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辊可逆轧机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057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辊可逆轧机的控制方法。在粗渣机换辊后的第一道次轧制时水平辊以低于最高速度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辊可逆轧机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
,具体涉及一种水平辊可逆轧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轧机包括粗轧机和精轧机,在轧制轧件时需要粗轧机和精扎机配合使用。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粗轧机采用往复轧制;粗轧机在往复扎制轧件时,需要改变轧辊的转动方向,所以需要频繁的改变速度方向。
[0003]粗轧机的轧辊包括立辊和水平辊,则立辊和水平辊需要反复经过0

增速

降速

0;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道次进行轧制时,水平辊速度逐渐增加值轧制的最高速度V
C
,然后以V
C
匀速轧制,最后逐渐降低速度为0(因为需要换向)。
[0004]但是粗轧机在过程中需要更换轧辊,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在更换水平辊后进行轧件轧制时,出现严重的板形不良导致成品板形合格率大幅下降的情况。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出现严重的板形不良导致成品板形合格率、楔形合格率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换辊后轧制打滑。同时因为打滑还设备寿命影响巨大,所有易损件更换周期缩短,大幅增加设备维护费用,最严重的打滑可能导致掰断传动接轴的重大设备事故。
[0007]粗轧机轧制过程中出现打滑的情况主要集中表现在新换工作辊的前期,主要原因如下:
[0008]1、新工作辊表面摩擦力小:新辊辊面光洁度过高,轧件咬入和轧制过程中变形区内辊面与轧件表面摩擦系数小,轧件金属流动速度小于轧辊的线速度,金属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稳定持续的变形过程被中断。导致轧件在轧制过程中出现沿轧辊轴线方向的左右摆动。
[0009]2、工作辊氧化膜被破坏:由于新上机工作辊的辊面在轧制过程中与高温轧件的频繁接触会在轧辊表面产生氧化并不断建立一层附着在轧辊表面的氧化膜,氧化膜的生成及稳定会提高轧辊的摩擦系数。但氧化膜的稳定生成需要建立在稳定的轧制状态的前提下,轧制打滑对正在生成的工作辊氧化膜会造成严重的破坏,由于氧化膜在成长阶段与轧辊的附着力还不够牢固,在轧件打滑时就会剥落。反之,由于工作辊表面的氧化膜出现局部剥落,造成轧制时轧件的局部摩擦力不均匀,会加剧轧件在轧制过程中的打滑现象,进一步造成轧制不稳定,表现在轧件上就会在轧出的中间坯表面会有不均匀的黑斑且伴随着明显的S弯。
[0010]3、奇道次轧制张力被破坏,立辊在奇道次参与宽度控制,立辊和水平辊形成微张力连轧,新换工作辊出现轧制打滑时,轧制变形速度下降,设定的张力被破坏,原来立辊对水平辊施加的起到稳定轧制作用的微张力变成了向着水平辊方向推动的破坏力,加剧轧制打滑现象。
[001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水平辊可逆轧机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换辊后水平辊匀速实现对轧件的咬钢、轧钢和提钢,从而达到避免轧件打滑,提高成品板形合格率。
[0012]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平辊可逆轧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4]在粗渣机换辊后的第一道次轧制时水平辊以低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V咬钢、轧制和抛钢;
[0015]其中:最高速度V
C
为水平辊轧制时的速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速度1m/s≤V≤1.5m/s。
[0017]进一步地,所述最高速度3m/s≤V
C
≤4.5m/s。
[0018]进一步地,包括立辊和水平辊,所述立辊的速度小于所述水平辊的速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9]第一道次轧制:水平辊咬钢时水平辊的速度为V,水平辊以速度V匀速进行轧制,水平辊抛钢时的速度为V。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0021]第N道次轧制: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咬钢,逐渐增加速度至最高速度V
C
,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抛钢;
[0022]其中:N≥2,N为正整数。
[0023]进一步地,在奇数道次轧制时,立辊进行轧制;
[0024]在偶数道次轧制时,立辊不进行轧制。
[0025]进一步地,立辊的速度小于所述水平辊的速度。
[0026]进一步地,第一道次轧制:水平辊咬钢时水平辊的速度为V,水平辊以速度V匀速进行轧制,水平辊抛钢时的速度为V;
[0027]第二道次轧制: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咬钢,逐渐增加速度至最高速度V
C
,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抛钢;
[0028]第三道次轧制: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咬钢,逐渐增加速度至最高速度V
C
,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抛钢;
[0029]第四道次轧制: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咬钢,逐渐增加速度至最高速度V
C
,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抛钢;
[0030]第五道次轧制: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咬钢,逐渐增加速度至最高速度V
C
,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抛钢;
[0031]经过第五道次轧制后完成粗轧。
[0032]进一步地,水平辊第二道次轧制的变形量=水平辊第四道次轧制的变形量=水平辊第五道次轧制的变形量=l;
[0033]水平辊第一道次轧制的变形量=85%l,水平辊第二次轧制的变形量=90%l;
[0034]其中:3l+85%l+90%l=L,L为需要轧制的轧件厚度的总变形量。
[0035]进一步地,粗轧机换的一次换辊周期内,精轧机进行二十次换辊;
[0036]粗轧机换辊后的水平辊的最高速度V
C
=3m/s;
[0037]在精轧机第一次换辊后,粗轧机的水平辊的最高速度V
C
=3.5m/s;
[0038]在精轧机第二次换辊后,粗轧机的水平辊的最高速度V
C
=4m/s;
[0039]在精轧机第一次换辊后,粗轧机的水平辊的最高速度V
C
=4.5m/s;
[0040]此后直至粗轧机下一次换辊,粗轧机的水平辊的最高速度V
C
=4.5m/s。
[004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优点:
[0042]1、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换辊后水平辊匀速实现对轧件的咬钢、轧钢和提钢,从而达到避免轧件打滑,提高成品板形合格率。
[0043]2、本专利技术第一道次的轧制速度速度V=[1m/s,1.5m/s],能够保证第一道次轧制时不打滑,提高成品板形合格率,同时还提高了安全性。
[0044]3、本专利技术第一道次后采用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辊可逆轧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粗渣机换辊后的第一道次轧制时水平辊以低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V咬钢、轧制和抛钢;其中:最高速度V
C
为水平辊轧制时的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辊可逆轧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1m/s≤V≤1.5m/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辊可逆轧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高速度3m/s≤V
C
≤4.5m/s。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平辊可逆轧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立辊的速度小于所述水平辊的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平辊可逆轧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第N道次轧制: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咬钢,逐渐增加速度至最高速度V
C
,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抛钢;其中:N≥2,N为正整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平辊可逆轧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奇数道次轧制时,立辊进行轧制;在偶数道次轧制时,立辊不进行轧制。7.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平辊可逆轧机的控制方法,包括立辊和水平辊,所述立辊的速度小于所述水平辊的速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道次轧制:水平辊咬钢时水平辊的速度为V,水平辊以速度V匀速进行轧制,水平辊抛钢时的速度为V;第二道次轧制: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咬钢,逐渐增加速度至最高速度V
C
,水平辊以小于最高速度V
C
的速度抛钢;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勇刘勇何登贵雷冠军雷红刚许井兵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