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弹抗拉化纤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78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抗拉化纤织物,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面料抗拉强度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固定的两层基布层,基布层为经起花组织,经起花组织包括地组织和若干组花经,地组织为平纹组织,地组织由弹性纱线经纬编织而成,花经的长度与地组织的经纱长度一致,位于内侧的花经的长度方向与位于外侧的花经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氨纶纤维,利用该类材料具有的弹性好的特点来确保面料整体具有良好的弹性。好的弹性。好的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弹抗拉化纤织物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弹抗拉化纤织物。

技术介绍

[0002]织物是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连接构成的平软片块物。
[0003]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化纤织物具有的功能越来越多,化纤织物制品在日常的生活中十分常见,大到各类家纺,小到服装服饰等都是采用化纤织物制成,当化纤织物的厚度过大时会影响到化纤织物的整体弹性,进而会影响到服饰的使用舒适度,当通过削减厚度来确保化纤织物的弹性形变性能时又会影响到化纤织物本身的结构强度,因而设置一种具有稳定的弹性和抗拉强度的化纤织物结构就很有必要。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抗拉化纤织物,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面料弹性和抗拉强度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高弹抗拉化纤织物,包括相互固定的两层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为经起花组织,所述经起花组织包括地组织和若干组花经,所述地组织为平纹组织,所述地组织由弹性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花经的长度与地组织的经纱长度一致,位于内侧的所述花经的长度方向与位于外侧的花经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花经与地组织的经纱的长度设置为一致的结构,可以通过设置的花经实现对基布层抗拉强度的增强,将位于内侧的花经的长度方向与位于外侧的花经的长度方向设置为相互垂直的结构,该设置使得花经的结构强度可以实现对面料整体横向和径向结构强度的加强,进而确保面料整体抗拉强度的稳定,同时利用弹性纱线具有的弹性好的特点来确保基布层以及面料整体弹性形变性能的稳定。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布层包括正面和反面,所述花经位于基布层的正面形成有经浮线,所述花经位于基布层的反面形成有浮长线,所述基布层的正面朝向面料的外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花经自基布的正面穿至反面进而从反面穿至基布的正面,形成稳定的经浮线和浮长线的结构,实现花经与面料之间稳定的连接过程,确保花经对于面料整体抗拉强度的增强,同时还可以避免对面料整体厚度量的增加。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花经的数量为五根且每组所述花经的经浮线的长度自两侧向中间方向递增。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可以减小花经穿出面料表面的长度,实现花经与地组织连接的同时还可以减小花经对于面料表面的影响。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组织的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地组织的纬纱组
织点为沉,所述花经的经浮线为浮,所述经起花的组织循环为: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稳定的经起花组织,确保花经可以实现对面料整体结构强度的稳定增强。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纱线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弹性纱芯、弹性内包覆纱、加强纱和弹性外包覆纱,所述弹性纱芯由锦纶纤维和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弹性内包覆纱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加强纱由截面形状为五角形的锦纶异形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弹性外包覆纱由锦纶纤维和氨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氨纶纤维和锦纶纤维具有的弹性好的特点来确保弹性包覆层弹性性能和结构强度的稳定,利用锦纶异形纤维的结构强度实现对加强纱以及弹性纱线整体结构强度的增强,利用氨纶纤维和锦纶纤维具有的弹性来确保弹性纱芯弹性形变性能的稳定。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花经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纱芯、透气纱和耐磨包覆纱,所述第一纱芯由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透气纱由竹炭纤维和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耐磨包覆纱由锦纶纤维和苎麻纤维加捻而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苎麻纤维和锦纶纤维具有的结构强度来增强耐磨包覆纱的耐磨性,利用竹炭纤维具有的透气性能来确保透气纱透气性能的稳定,利用氨纶纤维和涤纶纤维具有的弹性好的特点来确保第一纱芯以及花经整体具有稳定的弹性复位性能。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通过将花经与地组织的经纱的长度设置为一致的结构,可以通过设置的花经实现对基布层抗拉强度的增强,将位于内侧的花经的长度方向与位于外侧的花经的长度方向设置为相互垂直的结构,该设置使得花经的结构强度可以实现对面料整体横向和径向结构强度的加强,进而确保面料整体抗拉强度的稳定,同时利用弹性纱线具有的弹性好的特点来确保基布层以及面料整体弹性形变性能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基布层的组织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弹性纱线的切片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花经的切片图。
[0024]图中:1、基布层;2、花经;3、弹性纱线;4、弹性纱芯;5、弹性内包覆纱;6、加强纱;7、弹性外包覆纱;8、锦纶纤维;9、氨纶纤维;10、涤纶纤维;11、锦纶异形纤维;12、第一纱芯;13、透气纱;14、耐磨包覆纱;15、竹炭纤维;16、苎麻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6]该高弹抗拉化纤织物,如图1

图4所示,包括通过纱线缝合的方式实现相互固定的两层基布层1,基布层1为经起花组织,经起花组织包括地组织和若干组花经2,地组织为平纹组织,地组织由弹性纱线3通过梭织机平纹编织而成,花经2的长度与地组织的经纱长度一致,该设置利用花经2具有的强度实现对面料整体抗拉强度增强的同时还可以避免面料整体厚度的增加,位于内侧的花经2的长度方向与位于外侧的花经2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该设置可以通过位于内侧的花经2和位于外侧的花经2实现对面料纵向和横向抗拉强度的增强,确保面料整体结构强度的稳定。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基布层1包括正面和反面,花经2位于基布层1的正面形成有经浮线,花经2位于基布层1的反面形成有浮长线,基布层1的正面朝向面料的外侧,花经2从基布层1的正面穿至基布层1的背面同时通过基布层1的背面穿至基布层1的正面,实现花经2与基布层1之间的稳定固定,确保花经2与基布层1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确保花经2可以实现对基布层1整体结构强度的增强,每组花经2的数量为五根且每组花经2的经浮线的长度自两侧向中间方向递增,该设置可以减小花经2穿出基布层1正面的量,确保花经2与基布层1稳定连接的同时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抗拉化纤织物,包括相互固定的两层基布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为经起花组织,所述经起花组织包括地组织和若干组花经(2),所述地组织为平纹组织,所述地组织由弹性纱线(3)经纬编织而成,所述花经(2)的长度与地组织的经纱长度一致,位于内侧的所述花经(2)的长度方向与位于外侧的花经(2)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弹抗拉化纤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包括正面和反面,所述花经(2)位于基布层(1)的正面形成有经浮线,所述花经(2)位于基布层(1)的反面形成有浮长线,所述基布层(1)的正面朝向面料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弹抗拉化纤织物,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花经(2)的数量为五根且每组所述花经(2)的经浮线的长度自两侧向中间方向递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弹抗拉化纤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组织的经纱组织点为浮,所述地组织的纬纱组织点为沉,所述花经(2)的经浮线为浮,所述经起花的组织循环为: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浮浮浮浮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帝亿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