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8025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溶剂中水分含量高的技术难题。该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罐体和端盖,该罐体和端盖组成密封结构端盖上设置有注液口,罐体上设置有排液口,其特征在于:上述罐体顶部焊接隔板,该隔板将罐体内部空间分隔为上方的第一空腔和下方的第二空腔,一根竖直管道上端焊接固定在隔板上,该竖直管道中下段穿过罐体并延长至外侧,隔板上悬吊安装无纺布过滤袋;在罐体底部设置集水管,并在集水管管口和排液口之间的第二空间底部安装纳滤膜。利用自然沉降原理即可实现油水的分离,解决了有机溶剂中少量混入的水分的分离问题,使得有机溶剂保持相对洁净的状态。的状态。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水分离装置


[0001]该技术涉及溶剂油水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有机溶剂,诸如四氯乙烯,具有稳定性强、溶解能力强、与水互溶度小的物理特性,例如,在上述物理性能中,25℃时四氯乙烯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15%,水在四氯乙烯中的溶解度为0.0105%。由于存储环境、使用环境等因素,水在四氯乙烯中存在,尤其是在阴冷潮湿的低纬度地区,四氯乙烯中的水含量远远高于0.0105%,水分子以溶解或者悬浮的状态存在于溶剂中。工业使用中,要求不含水或者含水量低于0.015%的纯度较高的四氯乙烯有机溶液,需要进行油水分离。
[0003]常规的油水分离采用离心机原理,需要离心机进行动态的进行油水分离,能耗高,且对低含量的水分子脱水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提供一种无动力的分离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溶剂中水分含量高的技术难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罐体和端盖,该罐体和端盖组成密封结构端盖上设置有注液口,罐体上设置有排液口,其特征在于:上述罐体顶部焊接隔板,该隔板将罐体内部空间分隔为上方的第一空腔和下方的第二空腔,一根竖直管道上端焊接固定在隔板上,该竖直管道中下段穿过罐体并延长至外侧,所述隔板上悬吊安装无纺布过滤袋;在罐体底部设置集水管,并在集水管管口和排液口之间的第二空间底部安装纳滤膜。
[0007]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管为L形弯管,上端口与底板平齐,且在底板上设置有纳滤膜。
[0008]进一步地,所述纳滤膜的固定方式为压条压紧。
[0009]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管外端接入负压系统,集水管内保持负压状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纳滤膜在有机溶剂和水分子之间具有选择通过性,仅容水分子通过。
[0011]进一步地,袋体内部填充海绵,经过填充,当有机溶剂自第一空腔向第二空间内流动时,可以降低流动时的冲击力。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竖直管道自罐体出来后通过阀门和管道连接油箱。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排液口通过阀门和管道连接有油箱
[0014]进一步地,在第二空腔的顶部或者靠近顶部的内壁上安装液位传感器。
[0015]进一步地,所述竖直管道局部开微孔,并在该竖直管道的外侧且位于第二空腔空间段包裹一层筒状纳滤膜,该筒状纳滤膜为圆筒状结构,并完全覆盖竖直管道上的开微孔段。
[0016]进一步地,筒状纳滤膜被尼龙扎带绑定在竖直管道外侧。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的实施,无需离心机的动力支撑,利用自然沉降原理即可实现油水的分离,解决了有机溶剂中少量混入的水分的分离问题,使得有机溶剂保持相对洁净的状态,从而解决了有机溶剂中含有水分导致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装置的立面剖视图。
[0020]图2为图1中A
‑‑
A剖视图。
[0021]图中:
[0022]10罐体,11集水管,12纳滤膜,13液位传感器,14排液口,
[0023]20端盖,21注液口,
[0024]30隔板,31竖直管道,32过滤袋,
[0025]41第一空腔,42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有机溶剂油水分离装置,该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罐体10和端盖20,该罐体和端盖组成密封结构,在该罐体优选具有一定竖直高度的罐类结构。该罐体在竖直高度上至少具有0.5米的有效空间。
[0027]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中,罐体10上方为端盖,该端盖通过四周的螺栓组件紧固在上述罐体的顶部,形成密封结构。在罐体10的顶部为一个隔板30,该隔板30采用与罐体同材质的不锈钢厚钢板制作。该隔板将罐体内部空间和端盖内的空间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空腔,为便于描述,将两个子空腔分别标注为第一空腔41和第二空腔42,参考图1所示的标注,其中第一空腔位于隔板的上方,第二空腔位于隔板的下方。
[0028]在上述端盖20上设置有注液口21,用于有机溶剂的进液。
[0029]一根竖直管道31上端焊接固定在隔板30上,并在该隔板上设置对应的圆形窗口,该竖直管道的中下段穿过罐体的底部,并在两者之间焊接固定。焊接完成后,竖直管道的上端与第一空腔21贯通,下端延伸至罐体的外侧。在上述的竖直管道31局部开微孔,具体来说,微孔的作用是与第二空腔贯通,并在该竖直管道的外侧且位于第二空腔空间段包裹一层筒状纳滤膜,该筒状纳滤膜为圆筒状结构,并完全覆盖竖直管道上的开微孔段,具体来说,使用尼龙扎带将筒状纳滤膜固定在竖直管道31外侧,多设置几道,至少使得筒状纳滤膜的上下两端与竖直管道外壁之间固定且密封连接,该筒状纳滤膜紧密的贴合在竖直管道外壁,该纳滤膜具有仅仅允许水分子通过的特性,有机溶剂(四氯乙烯)分子大于纳滤膜的滤孔,会被阻止通过。
[0030]上述竖直管道31自罐体出来后通过阀门和管道连接有机机的油箱。
[0031]在上述的隔板上悬吊的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无纺布过滤袋32,袋体内部填充海绵,经过填充,当有机溶剂自第一空腔向第二空间内流动时,可以降低流动时的冲击力。
[0032]在罐体10底部的底板上焊接固定一个集水管11,该集水管用于收集来自于第二空腔内分离的水分子,具体来说,该集水管为L形弯管,上端口与底板平齐,且在底板上设置有纳滤膜12,具体来说,该纳滤膜的四周固定在底板上,形成一张胀紧的薄膜,薄膜将集水管
和第二空腔隔离开来。纳滤膜的固定方式为压条压紧,例如,使用环形的压条压在纳滤膜的四周,并使用螺钉紧固在罐体的底部,完成固定。集水管11外端接入负压系统,通过负压系统提供的负压压力,使得集水管内保持负压状态。纳滤膜的膜孔小于1纳米,纳滤膜在有机溶剂(四氯乙烯)和水分子之间具有选择通过性,即水分子可以通过,有机溶剂不能通过,从而实现将水分子分离出来。
[0033]在第二空腔的顶部或者靠近顶部的内壁上安装液位传感器13,用于监测第二空腔内部的液位,当内部的有机溶剂触及该液位传感器后,停止溶剂注入。
[0034]罐体靠近底部的侧比上安装排液口14,该排液口通过阀门和管道连接油箱,将净化后的有机溶剂注入油箱。上述的排液口位于纳滤膜上侧,集水管管口位于纳滤膜下侧,即,两者被纳滤膜分隔开来,该纳滤膜也是有机溶剂和水分子的主要过滤功能部件。
[0035]该装置的工作过程入下:
[0036]工作过程一:打开罐体顶部的注液口阀门,关闭竖直管道外排阀门,关闭排液口阀门,使得溶剂自第一空腔经过过滤袋向第二空腔流动,待第二空腔内盛满后,关闭注液口阀门,停止加注溶剂,利用静止原理将过饱和的有机溶剂中的水分子沉降出来,具体来说,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在静止或流动状态下实现有机溶剂与水分离。具体来说,静止过程中,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水分子在重力作用下缓慢下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罐体和端盖,该罐体和端盖组成密封结构端盖上设置有注液口,罐体上设置有排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顶部焊接隔板,该隔板将罐体内部空间分隔为上方的第一空腔和下方的第二空腔,一根竖直管道上端焊接固定在隔板上,该竖直管道中下段穿过罐体并延长至外侧,所述隔板上悬吊安装过滤袋;在罐体底部设置集水管,并在集水管管口和排液口之间的第二空间底部安装纳滤膜,所述纳滤膜在有机溶剂和水分子之间具有仅容水分子通过的选择通过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为L形弯管,上端口与底板平齐,且纳滤膜覆盖集水管管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的固定方式为压条压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外端接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睿智韩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玖誉山东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