流口,所述第一侧形成有用于将油液导入至所述导流口的导流筋。
[0006]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侧形成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包括座底板和围设于所述座底板外周缘的座环板,所述座环板朝所述第二侧延伸并与所述座底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轴承安装槽,所述导流口位于所述座底板的外周缘处。
[0007]一些实施方案中,述轴承安装槽朝向所述第二侧的开口为安装口,所述座环板的内周壁形成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导流口和所述安装口。
[0008]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流槽为直线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座环板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1
°
~3
°

[0009]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座底板形成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的一端连通所述导流口。
[0010]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导流槽为直线槽,所述第二导流槽的沿所述座底板的径向延伸。
[0011]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所述导流口和所述导流筋均位于所述座环板的轴线上方。
[0012]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流筋为相对上下方向倾斜延伸的直线筋,所述导流筋为下端延伸至所述导流口处,所述导流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座底板的外周缘位于所述导流口处的切线方向的夹角为30
°
~60
°

[0013]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流口的通流面积不小于80mm2。
[0014]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围设于所述隔板的外周侧的围板,所述围板沿所述隔板厚度方向的两侧延伸,所述第一侧与所述围板共同围合形成用于设置电机组件的第
一放置腔,所述第二侧与所述围板共同围合形成用于设置传动组件的第二放置腔。
[0015]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驱动总成,包括电机组件、传动组件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
[0016]本申请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所述的电驱动总成。
[00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通过设置连通隔板沿厚度方向两侧的导流口以及位于隔板的第一侧的导流筋,导流口位于轴承安装槽的底部,位于第一侧的油液能够先通过导流筋引流,再通过导流口直接导入至轴承安装槽的底部,从而实现轴承润滑需求。此种结构形式一方面可保证轴承安装槽的周侧壁无开口,不影响轴承安装槽的变形量,另一方面导流筋和轴承安装槽分别位于隔板沿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导流口位于轴承安装槽的底部,导流筋和导流口不占用第二侧的内部空间,在第二侧的内部空间小而无法布置额外油槽和引流流道,或者轴承安装槽被齿轮(或者其他外围件)包围的情况下,还能实现充分润滑轴承的效果,同时壳体的整体结构更紧凑、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相关技术中的另一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意性地展示了隔板的第一侧;
[0021]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意性地展示了隔板的第二侧;
[0022]图5为图4所示结构的A

A处结构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壳体100;隔板1;第一侧11;第二侧12;轴承安装槽1a;导流口1b;导流筋13;轴承座14;座底板141;第二导流槽141a;座环板142;第一导流槽142a;安装口1c;电机轴孔1d;围板2;第一放置腔100a;第二放置腔100b;储油区100c。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0026]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上”、“下”、“水平方向”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5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二者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
[0027]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轴承在轴承孔处的充分润滑,通常可利用齿轮、转轴等零部件在高速转动过程中飞溅出来的润滑油实现飞溅润滑,在电驱动总成内部空间足够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引流的方式例如采用开集油槽、设置引流流道将润滑油导流至轴承孔内实现润滑。
[0028]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在壳体100的轴承孔a的周向壁设置开口b,开口b沿轴承孔a的径向完全贯通轴承孔a的周向壁,开口b直接与壳体100设置有引流筋c的表面为同一表面,通过引流筋c把润滑油引流到开口b处,从而实现对轴承孔a处的润滑,然而开口b导致轴承孔a强度降低,导致轴承孔a变形量增大,传递效率降低。
[0029]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在壳体100的轴承孔a的周向壁设置不完全开口,例如在轴承孔a的周向壁的部分区域设置具有一定深度和一定宽度的凹槽d,虽然轴承孔a强度及变形量不会减弱,由于凹槽d并未完全贯通轴承孔a的周向壁,润滑油需要翻越凹槽d才能流入轴承孔a内,在齿轮(或者其他外围件)包围下,润滑油很难通过凹槽d进入轴承孔a,存在润滑不充分的风险。
[0030]类似的,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在壳体100的轴承孔a的周向壁沿轴承孔的径向开设通孔,再通过引流筋c将润滑油通过通孔导入至轴承孔a内部,然而通孔的开设需要通过额外机械加工的方式实现,加工工艺相对困难,还额外产生了加工费用,增加了生产工时,生产效率低。
[0031]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壳体100,请参阅图3至图5,用于车辆的电驱动总成,包括隔板1。具体地,隔板1大致为板状结构,电驱动总成在正常工作位置下,隔板1的厚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
[0032]以壳体100用于车辆的电驱动总成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用于车辆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隔板形成有朝所述第二侧开口的轴承安装槽,所述隔板形成有贯穿所述第一侧和所述轴承安装槽的底部的导流口,所述第一侧形成有用于将油液导入至所述导流口的导流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形成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包括座底板和围设于所述座底板外周缘的座环板,所述座环板朝所述第二侧延伸并与所述座底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轴承安装槽,所述导流口位于所述座底板的外周缘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槽朝向所述第二侧的开口为安装口,所述座环板的内周壁形成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导流口和所述安装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槽为直线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座环板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1
°
~3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底板形成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的一端连通所述导流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李想卿辉斌何海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