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6319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6: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它包括挡风支撑板;玻璃下支撑板与所述挡风支撑板上端前部滑动连接;调节拉杆与所述挡风支撑板上端后部相连接;锁定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调节拉杆两侧,用于限制所述调节拉杆与挡风支撑板的相对滑动;所述挡风支撑板底部具有安装支架,用于将挡风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摩托车架体上,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摩托车前挡风玻璃在安装后,其高低位置不能进行移动,无法同时满足骑行者的不同高度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


技术介绍

1、目前,广泛使用的摩托车风挡,是由有机玻璃制成的各式导流罩。这些导流罩虽式样各异,其安装一般是用紧固件将前挡风玻璃与位于车把之间的仪表罩紧固在一起,其作用主要是避免骑行者面部及胸部受到风吹。

2、申请号为cn202021121983.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两轮机动弯梁摩托车挡风玻璃安装结构,包括手把前罩、挡风玻璃、弯管、螺纹连接杆、转接螺母和安装座,所述手把前罩固设在摩托车前部两侧手把管的前方,所述的弯管对称设置在摩托车前部两侧的手把管上,每个弯管上均固连有一个螺纹连接杆,螺纹连接杆上设有转接螺母,转接螺母穿过手把前罩并通过紧固螺栓与安装座固连,所述安装座为尼龙材料制成的杆状结构,其下部通过紧固螺栓压紧在转接螺母端面,其上部通过至少两个螺钉与挡风玻璃固连。

3、经过市场调查反馈,有的骑行者要求挡风玻璃能遮挡住整个头部,有的骑行者要求挡风玻璃能遮挡住面部,有的骑行者仅要求挡风玻璃能遮挡住胸部以下即可,也有骑行者希望在不同的骑行场景中挡风玻璃可遮挡不同的部位,但,现有技术中的摩托车前挡风玻璃在安装后,其高低位置不能进行移动,无法同时满足骑行者的不同高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包括:

3、挡风支撑板;

4、玻璃下支撑板,与所述挡风支撑板上端前部滑动连接;

5、调节拉杆,与所述挡风支撑板上端后部相连接;

6、锁定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调节拉杆两侧,用于限制所述调节拉杆与挡风支撑板的相对滑动;

7、所述挡风支撑板底部具有安装支架,用于将挡风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摩托车架体上。

8、进一步,所述挡风支撑板上端开设有与所述锁定机构相配合的第一滑孔,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调节拉杆连接且贯穿所述第一滑孔的调节顶杆,以及套设在所述调节顶杆外周且分别位于第一滑孔上下两侧的锁紧上压块、锁紧下压块,所述调节顶杆底部铰有作用于所述锁紧下压块的凸轮手柄。

9、进一步,所述凸轮手柄与锁紧下压块接触处的横截面为弧度不相等的两个弧形面,两个所述弧形面非平滑连接设置。

10、进一步,所述第一滑孔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套设在调节顶杆外周的第一滑片,所述第一滑片位于所述锁紧上压块、锁紧下压块之间。

11、进一步,位于下侧的所述第一滑片与锁紧下压块之间还设置有胶垫。

12、进一步,所述挡风支撑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滑孔两侧的第一齿条,所述锁紧上压块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调节顶杆外周还套设有弹簧。

13、进一步,所述挡风支撑板与玻璃下支撑板滑动连接处开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玻璃下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孔配合的限位部件。

14、进一步,所述安装支架上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孔重叠的第三滑孔。

15、进一步,所述限位部件包括限位杆,以及套设于所述限位杆外周且位于所述第三滑孔上下两侧的第二滑片,所述限位杆外周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在限位杆的台阶面上,且所述螺母位于第三滑孔内。

16、进一步,所述第二滑片与限位杆尾部之间设置有o型圈,所述螺母将两个第二滑片及o型圈连接在安装支架上。

17、进一步,所述调节拉杆呈“几”字型。

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将挡风玻璃固定在玻璃下支撑板和调节拉杆上,在需要对挡风玻璃高度调节时,先对锁定机构解锁,再通过拉动或下压调节拉杆,带动挡风玻璃及玻璃下支撑板在挡风支撑板侧部进行滑动,在达到所需高度时,操纵锁定机构,将调节拉杆锁紧在挡风支撑板上,使挡风玻璃高度得以固定,满足骑行者对挡风玻璃高度个性化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支撑板上端开设有与所述锁定机构相配合的第一滑孔,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调节拉杆连接且贯穿所述第一滑孔的调节顶杆,以及套设在所述调节顶杆外周且分别位于第一滑孔上下两侧的锁紧上压块、锁紧下压块,所述调节顶杆底部铰有作用于所述锁紧下压块的凸轮手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手柄与锁紧下压块接触处的横截面为弧度不相等的两个弧形面,两个所述弧形面非平滑连接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孔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套设在调节顶杆外周的第一滑片,所述第一滑片位于所述锁紧上压块、锁紧下压块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下侧的所述第一滑片与锁紧下压块之间还设置有胶垫。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支撑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滑孔两侧的第一齿条,所述锁紧上压块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调节顶杆外周还套设有弹簧。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支撑板与玻璃下支撑板滑动连接处开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玻璃下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孔配合的限位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孔重叠的第三滑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包括限位杆,以及套设于所述限位杆外周且位于所述第三滑孔上下两侧的第二滑片,所述限位杆外周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在限位杆的台阶面上,且所述螺母位于第三滑孔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片与限位杆尾部之间设置有O型圈,所述螺母将两个第二滑片及O型圈连接在安装支架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支撑板上端开设有与所述锁定机构相配合的第一滑孔,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调节拉杆连接且贯穿所述第一滑孔的调节顶杆,以及套设在所述调节顶杆外周且分别位于第一滑孔上下两侧的锁紧上压块、锁紧下压块,所述调节顶杆底部铰有作用于所述锁紧下压块的凸轮手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手柄与锁紧下压块接触处的横截面为弧度不相等的两个弧形面,两个所述弧形面非平滑连接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孔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套设在调节顶杆外周的第一滑片,所述第一滑片位于所述锁紧上压块、锁紧下压块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挡风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下侧的所述第一滑片与锁紧下压块之间还设置有胶垫。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悟傅蒙郭宏安陈跃辉陆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高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