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耐磨化纤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52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污耐磨化纤布,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面料清洁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固定的摩擦层和柔软层,柔软层背离摩擦层的一面设置为绒毛层,柔软层为平纹组织,摩擦层为螺旋斜纹组织,摩擦层的纬纱为抑菌纱线,摩擦层的经纱包括交替设置的耐磨纱线和若干柔软纱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苎麻纤维,利用该材料具有的抑菌、表面粗糙度高和耐磨性好的特点来提高面料整体的抑菌和清洁性能。提高面料整体的抑菌和清洁性能。提高面料整体的抑菌和清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污耐磨化纤布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污耐磨化纤布。

技术介绍

[0002]化纤布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纤维纺织品,通常分为两类: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0003]化纤布制品现如今充斥着我们的社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用来制作衣物和服饰,还可以充当着清洁工具的作用,传统化纤布的表面功能单一,在擦拭不同污渍时无法实现对不同污渍很好的清洁效果,因而设置一种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的化纤布料就很有必要。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污耐磨化纤布,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面料清洁性能的目的。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防污耐磨化纤布,包括相互固定的摩擦层和柔软层,所述柔软层背离摩擦层的一面设置为绒毛层,所述柔软层为平纹组织,所述摩擦层为螺旋斜纹组织,所述摩擦层的纬纱为抑菌纱线,所述摩擦层的经纱包括交替设置的耐磨纱线和若干柔软纱线。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摩擦层具有的表面粗糙的特点实现对顽固污渍的稳定清理,利用柔软层具有的柔软的特点实现对贵重物品的稳定擦拭,进而使得结构整体的适用范围更好,利用螺旋斜纹组织的结构使得耐磨纱线的浮线沿倾斜方向分布,同时搭配柔软纱线具有的柔软的特点实现对耐磨纱线擦拭过程的让位作用,确保面料整体具有良好的清洁性能。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三根所述柔软纱线为一组,相邻两组所述柔软纱线之间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所述柔软纱线与抑菌纱线构成5/5

,所述耐磨纱线与抑菌纱线构成4/4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确保耐磨纱线的浮线可以倾斜设置,进而可以加强耐磨纱线以及面料整体的清洁性能。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和柔软纱线的组织点为浮,所述抑菌纱线的组织点为沉,所述摩擦层的组织循环为: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稳定的螺旋斜纹结构,利用耐磨纱线倾斜的浮线凸起来确保摩擦层擦拭和清洁效果的稳定。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软层由柔软纱线平纹编织而成,所述柔软纱线
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纱芯,第一内包覆纱和第一外包覆纱,所述第一纱芯由苎麻纤维和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一内包覆纱由截面形状为C字形的锦纶铜离子异形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一外包覆纱由锦纶超细纤维加捻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苎麻纤维和锦纶纤维具有的强度高的特点来加强第一纱芯以及柔软纱线整体的结构强度,利用C字形截面形状的锦纶铜离子异形纤维具有的蓬松度好的特点来加强柔软纱线整体的蓬松和柔软度,利用涤纶超细纤维具有的强度高和清洁效果好的特点来加强面料整体的清洁性能。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包括第二纱芯以及包覆在其外侧的耐磨包覆纱,所述第二纱芯由碳纤维和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耐磨包覆纱由锦纶纤维和苎麻纤维加捻而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碳纤维和锦纶纤维具有的强度高的特点来增强耐磨纱线的结构强度,利用苎麻纤维具有的表面粗糙以及苎麻纤维和锦纶纤维均具有的耐磨性能好的特点来确保耐磨纱线耐磨和清洁性能的稳定。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抑菌纱线由竹炭纤维和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锦纶纤维实现对抑菌纱线结构强度的增强,利用竹炭纤维具有的抑菌性能来确保抑菌纱线整体抑菌性能的稳定。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利用摩擦层具有的表面粗糙的特点实现对顽固污渍的稳定清理,利用柔软层具有的柔软的特点实现对贵重物品的稳定擦拭,进而使得结构整体的适用范围更好,利用螺旋斜纹组织的结构使得耐磨纱线的浮线沿倾斜方向分布,同时搭配柔软纱线具有的柔软的特点实现对耐磨纱线擦拭过程的让位作用,确保面料整体具有良好的清洁性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摩擦层的组织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柔软纱线的切片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耐磨纱线的切片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抑菌纱线的切片图。
[0025]图中:1、摩擦层;2、柔软层;3、绒毛层;4、抑菌纱线;5、耐磨纱线;6、柔软纱线;7、第一纱芯;8、第一内包覆纱;9、第一外包覆纱;10、苎麻纤维;11、锦纶纤维;12、锦纶铜离子异形纤维;13、锦纶超细纤维;14、第二纱芯;15、耐磨包覆纱;16、碳纤维;17、竹炭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7]该防污耐磨化纤布,如图1

图5所示,包括相互通过纱线缝合的方式实现固定的摩擦层1和柔软层2,该设置使得面料整体具有两种不同的擦拭功能,柔软层2背离摩擦层1的一面通过拉毛机拉毛作用形成有绒毛层3,形成的绒毛层3可以使得柔软层2更加柔软,柔软层2为平纹组织,利用平纹组织具有的表面平整和结构稳定的特点来确保柔软层2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摩擦层1为螺旋斜纹组织,摩擦层1的纬纱为抑菌纱线4,摩擦层1的经纱包括交替
设置的耐磨纱线5和若干柔软纱线6,三根柔软纱线6为一组,相邻两组柔软纱线6之间设置为耐磨纱线5,柔软纱线6与抑菌纱线4构成5/5
ꢀ↗
,耐磨纱线5与抑菌纱线4构成4/4

,通过柔软纱线6的浮线实现对耐磨纱线5的分隔,通过柔软纱线6的形变实现对耐磨纱线5擦拭过程的稳定让位,通过螺旋斜纹组织使得耐磨纱线5的浮线倾斜分布,使得多根耐磨纱线5依次经过待擦拭的物品,实现对污渍的刮除,同时通过柔软纱线6实现对刮除杂质的稳定擦除。
[0028]如图1

图5所示,耐磨纱线5和柔软纱线6的组织点为浮,抑菌纱线4 的组织点为沉,摩擦层1的组织循环为: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浮浮沉沉沉浮,浮浮浮浮浮沉沉沉,通过上述方式形成稳定的螺旋斜纹组织,确保耐磨纱线5擦拭功能的稳定实现。
[0029]如图1和图3所示,柔软层2由柔软纱线6通过梭织机平纹编织而成,柔软纱线6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纱芯7,第一内包覆纱8和第一外包覆纱9,第一纱芯7由苎麻纤维10和锦纶纤维11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第一内包覆纱8由截面形状为C字形的锦纶铜离子异形纤维12通过加捻机加捻而成,第一外包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耐磨化纤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的摩擦层(1)和柔软层(2),所述柔软层(2)背离摩擦层(1)的一面设置为绒毛层(3),所述柔软层(2)为平纹组织,所述摩擦层(1)为螺旋斜纹组织,所述摩擦层(1)的纬纱为抑菌纱线(4),所述摩擦层(1)的经纱包括交替设置的耐磨纱线(5)和若干柔软纱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耐磨化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层(2)由柔软纱线(6)平纹编织而成,所述柔软纱线(6)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纱芯(7),第一内包覆纱(8)和第一外包覆纱(9),所述第一纱芯(7)由苎麻纤维(10)和锦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帝亿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