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牛津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41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耐磨牛津布,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内层及外层,内层靠近外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条,外层远离内层的一侧设有若干凸起,外层靠近内层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支撑条相抵的若干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有凸起,凸起的设置减小了面料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保证了面料的耐磨性能,锦纶纤维具有耐磨性好、强度高的特点,利用锦纶纤维的特点来加强面料整体的耐磨性。的耐磨性。的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磨牛津布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品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耐磨牛津布。

技术介绍

[0002]牛津布是一种常见的、用途广的面料种类,由于其性能的优点常被用来制作户外用品、家居用品、工程用品等。
[0003]帐篷是一种常见的户外用品,帐篷铺设在地上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地面垫。
[0004]人们会在外露营游玩时搭建帐篷,室外地面不太平整,且存在较多石子等杂质,地面垫面料在使用时会不断与这些杂质发生摩擦,面料在与外界物质不断摩擦的过程会由于纤维的断裂而变薄,更严重的会在造成面料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耐磨牛津布,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面料整体耐磨性能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耐磨牛津布,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内层及外层,所述内层靠近外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条,所述外层远离内层的一侧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外层靠近内层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支撑条相抵的若干凹槽。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条的厚度大于凹槽的深度。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条与内层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支撑条与内层共同通过复合纱线经纬编织形成凸条组织,所述凸条组织的地组织为内层,所述凸条组织的表组织为支撑条。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凹槽之间形成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固定连接有绒毛层。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支撑条错位设置。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通过耐磨纱线编织形成,所述耐磨纱线包括交替设置的凸起段及平滑段,所述凸起段设置为纺锤形。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包括耐磨纱芯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耐磨包覆纱,所述耐磨纱芯通过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耐磨包覆纱通过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纱线包括复合纱芯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复合包覆纱,所述复合纱芯通过丙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复合包覆纱通过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锦纶纤维的密度为2.78dtex

3.33dtex。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凸起的设置减小了面料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使得外界物质能先与外层的凸起接触,避免面料与外界物质直接接触,保证了面料在使用时的耐磨性,当外层受到外界对其施加的压力后会向靠近内层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外层在支撑条的作用下形成凸起,进一步增大了面料整体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使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耐磨纱线的切片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复合纱线的切片图。
[0020]图中:1、内层;2、外层;3、支撑条;4、凸起;5、凹槽;6、复合纱线;7、绒毛层;8、通孔;9、耐磨纱线;10、锦纶纤维;11、涤纶纤维;12、丙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2]该耐磨牛津布,如图1及图4所示,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内层1及外层2,内层1与外层2通过缝纫机缝合在一起,内层1靠近外层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条3,当外界物质对面料施加压力时,外层2会向靠近内层1的方向滑移,使得外层2在支撑条3的作用下形成凸出部,凸出部的形成减小了外层2与外界物质的接触面积,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外层2远离内层1的一侧设有若干凸起4,凸起4的设置减小了外界物质与外层2之间的接触面积,外界对面料施加的压力会首先施加的凸起4上,避免面料与外界物质的直接接触,保证了面料在使用时的耐磨性,外层2靠近内层1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支撑条3相抵的若干凹槽5,支撑条3的厚度大于凹槽5的深度,支撑条3与内层1一体成型设置,支撑条3与内层1共同通过复合纱线6经纬编织形成凸条组织,凸条组织的地组织为内层1,凸条组织的表组织为支撑条3,通过支撑条3的设置使得内层1与外层2之间形成供外界空气流通的空间,实现了面料内外空气的流通,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能。
[0023]如图1及图2所示,相邻凹槽5之间形成凸出部,凹槽5通过热压机热压形成,外层2经过热压后硬度会增加,提高了面料整体的结构强度,凸出部上固定连接有绒毛层7,绒毛层7的材质为棉纤维,棉纤维通过裁切机裁切成短纤维,然后通过植绒机静电植绒的方式固定在凸出部靠近内层1的一侧,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在棉纤维的作用下使得绒毛层7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当有外界压力作用在面料上时,内层1与外层2之间的距离减小,绒毛层7会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向与内层1相抵并被压加紧,压紧后的绒毛层7也会增加外层2的厚度,进一步加强了面料整体的耐磨性能,内层1的厚度方向通过激光打孔机开设有若干通孔8,通孔8与支撑条3错位设置,通孔8的设置增大了面料内部的孔隙量,使得外界空气能通过通孔8进入面料内,保证了面料整体的透气性能。
[0024]如图1

3所示,外层2通过耐磨纱线9编织形成,耐磨纱线9包括交替设置的凸起段及平滑段,凸起段设置为纺锤形,耐磨纱线9设置为竹节纱,通过竹节纱的设置使得外层2在编织时自然形成凸起4,采用电磁离合器控制前罗拉停动法制造竹节纱,纺基纱时,离合器呈吸合状态,保证前罗拉的正常运转,纺粗节段时,离合器失电,动片与静片脱开,把送出的
纤维堆积在中罗拉与前罗拉之间,当离合器再次得电吸合时,前罗拉再开始运转,把堆积的纤维带走,从而形成一个竹节。
[0025]如图2及图3所示,耐磨纱线9包括耐磨纱芯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耐磨包覆纱,耐磨纱芯及耐磨包覆纱通过走锭纺工艺加工形成耐磨纱线9,将耐磨纱线9放入喷水织机内编织形成外层2,耐磨纱芯由锦纶纤维10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锦纶纤维10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及结构强度,利用锦纶纤维10的特点来加强外层2及面料整体的耐磨性能,耐磨包覆纱由涤纶纤维11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涤纶纤维11同样具有强度高的特点,利用涤纶纤维11的特点来进一步加强面料在使用时的结构强度及耐磨性,避免面料在不断的摩擦中出现断纤的现象而造成面料的损坏。
[0026]如图1及图4所示,复合纱线6包括复合纱芯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侧的复合包覆纱,复合纱芯及复合包覆纱通过走锭纺工艺加工形成复合纱线6,将复合纱线6放入喷水织机内编织形成内层1,复合纱芯由丙纶纤维12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丙纶纤维12具有一定的导湿性,通过丙纶纤维12的设置能将面料内存在的水分导出,当面料在室外使用时会吸收空气中潮湿的水汽,利用丙纶纤维12的特点来保证面料内层1的干燥,丙纶纤维12在具有良好的导湿性能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强度及耐磨性,利用丙纶纤维12的特点来提高面料的整体性能,复合包覆纱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磨牛津布,包括互相固定连接的内层及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靠近外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条,所述外层远离内层的一侧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外层靠近内层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有与支撑条相抵的若干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的厚度大于凹槽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与内层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支撑条与内层共同通过复合纱线经纬编织形成凸条组织,所述凸条组织的地组织为内层(1),所述凸条组织的表组织为支撑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凹槽(5)之间形成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固定连接有绒毛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帝亿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