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246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一第一电极层以及一第二电极层。第二基板平行于第一基板,且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包括多个液晶分子、一旋光剂以及一高分子混合物,其中液晶分子以及旋光剂分布于高分子混合物的一固化结构中。第一电极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之间,而第二电极层配置于第二基板与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之间。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反射出一第一反射光,而第一反射光的波长随着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一第一电场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反射式的电致变色液晶显 不器。
技术介绍
胆固醇型液晶显示器大都是属于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其主要都是利用胆固醇型液 晶材料作为其反射层。另外,全彩的胆固醇液晶显示器技术已经被揭露。目前常见的全彩胆 固醇液晶显示器是利用叠积红、绿、蓝三原色的液晶材料层以达到全彩的目的。或是,将红、 绿、蓝三原色的液晶材料层,分别地配置于不同的像素封装结构当中,以达到全彩化的显示 效果。若以叠积红、绿、蓝三原色的液晶材料层的方式来达到全彩化显示效果,则胆固醇 型液晶显示器的厚度势必无法缩减。另一方面,若将红、绿、蓝三原色的液晶材料层分别地 封装于不同的像素当中,则胆固醇型液晶显示器的反射效率与显示对比都会明显地降低。 因此,此种类型设计的反射式液晶显示器在全彩化的显示技术上,仍有许多尚未克服的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在不同的电场作用下,其电致变 色液晶混合物层可反射出不同波长的可见光,以达到多彩化(multi-color)或是全彩化 (full-color)的显示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 第一液晶混合物层、一第一电极层以及一第二电极层。第二基板平行于第一基板,且第一液 晶混合物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包括多个液晶分 子、一旋光剂以及一高分子混合物,其中液晶分子以及旋光剂分布于高分子混合物的一固 化结构中。第一电极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之间,而第二电极层 配置于第二基板与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之间。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适于反射 出一第一反射光,而第一反射光的波长随着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一第一电场改 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更包括一第三基板、 一第二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一第三电极层以及一第四电极层。第三基板配置于第二基 板远离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的一侧。第二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配置于第三基板与 第二基板之间。第三电极层配置于第三基板与第二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之间。第四电极 层则配置于第二基板与第二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之间。第二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适于 反射出一第二反射光,而第二反射光的波长随着第三电极层与第四电极层之间的一第二电 场改变。其余本专利技术所提的多种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将分别详述于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将液晶分子、旋光剂及高分子混合物混合成可在不同电场下反射出不同色反射光的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 不需以三层液晶层叠层的方式,就可达到多彩化的显示效果。亦即,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式液晶显 示器可以符合薄型化的需求。当然,本专利技术的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也不需将不同色液晶层 配置于不同像素的中而有助于提升反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反射效率。附图说明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 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 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 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 110:第一基板实施例的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 实施例的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120 140 160 210A-Ap -弟-第-基板 -电极层祖旦B邑第240 第J L:光线 R2 第二三基板 三电极层反射光130 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 150 第二电极层 170、270 间隙物230 第二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 250 第四电极层 R1 第一反射光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请参照图1,反射 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100包括一第一基板110、一第二基板120、一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 合物层130、一第一电极层140以及一第二电极层150。第二基板120平行于第一基板110, 且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130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第一电极层 140配置于第一基板110与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130之间,而第二电极层150配置于 第二基板120与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130之间。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130适 于反射出一第一反射光R1,而第一反射光R1的波长随着第一电极层140与第二电极层150 之间的一第一电场改变。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130包括多个液晶分子、一旋光剂以及一高分子混合 物,其中液晶分子以及旋光剂分布于高分子混合物的一固化结构中。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 合物层130中的液晶分子一般会受到第一电场的作用而产生扭转、倾倒或弯曲等现象。在 本实施例中,除了第一电场的作用外,液晶分子更受到高分子混合物的固化结构所影响。因 此,在第一电场的大小不同时,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130中的液晶分子将呈现不同 的状态。实际上,在第一电场与高分子混合物的固化结构的影响下,光线L照射于第一电 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130后被反射出来的第一反射光R1便可以具有不同的波长,反射式电 致变色液晶显示器100也因此可以具有多彩化的显示效果。另外,在特定的第一电场下,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130也可以不反射出第一反射光R1,而使光线L直接穿透第一电 致变色液晶混物层1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光R1的波长变化范围例如为500nm 750nm,或是 500nm 600nm,或是400nm 500nm,或是其他的波长范围。亦即,本实施例的第一电致变 色液晶混合物层130可以反射出多种颜色的第一反射光R1。当反射式显示器100进行显示 时,仅需调整不同区域中第一电极层140与第二电极层150之间的第一电场大小即可进行 全彩化显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第一电极层140与第二电极层150之间的第一电场在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大小,第一电极层140或是第二电极层150可以是一像素电极阵列。整 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100不需以多层液晶材料层叠层,或是将 多种液晶材料层分别封装于不同像素中,就可以达到全彩化的显示效果。如此一来,本实施 例的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100可以有效地减少液晶材料的使用种类,反射式电致变 色液晶显示器100的厚度也更为降低。此外,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130仍可维持相当不错的反射效率。因此,反射 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100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根据实际测试的结果可知,反射式电致 变色液晶显示器100不需高驱动电压就可以适时地调整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130所 反射出来的第一反射光R1的波长。也就是说,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100不需耗损过 多的电能就可以具有多彩甚至全彩的显示效果。具体而言,高分子混合物由一初始材料(starting material)聚合而成。在一实 施例中,初始材料可以包括多个单体(monomer)、多个寡聚合物(oligomer)以及一起始剂 (initiator) 0在此,单体与寡聚合物可以分别地具有单官能基或是多官能基。实务上,初 始材料更包括一润湿剂(wetting agent)、一摇平剂(levelingagent)、一硬化剂(Curing agent)或一加速剂(promoter 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式电致变色液晶显示器,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一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包括多个液晶分子、一旋光剂以及一高分子混合物,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以及所述旋光剂分布于所述高分子混合物的一固化结构中;一第一电极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之间;以及一第二电极层,配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电致变色液晶混合物层适于反射出一第一反射光,而所述第一反射光的波长随着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一第一电场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源江显伟王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