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得到的产品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0007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得到的产品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天然纤维于碱液中进行浸泡,并经处理形成长段天然纤维;配置含有长段天然纤维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混合液,通过将混合液涂覆后挥发的方式,制备得到所述修复导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适当长度的长段天然纤维,在避免修复导管过于粗糙的基础上,使得纤维被拔出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更多,修复导管的力学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通过天然纤维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结合得到的神经修复导管具有力学性能优良、抑菌、减少炎症的发生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减少炎症的发生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得到的产品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生物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得到的产品和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含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得到的产品和在神经修复导管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纤维增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是以纤维增强基体材料而形成的一类生物医用复合材料。作为增强体的纤维主要有天然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高分子纤维和陶瓷纤维等,天然纤维直接来源于各种植物、动物、矿物等,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的还可以持续地利用,是一种环保的生物质材料。与玻璃、金属等对环境造成日益严重负担的材料相比,天然纤维材料产量丰富、经济实惠,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塑性和耐摩擦性,此外,例如竹原纤维、棉纤维、麻类纤维等植物纤维还具有天然的抑菌和杀菌性能,能够减少炎症的发生。
[0003]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非金属基体材料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在医学领域应用最多、最广的是树脂,而可降解树脂更是研究热点之一。例如聚己内酯、聚乙丙交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左旋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羟基丁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碳酸酯等可生物降解的树脂。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神经修复导管在神经再生的同时降解,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能避免使用非生物降解导管时可能出现的神经压迫等问题。
[0004]此外,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长度、纤维含量、纤维分布均影响着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纤维长度可为短纤维、长纤维和连续纤维三种类型,纤维长度越短,分散性、流动性越好,成型相对也越容易,但纤维的长度一味的缩短,力学增强效果也会急剧下降,且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对纤维造成损伤,在复杂的环境中稳定性极差。
[0005]CN115998950A公开了一种经修复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用生物材料
其中:所述神经修复导管主要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备得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可降解生物材料溶于非醇极性溶剂中得到溶液A;随后加入致孔剂,搅拌至致孔剂分布均匀,制得制管溶液;(b)、将圆柱形制管治具浸入上述制管溶液中,使制管治具的表面附着有一层管制溶液后取出静置;随后脱模并去除溶剂,干燥,制得神经修复导管。但纤维的长度相对较短且选择单一,无法很好地保证足够的力学增强效果,特别是在成型过程中对纤维损伤较大,在复杂的环境中的稳定性相对较差。
[0006]CN115957379A公开了一种神经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神经修复膜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单轴有序排列的静电纺丝纤维层;所述外层为无规的静电纺丝纤维层;所述中间层为含生物活性粒子的静电喷雾颗粒层。且其在制备神经修复膜时无法一次成型,需要先经静电方式制备得到纤维膜,再利用静电喷雾将壳层溶液和核层溶液静电喷雾到静电纺丝纤维上,通过静电纺丝沉积无规纤维,制得所述神经修复膜,制备工艺复杂,难于工业化生产。且其天然高分子聚合物M1选自胶原蛋白、明胶、壳聚糖、淀粉、纤
维素、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或弹性蛋白等,这些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无法很好地提高神经修复膜的力学强度。
[0007]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所述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天然纤维于碱液中进行浸泡,并经处理形成长段天然纤维;配置含有长段天然纤维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混合液,通过将混合液涂覆后挥发的方式,制备得到所述修复导管。本专利技术选取的天然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的作用,具有抑菌性,减少炎症的发生;且加入天然纤维长段的神经修复导管各项力学性能更好;天然纤维能诱导细胞黏附、生长;且天然纤维产量丰富、经济实惠,成本低。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修复导管,所述修复导管由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采用天然纤维与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神经修复导管,具有性能优良、抑菌、减少炎症的发生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将有利于神经修复。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一种所述修复导管在制备神经修复导管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修复导管具有优异的弹性模量以及极佳的抗拉伸性能,为神经组织与导管内壁之间提供了理想的机械匹配界面,能够安全有效的促进周围神经缺损的快速修复。
[0011]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所述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将天然纤维于碱液中进行浸泡,并经处理形成长段天然纤维;
[0014]配置含有长段天然纤维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混合液,通过将混合液涂覆后挥发的方式,制备得到所述修复导管。
[0015]首先,通过天然纤维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纤维排列,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防止其在大角度、深度模压时发生断裂;并通过上述制备方法使竹原纤维和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相互穿插、缠结,进而使得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且本专利技术采用天然纤维与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神经修复导管,具有抑菌、减少炎症的发生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
[0016]其次,为进一步提高修复导管的力学性能,需要将天然纤维于碱液中进行浸泡,纤维素内部会发生溶胀作用,导致结晶度和取向度降低,从而提高其力学强度。溶胀会使纤维素分子间距增大,减弱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提高纤维的柔软度,同时也增加了纤维的卷曲度、弹性和抱合力,提高断裂伸长率、降低初始模量。
[0017]最后,本专利技术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选取合适的长段天然纤维,具有一定长度的纤维,能保证足够的力学增强效果,且在成型过程中对纤维损伤较小,在复杂的环境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0018]优选地,所述天然纤维包括竹原纤维、麻纤维、棉纤维或醋酸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竹原纤维。
[0019]该竹原纤维相对于其他天然纤维软硬适中、力学性能好,既不会太软,导致纤维容易断裂,也不会太硬,有利于得到力学性能优异、不易断裂的复合材料;且天然的竹子中含
有多种抗菌成分,竹原纤维在制备过程中因保留了多种有效成分,使得竹原纤维具有抗菌性、减少炎症的发生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0020]优选地,所述碱液为含碱性处理剂的水溶液。
[0021]优选地,所述碱性处理剂包括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碱金属的碳酸盐、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碱金属的碳酸氢盐、碱土金属或碳酸氢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碱金属的氢氧化物。
[0022]优选地,所述含碱性处理剂的水溶液的浓度为1

10%(w/v)(例如可以是1%(w/v)、2%(w/v)、3%(w/v)、4%(w/v)、5%(w/v)、6%(w/v)、7%(w/v)、8%(w/v)、9%(w/v)、10%(w/v)等),所述天然纤维和含碱性处理剂的水溶液的固液质量比为1:(10

40),例如可以是1:10、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天然纤维于碱液中进行浸泡,并经处理形成长段天然纤维;配置含有长段天然纤维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混合液,通过将混合液涂覆后挥发的方式,制备得到所述修复导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纤维包括竹原纤维、麻纤维、棉纤维或醋酸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竹原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为含碱性处理剂的水溶液;优选地,所述碱性处理剂包括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碱金属的碳酸盐、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碱金属的碳酸氢盐、碱土金属或碳酸氢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碱金属的氢氧化物;优选地,所述含碱性处理剂的水溶液的浓度为1

10%(w/v),所述天然纤维和含碱性处理剂的水溶液的固液质量比为1:(10

40);优选地,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

48h,所述浸泡的温度为10

30℃。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后还包括中和、洗涤和干燥的步骤;优选地,所述中和采用质量浓度为1

5%的乙酸水溶液;优选地,所述洗涤采用蒸馏水或纯化水洗涤,直至洗液pH降至6.9

7.1;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温度为80

120℃,所述干燥的时间为24

72h。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段天然纤维的长度为3

15mm;优选地,所述处理的方式为:将经碱处理后的天然纤维裁切成3

15mm的纤维长段。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己内酯、聚乙丙交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左旋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碳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聚氨酯;优选地,所述混合液中还包括致孔剂;优选地,所述致孔剂包括氯化钠、蔗糖、碳酸氢钠、明胶、谷氨酸钠、改性纤维素、尿素、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氯化钠、蔗糖或碳酸氢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致孔剂、天然纤维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比为(0.01

1):(0.01

1):(1

10),优选为(0.1

1):(0.1

1):1。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修复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的具体步骤为:先将合成高分子材料溶解于非醇极性溶剂中,配置得到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兵利周珍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济诺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