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838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涉及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薄膜通道,设于所述薄膜通道内的循环管道,设于所述薄膜通道之下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出口端的加热器,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冷却器,连接所述冷却器的液体泵,所述液体泵的输出管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入口端,还包括辅助薄膜从所述薄膜通道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牵引机构,以及温度控制器。本技术通过液体泵驱动导热油在循环管道内循环在加热器、冷却器的作用下导热油温度变化,并通过第一蛇形盘管和第二蛇形盘管与薄膜通道内的环境进行热交换,由STM32单片机控制,使薄膜通道内的温度处于一个合适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薄膜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薄膜的原料在被挤出机挤出薄膜成型的时候也需要进行温度的控制,挤出机的温度控制范围在130℃~180℃之间,吹膜过程的温度控制范围在150℃~220℃之间,具体温度的选择需要结合材料特性、膜泡直径、牵引速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温度过低会导致薄膜表面不光滑、扭曲、断面增大,甚至会出现气泡、炸皮、焦烧等现象;会增加薄膜的收缩率,导致产品出现后收缩率大、产品形状稳定性差等问题;挤出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断料,导致挤出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产品放凉后,表面可能会变得比较粗糙,影响产品的美观性。温度过高会导致可能会导致:薄膜的性能下降,例如拉伸强度、韧性、绝缘性能等;薄膜的尺寸稳定性变差,从而影响薄膜的正常使用;薄膜的外观变差,例如表面起皱、颜色变化等。

2、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塑料薄膜在成型阶段由于温度的起伏波动过大导致薄膜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包括:薄膜通道,设于所述薄膜通道内的循环管道,设于所述薄膜通道之下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出口端的加热器,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冷却器,连接所述冷却器的液体泵,所述液体泵的输出管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入口端,还包括辅助薄膜从所述薄膜通道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牵引机构,以及温度控制器。

3、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道包括第一蛇形盘管,与所述第一蛇形盘管平行设置且通过连接管连通的第二蛇形盘管,所述第一蛇形盘管设有所述出口端,所述第二蛇形盘管设有所述入口端。

4、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包括第一中空容器,设于所述第一中空容器内的电加热棒。

5、优选的,所述冷却器包括第二中空容器,设于所述第二中空容器的侧壁上的半导体制冷片,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二中空容器内的第一散热片,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二中空容器外的第二散热片,设于所述第二散热片上的散热风扇。

6、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设于所述薄膜通道内的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stm32单片机,所述stm32单片机与所述电加热棒、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液体泵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薄膜通道内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引导辊,设于所述薄膜通道的尾端的薄膜出口,设于所述薄膜出口上的方形槽,平行地设于所述方形槽的上下两边的第一辊和第二辊,以及驱动所述第一辊、所述第二辊和所述引导辊同步旋转的驱动机构。

8、优选的,伺服电机,设于所述伺服电机上的减速机,以及将所述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至所述引导辊、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的带轮-齿轮-皮带传动系统。

9、优选的,所述薄膜通道的前端设有薄膜入口,所述薄膜入口连接薄膜挤出机的挤出头。

10、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道内的液体介质为导热油。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通过液体泵驱动导热油在循环管道内循环在加热器、冷却器的作用下导热油温度变化,并通过第一蛇形盘管和第二蛇形盘管与薄膜通道内的环境进行热交换,由stm32单片机控制,使薄膜通道内的温度处于一个合适范围,解决塑料薄膜在成型阶段由于温度的起伏波动过大导致薄膜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通道(1),设于所述薄膜通道(1)内的循环管道,设于所述薄膜通道(1)之下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出口端(2)的加热器(3),连接所述加热器(3)的冷却器(4),连接所述冷却器(4)的液体泵(5),所述液体泵(5)的输出管(6)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入口端(7),还包括辅助薄膜从所述薄膜通道(1)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牵引机构,以及温度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包括第一蛇形盘管(8),与所述第一蛇形盘管(8)平行设置且通过连接管(9)连通的第二蛇形盘管(10),所述第一蛇形盘管(8)设有所述出口端(2),所述第二蛇形盘管(10)设有所述入口端(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3)包括第一中空容器(11),设于所述第一中空容器(11)内的电加热棒(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4)包括第二中空容器(13),设于所述第二中空容器(13)的侧壁上的半导体制冷片(14),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4)的冷端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二中空容器(13)内的第一散热片(15),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4)的热端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二中空容器(13)外的第二散热片(17),设于所述第二散热片(17)上的散热风扇(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设于所述薄膜通道(1)内的温度传感器(19),与所述温度传感器(19)电性连接的STM32单片机,所述STM32单片机与所述电加热棒(12)、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4)和所述液体泵(5)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薄膜通道(1)内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引导辊,设于所述薄膜通道(1)的尾端的薄膜出口(20),设于所述薄膜出口(20)上的方形槽,平行地设于所述方形槽的上下两边的第一辊(21)和第二辊(22),以及驱动所述第一辊(21)、所述第二辊(22)和所述引导辊同步旋转的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设于所述伺服电机上的减速机(24),以及将所述减速机(24)的动力输出至所述引导辊、所述第一辊(21)和所述第二辊(22)的带轮-齿轮-皮带传动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通道(1)的前端设有薄膜入口(42),所述薄膜入口(42)连接薄膜挤出机的挤出头(4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内的液体介质为导热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通道(1),设于所述薄膜通道(1)内的循环管道,设于所述薄膜通道(1)之下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出口端(2)的加热器(3),连接所述加热器(3)的冷却器(4),连接所述冷却器(4)的液体泵(5),所述液体泵(5)的输出管(6)连接所述循环管道的入口端(7),还包括辅助薄膜从所述薄膜通道(1)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牵引机构,以及温度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包括第一蛇形盘管(8),与所述第一蛇形盘管(8)平行设置且通过连接管(9)连通的第二蛇形盘管(10),所述第一蛇形盘管(8)设有所述出口端(2),所述第二蛇形盘管(10)设有所述入口端(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3)包括第一中空容器(11),设于所述第一中空容器(11)内的电加热棒(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工艺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4)包括第二中空容器(13),设于所述第二中空容器(13)的侧壁上的半导体制冷片(14),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4)的冷端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二中空容器(13)内的第一散热片(15),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4)的热端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二中空容器(13)外的第二散热片(17),设于所述第二散热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可存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源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