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基板用覆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84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用覆膜,用于贴付在基板的表面,所述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功能区和非功能区,膜材包括两个以上通孔和粘合面,所述膜材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基板的尺寸,所述膜材上设置有与功能区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膜材与所述基板的接触表面之间设有粘合层,膜材与非功能区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通孔,能够提升印刷时钢网与基板之间的间隙均匀性,且操作更加简便,从而提高基板印刷效果。刷效果。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基板用覆膜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印刷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基板用覆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电子产品在朝着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Miniled显示产品已开始广泛应用于超大屏高清显示,如监控指挥、高清演播、高端影院、医疗诊断、广告显示、会议会展、办公显示、虚拟现实等商用领域,其电路基板上可以承载更多的Miniled,在基板印刷过程中,钢网与基板直接接触会导致错位摩擦,进而损伤基板和基板上的线路,为解决该技术问题,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0902655.9,公告日为2021.08.10,其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护膜的钢网,用于贴附在待印刷的基板上,具体地,所述具有保护膜的钢网包括钢网和至少一保护膜,所述钢网开设过孔,所述钢网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朝包向所述待印刷的基板,所述保护膜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且所述保护膜上与过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镂空区域,所述保护膜与所述基板接触,从而避免所述钢网与所述基板直接接触,解决了现有在印刷Mini

LED线路基板过程中钢板不耐压以及易刮伤线路的问题。但是该结构由于需要对钢网的第二表面喷涂粘合剂才能将保护膜粘贴在钢网的第二表面上,且钢网的第二表面是与基板相贴的表面,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先将钢网反过来进行贴付保护膜然后再进行将钢网反回来放置在基板上,从而导致操作复杂,同时在将保护膜贴付在钢网上时,操作不便会导致喷涂不均匀的现象,同时在保护膜粘贴时,可能会产生气泡,影响保护膜的平整度,进而影响基板印刷效果。
技术内容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用覆膜,能够提升印刷时钢网与基板之间的间隙均匀性,且操作更加简便,从而提高基板印刷效果。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显示基板用覆膜,用于贴付在基板的表面,所述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功能区和非功能区,膜材包括两个以上通孔和粘合面,所述膜材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基板的尺寸,所述膜材上设置有与功能区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膜材与所述基板的接触表面之间设有粘合层,膜材与非功能区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通孔。
[0005]以上设置,通过膜材尺寸大于或等于基板尺寸,同时在膜材设置与功能区相匹配的通孔,这样能够更好地使得膜材贴合在基板的非功能区,从而更好地遮盖非功能区上的线路,同时在膜材与基板的接触表面之间设置有粘合层,能够更加简便地将钢网与基板直接接触紧密贴合即可,无需在钢网的反面进行贴付导致操作复杂的情况,为了防止在将膜材贴付在基板上时产生气泡,通过在膜材的功能区上设置第一通孔,从而使得在贴付基板上时产生气泡可以通过压平的方式使得气泡从第一通孔中流出,防止由于过大气泡产生导致影响在膜片上防止钢网时导致不平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基板印刷效果。
[0006]进一步的,所述基板表面上的功能区设置有两个以上。
[0007]以上设置,使得电路基板具有更好地发光效果。
[0008]进一步的,所述膜材的上端面的高度小于功能区上端面的高度。
[0009]以上设置,能在膜材的上端面流出钢网放置位置,使得在膜材上放置钢网之后的高度与功能区上端面的高度相平齐,便于实现印刷。
[0010]进一步的,所述膜材设置为软质材料制成的膜材。
[0011]以上设置,能够使得膜材充分地遮盖基板表面上非功能区的线路。
[0012]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开口大小的尺寸大于所述功能区的尺寸。
[0013]以上设置,避免膜材遮盖住基板的功能区。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设置在远离粘合层的一侧,第二开口设置在粘合层的一侧,第二开口的半径大于第一开口的半径。
[0015]以上设置,通过在粘合层上设置的开口大小大,从而能够更好地将贴膜材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排除。
[0016]进一步的,所述膜材的四周设置延伸边,延伸边的底部设置有粘合层,延伸边包覆基板上端面设置。
[0017]以上设置,通过设置延伸边,使得膜材在贴付在基板上时能更好地贴付在基板上,防止在基板的四周由于粘接不够导致膜材脱离基板,膜材的粘接性好。
[0018]进一步的,所述延伸边与膜材一体设置。
[0019]以上设置,通过一体化设置,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基板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膜材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膜材贴合在基板上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
[0024]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
[0026]如图1

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用覆膜,用于贴付在基板1的表面,基板1的表面上设置有功能区11和非功能区12,本实施例中,基板1表面上的功能区11设置为12个,膜材2尺寸大于功能区11尺寸,且同时大于或等于基板1的尺寸,膜材2上设置有与功能区11相匹配的通孔21,通孔21的尺寸与功能区11的尺寸一致,同时膜材2与基板1的接触表面之间设置有粘合层3,膜材2的贴合面22与基板1表面上的非功能区12相匹配,膜材2的贴合面22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通孔23,第一通孔包括第一开口231和第二开口232,第一开口231设置在远离粘合层3的一侧,第二开口232设置在粘合层3的一侧,第二开口232的半径大于第一开口231的半径,另外,膜材2的四周设置延伸边4,延伸边4的底部设置有粘合层23,延伸边4包覆基板上端面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边4与膜材2一体设置,所述膜材2的上端面的高度小于功能区上端面的高度,所述膜材2设置为软质材料制成的膜材,软质材料可以为硅胶材料或泡沫材料制成,在直接接触紧密贴合过程中,便于膜材2的贴合面22充分地铺设贴合在基板1表面上的非功能区12,避免印刷时,钢网与基板1摩擦从
而损坏非功能区12的线路,本实施例中,膜材2设置为软质材料的不间断膜层,能够使得膜材2充分地遮盖基板1表面上非功能区12的线路,从而提高基板1印刷效果。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将膜材2直接接触紧密贴合在基板1的表面上,且膜材2上的通孔与基板1表面上的功能区相对应,同时膜材2上的贴合面与基板1表面上的非功能区相匹配紧密贴合,便于膜材2充分地铺设贴合在基板表面的非功能区上,且在贴付在基板1上时,若产生了气泡,通过压平膜材2使得气泡从第一通孔中流出,从而防止气泡对膜材的平稳性产生影响,然后在膜材2的上方设置有钢网(图中未示意出),能够避免在印刷时,钢网与基板1摩擦从而损坏非功能区的线路,从而提高基板1印刷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用覆膜,其特征在于:用于贴付在基板的表面,所述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功能区和非功能区,膜材包括两个以上通孔和粘合面,所述膜材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基板的尺寸,所述膜材上设置有与功能区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膜材与所述基板的接触表面之间设有粘合层,膜材与非功能区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第一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基板用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表面上的功能区设置有两个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基板用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的上端面的高度小于功能区上端面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基板用覆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杰陈小文桑建陈永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鸿利显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