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可错位式汽车侧面碰撞安全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04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在汽车侧面碰撞事故中减少乘员损伤的方法及其相应的连接结构,它主要包括可错位式汽车纵梁连接结构等。所述可错位式汽车纵梁连接结构能够在汽车受到严重侧面碰撞时,允许汽车乘员舱相对动力舱和尾舱产生一定的侧向错动,从而减少汽车车门及B柱的变形和侵入量,降低侧碰事故中乘员的损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错位式纵梁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为提高汽车的侧面碰撞安全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汽车安全性设计领域,特指一种用于汽车侧面碰撞事故中减少乘 员损伤的纵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侧面碰撞事故发生机率仅次于前碰撞,而汽车侧面又是车体中强度刚度较薄 弱的部位,碰撞缓冲区较小。一旦受到侧撞时,汽车侧面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形,车门和B 柱会侵入车内并对乘员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改善汽车的侧面碰撞安全性的措施主要包 括采用侧面安全气囊、提高汽车侧门和B柱刚度以及使乘员舱具有合理的传力结构等。然 而,这些措施都只是单独考虑了乘员舱,并没有将整车联系起来进行整体考虑。同时,受汽 车乘员舱侧围结构特性限制,其刚度的提高及结构设计的改进非常有限,也就使得这些措 施在侧面碰 撞中对乘员的保护效果受到较大局限。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汽车在侧面碰撞 中对乘员的保护,必须对整车进行整体考虑来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侧面碰撞中车门 和B柱的变形和侵入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从整车结构 的合理设计出发,根据汽车在侧面碰撞时乘员舱与整车其他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 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且成本低廉的可错位式汽车侧面碰撞安全连接结构,使汽车在受到严重 侧面碰撞时,能够允许汽车乘员舱相对动力舱和尾舱产生一定的错动,从而降低侧面碰撞 中的碰撞作用力,进而减少侧面碰撞中车门和B柱的变形和侵入量,实现在汽车侧面碰撞 事故发生时为乘员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可错位式汽车侧面碰撞安 全连接结构,它包括前纵梁连接块(5)、中纵梁连接块(4)、后纵梁连接块(5)、连接卡板 (6)、定位块(2)、定位销(3)和螺栓(1)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就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可错位式纵梁连接结构能够在不降低汽车其它性能的基础上,通过改 变整车的侧向连接特性,大幅度提高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2、本专利技术的可错位式纵梁连接结构,结构简单紧凑、装配方便、成本低廉,可以在 现有的汽车纵梁上直接改装,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位于车体上的安装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纵梁连接板示意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纵梁连接板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定位销示意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卡板示意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定位块示意图1、螺栓2、定位块3、定位销4、前(后)纵梁连接块5、中纵梁连接块 6、连接卡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可错位式汽车侧面碰撞安全连接结构,主要安装在汽 车纵梁上,它通过纵梁连接块(4)、(5)、连接卡板(6)和螺栓(1)将前、中、后三段纵梁连接 起来。本实施例中,每两段之间的两块连接块与纵梁焊接,其中的一块(4)上、下中部开有 腰形槽,另一块(5)的对应位置为圆孔,螺栓(1)通过卡板(6)及连接块(4)、(5)的对应孔 将两段连接。同时,未开腰形槽的连接块(5)上具有一定位块(2),定位块(2)中又插有一 定位销(3),定位销(3)与定位块(2)的相应孔有少量过盈配合,定位销(3)与定位块(2) 同时起到为连接的两段定位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纵梁三段之间可通过该连接结构连接, 并保持其纵向连接特性基本不变。当发生严重的侧面碰撞时,连接螺栓(1)可在连接块(4) 的腰形滑槽中产生侧向错动,使受冲击的中部纵梁可相对前纵梁和后纵梁两部分产生侧向 错位,从而使得汽车乘员舱可以相对动力舱和尾舱产生一定的错动。该错动会降低碰撞过 程中汽车动力舱和尾舱的碰撞加速度,减小侧面碰撞作用力,进而减少侧面碰撞中车门和B 柱的变形和侵入量,实现在汽车侧面碰撞事故发生时为乘员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该方法的主要学术思想是由于汽车侧面碰撞时侧面碰撞力的大小是影响车门及 B柱侵入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可错位连接结构使汽车乘员舱相对动力舱和尾舱产生一定 错动,就可以降低侧面碰撞力,减小车门及侧围结构的侵入量,实现在侧面碰撞中对乘员更 好的安全保护。权利要求一种可错位式汽车侧面碰撞安全连接结构,它主要包括前纵梁连接块(5)、中纵梁连接块(4)、后纵梁连接块(5)、连接卡板(6)、定位块(2)、定位销(3)和螺栓(1)等。其特征是当汽车受到严重侧面碰撞时,可错位式连接结构能够允许汽车乘员舱相对动力舱和尾舱产生一定的侧向错动,从而降低侧面碰撞作用力,减少车门及B柱的变形和侵入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错位式汽车侧面碰撞安全连接结构,其特征是纵梁分成三 段,每两段之间通过连接块(4、5)、连接卡板(6)和螺栓(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错位式汽车侧面碰撞安全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每两段的连 接块中的一块(4)开有腰形槽,当侧向力足够大时,连接螺栓(1)可在腰形槽中侧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错位式汽车侧面碰撞安全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未开腰形槽 的连接块(5)上具有一定位块(2),定位块(2)中又插有一定位销(3),定位销(3)与定位 块(2)同时起到为连接的两段定位的作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在汽车侧面碰撞事故中减少乘员损伤的方法及其相应的连接结构,它主要包括可错位式汽车纵梁连接结构等。所述可错位式汽车纵梁连接结构能够在汽车受到严重侧面碰撞时,允许汽车乘员舱相对动力舱和尾舱产生一定的侧向错动,从而减少汽车车门及B柱的变形和侵入量,降低侧碰事故中乘员的损伤。本专利技术的可错位式纵梁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为提高汽车的侧面碰撞安全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文档编号B62D21/02GK101830249SQ200910127359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9日专利技术者曹立波 申请人:湖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错位式汽车侧面碰撞安全连接结构,它主要包括前纵梁连接块(5)、中纵梁连接块(4)、后纵梁连接块(5)、连接卡板(6)、定位块(2)、定位销(3)和螺栓(1)等。其特征是当汽车受到严重侧面碰撞时,可错位式连接结构能够允许汽车乘员舱相对动力舱和尾舱产生一定的侧向错动,从而降低侧面碰撞作用力,减少车门及B柱的变形和侵入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