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侧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62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侧支撑结构,它包括车架连接板、侧支撑架以及转动部件;其中,所述车架连接板底部设置有铰座;侧支撑架与所述铰座相铰接,所述侧支撑架侧部具有容腔;转动部件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铰座、侧支撑架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中摩托车侧支架的复位弹簧或拉销都是暴露在外,很容易在驾驶或摔车时碰撞异物而断裂,致使侧支撑架结构失效的问题。效的问题。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侧支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侧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通常设有侧脚架和主脚架,侧脚架在倾斜地面使用容易导致摩托车整体倾覆,特别是在大风等恶劣环境存在风险,故此,摩托车驾驶人员需要在必要时使用主脚架支撑摩托车,公知的摩托车侧支撑架结构都是由车架连接板、侧支撑架、拉簧、拉销组成。
[0003]申请号为CN201920595636.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摩托车的侧支架,包括固定座、支架、第一弹簧、固定板、转杆、卡槽、第二弹簧、卡杆、通孔、挡板、滑槽、滑杆、踏板、滑板、螺栓、连杆、支撑板和底板。
[0004]又如申请号为CN03267753.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停放支撑架,如图5所示,它包括固定架、支撑腿、锁定件及复位弹簧,其中固定架包括固定板,支撑腿的上端通过销钉与弯板枢接,锁定件固定在支撑腿上部,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锁定件的下部,另一端固在弯板上,所述固定板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固定固定架的长形孔,另一端的侧面与弯板的后端部固定连接一起,且端部设有其上端部带安装孔的斜板,并且弯板的侧边设有起到增强固定架的支承力的略呈弧形状的侧板。
[0005]随着申请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技术方案中摩托车侧支架的复位弹簧或拉销都是暴露在外,很容易在驾驶或摔车时碰撞异物而断裂,致使侧支撑架结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摩托车侧支撑结构,包括车架连接板、侧支撑架以及转动部件;
[0008]其中,所述车架连接板底部设置有铰座;
[0009]侧支撑架与所述铰座相铰接,所述侧支撑架侧部具有容腔;
[0010]转动部件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铰座、侧支撑架相连接;
[0011]在所述侧支撑架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转动部件被收纳于所述容腔内。
[0012]进一步,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一端连接于车架连接板的上支撑杆、一端连接于所述侧支撑架的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下支撑杆相对的一端连接有压簧。
[0013]进一步,所述压簧外周套设有导向套,所述上支撑杆、下支撑杆端部伸入所述导向套内。
[0014]进一步,所述铰座包括与侧支撑架连接的铰连一部、与所述上支撑杆连接的铰连二部。
[0015]进一步,在所述侧支撑架处于打开状态后,所述侧支撑架与车架连接板前部接触,在两者接触处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以及限位凸台。
[0016]进一步,所述限位凸台呈对称状分布于所述侧支撑架上。
[0017]进一步,所述限位块与限位凸台呈倾斜状。
[0018]进一步,所述侧支撑架上设置有防撞部件,在所述侧支撑架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防撞部件与车架连接板后部下端相接触。
[0019]进一步,所述防撞部件上套设有橡胶套。
[00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摩托车侧支撑结构在侧支撑架收起后将转动部件保护在容腔内,避免了传统摩托车侧支撑的拉簧挂销被碰撞断裂的风险,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二);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摩托车侧支撑结构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摩托车侧支撑结构实施例中转动部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现有技术中摩托车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8]车架连接板1、限位块10、铰连一部110、铰连二部111、侧支撑架2、容腔20、限位凸台21、转动部件3、上支撑杆30、下支撑杆31、压簧32、导向套33、防撞部件4、橡胶套40、固定螺栓50、沉头铆钉51、限位螺栓52、外六角螺母53。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30]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1]实施例:
[0032]如图1

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摩托车侧支撑结构,包括车架连接板1、侧支撑架2以及转动部件3;
[0033]其中,车架连接板1底部设置有铰座;
[0034]侧支撑架2与铰座相铰接,侧支撑架2侧部具有容腔20;
[0035]转动部件3的两端部分别与铰座、侧支撑架2相连接;
[0036]骑行者用脚对侧支撑架2侧向施力,侧支撑架2绕着与车架连接板1的连接处旋转,在侧支撑架2处于收起状态时,转动部件3被收纳于容腔20内,这样,在摩托车处于倾倾倒中,也不会像传统摩托车那样,侧支撑的拉簧挂销容易被碰撞断裂,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0037]具体的,如图1、图4所示,转动部件3包括一端连接于车架连接板1的上支撑杆30、一端连接于侧支撑架2的下支撑杆31,上支撑杆30、下支撑杆31相对的一端连接有压簧32。
[0038]另外,压簧32外周套设有导向套33,上支撑杆30、下支撑杆31端部伸入导向套33内,上支撑杆30和下支撑杆31,能随着侧支撑架2旋转而旋转。
[0039]如图3所示,该铰座包括与侧支撑架2连接的铰连一部110、与上支撑杆30连接的铰连二部111,其中,铰连一部110上装有固定螺栓50,固定螺栓50穿过铰连一部110,由外六角螺母53与之配合,将侧支撑架2活动连接,其铰连二部111处由沉头铆钉51,沉头铆钉51用以限制上支撑杆30,另外,在侧支撑架2上具有限位螺栓52,限位螺栓52用以限制下支撑杆31旋转;
[0040]如图3所示,在侧支撑架2处于打开状态后,侧支撑架2与车架连接板1前部接触,在两者接触处分别设置有限位块10以及限位凸台21,限位凸台21和限位块10接触,能够限制侧支撑架2向前旋转位置;
[0041]具体的,限位凸台21呈对称状分布于侧支撑架2上,限位块10与限位凸台21呈倾斜状。
[0042]侧支撑架2上设置有防撞部件4,在侧支撑架2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连接板,所述车架连接板底部设置有铰座;侧支撑架,与所述铰座相铰接,所述侧支撑架侧部具有容腔;转动部件,分别与所述铰座、侧支撑架相连接;在所述侧支撑架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转动部件被收纳于所述容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一端连接于车架连接板的上支撑杆、一端连接于所述侧支撑架的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下支撑杆相对的一端连接有压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外周套设有导向套,所述上支撑杆、下支撑杆端部伸入所述导向套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座包括与侧支撑架连接的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道奎程高忠程兴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高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