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A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47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LA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工艺,涉及PLA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百分比选取如下物料:聚乳酸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LA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PLA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工艺,属于PLA薄膜生产


技术介绍

[0002]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普通塑料的处理方法依然是焚烧火化,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入空气中,而聚乳酸塑料则是掩埋在土壤里降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进入土壤有机质或被植物吸收,不会排入空气中,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0003]其中申请号为“CN202110763142.3”所公开的“一种可降解薄膜的流延生产工艺”也是日益成熟的技术,其包括以下步骤:(1)造粒改性;(2)搅拌;(3)塑化挤出;(4)流延成型;(5)纵向拉伸,将冷却定型后的薄膜进行纵向拉伸;(6)横向拉伸,将纵向拉伸后的薄膜进行横向拉伸;(7)定型成膜,对进行过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后的薄膜二次进行纵向拉伸和热辊定型,再进行冷辊冷却降温;(8)静电消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次纵向拉伸,降低薄膜厚度,提高了薄膜的横向拉伸质量,在定型成膜时对薄膜进行第二次纵向拉伸,降低薄膜回弹率、且第二次纵向拉伸产生的拉伸力小于第一次纵向拉伸产生的拉伸力,可以有效提高薄膜成品率和生产率;在经过进一步检索,其中申请号为“CN202011561604.5”所公开的“一种全降解PLA料软包装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其包括电箱和加热炮筒,所述电箱的内部设置有油路控制系统,所述电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身,所述机身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加热炮筒贯穿机身且一段连接于马达的外壳,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挤料螺杆,且挤料螺杆伸入加热炮筒的内部,所述加热炮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气装置,所述机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料斗。本专利技术采用PLA料做为软包装袋的生原料,接触人体部分使用绝对安全,不含对人有害物质,使用后废弃产品可完全生物降解,保护环境,解决医用产品、饮料产品、熟食品包装试用后的“白色污染”问题,生产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0004]但是以上两种方式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陷:虽然在加工完成之前都进行除静电操作,但是在使用该薄膜对其他产品特别是电子产品进行包装时,很容易产生静电,从而导致电子元件的损坏;并且在原料中加入增塑剂能够提高一定的加工和力学性能,但是对其韧性不能够显著的提升,容易造成薄膜的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LA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易产生静电,且其韧性不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LA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按重量百分比选取如下物料:聚乳酸80

90%、润滑剂1

1.5%、成核剂0.5

0.8%、增塑剂1.5

2%、无机填料5

8%、透明增韧剂10

12%、抗氧剂0.2~0.5%;
[0008]S2:将上述物料加入至带有加热机构的物料混合装置中,通过加热机构对物料进行预热,并通过物料混合装置对物料进行搅拌,使主料以及辅料能够混合均匀;
[0009]S3:将上述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物料筛分装置中,通过物料筛分装置的筛分机构对物料进行筛分,筛分出不合格的物料;
[0010]S4:将上述筛分合格的物料加入至物料加热装置中对其进行加热,使物料融化混合在一起;
[0011]S5:将上述融化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物料挤出机内,物料挤出机通过挤出流延机进行膜成型;
[0012]S6:将成型的薄膜置于水池中进行浸润,从而使其快速冷却,并通过风冷机构再次对薄膜进行风冷;
[0013]S7:通过电晕机构对冷却的物料进行电晕工作;
[0014]S8:通过拉伸机构对薄膜进行双向拉伸;
[0015]S9:通过静电消除装置对薄膜表面的静电进行消除;
[0016]S10:通过喷涂设备将导电性涂料涂覆在薄膜的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赋予薄膜导电性使其具有防静电性能;
[0017]S11:通过薄膜收卷装置对加工后的薄膜进行收卷。
[0018]优选的,S1步骤中所述透明增韧剂为含质量百分数为50%的聚六甲基二硅氧烷与丙交酯的共聚物、含质量百分数为60%的聚六甲基二硅氧烷与丙交酯的共聚物和含质量百分数为70%的聚六甲基二硅氧烷与丙交酯的共聚物的至少一种。
[0019]优选的,S1步骤中所述抗氧剂为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和亚磷酸三(2,4

二叔丁基苯基)酯中的至少一种。
[0020]优选的,S2步骤中通过物料添加机构依次定量的将主料和辅料分别加入至物料混合装置中,并且加热机构的加热温度为50

60℃。
[0021]优选的,S2步骤中物料混合装置的混合搅拌速率为100

200r/min,混合搅拌时间为3

5min。
[0022]优选的,S4步骤中物料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165

185℃,加热时间为10

15min。
[0023]优选的,S6步骤中在水池中设置多组传动辊,每组传动辊的数量为两个,将薄膜依次穿过多组传动辊,使薄膜能够完全浸润在水池中,所述风冷设备采用上下出风结构,同时对薄膜的双面进行冷却。
[0024]优选的,S8步骤中的拉伸包括纵向拉伸、横向拉伸以及二次纵向拉伸,在拉伸过后采用热辊对其进行定型,之后再用冷辊对其进行冷却。
[0025]优选的,S1

S11步骤的操作全部都是在无尘工作环境下进行。
[002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PLA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工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1、通过在薄膜的表面喷涂具有导电性能的涂层,赋予薄膜导电性使其具有防静电性能,提高薄膜的抗静电能力,在对产品进行包装时不易产生静电;
[0028]2、通过增加的增塑剂以及透明增韧剂有效的提高了制得薄膜材料的延展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并且通过对薄膜进行多次拉伸,使薄膜具有较小的回弹率,达到更好的拉伸效果;
[0029]3、通过设置的水冷以及风冷的双重配合,加快对物料的冷却,避免物料上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防止物料某个部位出现过热导致粘连的情况。
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LA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百分比选取如下物料:聚乳酸80

90%、润滑剂1

1.5%、成核剂0.5

0.8%、增塑剂1.5

2%、无机填料5

8%、透明增韧剂10

12%、抗氧剂0.2~0.5%;S2:将上述物料加入至带有加热机构的物料混合装置中,通过加热机构对物料进行预热,并通过物料混合装置对物料进行搅拌,使主料以及辅料能够混合均匀;S3:将上述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物料筛分装置中,通过物料筛分装置的筛分机构对物料进行筛分,筛分出不合格的物料;S4:将上述筛分合格的物料加入至物料加热装置中对其进行加热,使物料融化混合在一起;S5:将上述融化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至物料挤出机内,物料挤出机通过挤出流延机进行膜成型;S6:将成型的薄膜置于水池中进行浸润,从而使其快速冷却,并通过风冷机构再次对薄膜进行风冷;S7:通过电晕机构对冷却的物料进行电晕工作;S8:通过拉伸机构对薄膜进行双向拉伸;S9:通过静电消除装置对薄膜表面的静电进行消除;S10:通过喷涂设备将导电性涂料涂覆在薄膜的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赋予薄膜导电性使其具有防静电性能;S11:通过薄膜收卷装置对加工后的薄膜进行收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A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所述透明增韧剂为含质量百分数为50%的聚六甲基二硅氧烷与丙交酯的共聚物、含质量百分数为60%的聚六甲基二硅氧烷与丙交酯的共聚物和含质量百分数为70%的聚六甲基二硅氧烷与丙交酯的共聚物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LA双向拉伸薄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所述抗氧剂为四[β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可存张莉陈兵窦翌扬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源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