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换挡机构及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31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换挡机构及摩托车,摩托车换挡机构包括前换挡臂和后换挡臂,所述前换挡臂的后端和后换挡臂的前端均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换挡轴上,所述前换挡臂的前端和后换挡臂的后端分别安装有前踏板和后踏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摩托车的换挡机构种类固定,不能根据不同驾驶员的习惯进行更改,当改变驾驶员时可能引起驾驶安全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驾驶员的习惯进行双臂式换挡机构和单臂式换挡机构的灵活切换,确保每位驾驶员在驾驶时按照自身习惯进行换挡操作,避免换挡出错造成安全事故;摩托车具有上述摩托车换挡机构,并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并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并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换挡机构及摩托车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换挡机构及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换挡机构安装于摩托车发动机左侧,主要结构包括换挡臂和踏板,换挡臂与发动机换挡轴连接,驾驶员通过踩踏或抬起踏板,带动换挡臂转动,进而带动发动机换挡轴转动,实现发动机换挡功能。现有技术中,摩托车换挡机构有双臂式和单臂式两种结构,对于双臂式换挡机构,换挡臂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前踏板和后踏板,中部设有一套接在发动机换挡轴上的套筒,驾驶员踩踏前踏板时升档,踩踏后踏板时降档;对于单臂式换挡机构,取消后踏板,在换挡臂的前后端分别设置踏板和套筒,驾驶员向下踩踏踏板时升档,向上钩起踏板时降档。不同的摩托车驾驶员习惯于不同的换挡机构,而现有的摩托车不论采用上述哪种换挡机构,一旦确定便不能再更改,当摩托车改变驾驶员时,可能存在难以适应换挡节奏,或者需要分心考虑换挡操作的问题,不仅影响正常驾驶,甚至有可能换挡出错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摩托车的换挡机构种类固定,不能根据不同驾驶员的习惯进行更改,当改变驾驶员时可能引起驾驶安全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换挡机构;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摩托车换挡机构,包括前换挡臂和后换挡臂,所述前换挡臂的后端和后换挡臂的前端均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换挡轴上,所述前换挡臂的前端和后换挡臂的后端分别安装有前踏板和后踏板。
[0006]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通过将换挡机构的换挡臂设置为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换挡轴上的前换挡臂和后换挡臂,可作为双臂式换挡机构使用,当驾驶员习惯于使用单臂式换挡机构时,可将后换挡臂拆卸,仅保留前换挡臂和前踏板即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摩托车的换挡机构种类固定,不能根据不同驾驶员的习惯进行更改,当改变驾驶员时可能引起驾驶安全风险的问题,本技术可根据驾驶员的习惯进行双臂式换挡机构和单臂式换挡机构的灵活切换,确保每位驾驶员在驾驶时按照自身习惯进行换挡操作,避免换挡出错造成安全事故。
[0007]进一步的,所述前换挡臂和后换挡臂的结构相同,所述前踏板和后踏板的结构相同;且所述前踏板和后踏板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换挡臂和后换挡臂上;如此设置,当前换挡臂或者前踏板有损坏时,可以将其拆卸下来,直接使用后换挡臂或后踏板进行替换,从而保证换挡功能;同时,如此设置的前换挡臂和后换挡臂,以及前踏板和后踏板可共用一套模具,降低生产成本。
[0008]进一步的,所述前换挡臂的后端和后换挡臂的前端均为与所述发动机换挡轴配合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均设有花键孔,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与所述花键孔之间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均形成有连接耳,两个所述连接耳通过一螺栓连接;安装时,通过拧紧螺栓以缩小开口,进而通过花键孔壁压紧发动机换挡轴,从而实现前换挡臂和后换挡臂的固定安装,同时,此结构的拆装仅通过拧松和拧紧螺栓即可实现,方便快捷。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后换挡臂的连接端位于所述前换挡臂的连接端的外侧,当仅使用前换挡臂和前踏板换档时,拆除后换挡臂和后踏板更加方便。
[0010]进一步的,所述前换挡臂的前端和后换挡臂的后端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前换挡臂和后换挡臂通过所述连接孔分别与所述前踏板和后踏板螺栓连接;通过螺栓连接,连接稳固可靠,且拆装方便快捷。
[0011]进一步的,所述前换挡臂和后换挡臂均为折弯的条状结构,呈J字形,且二者的折弯处向上凹;如此设置,前换挡臂和后换挡臂的抗弯性能较好,避免驾驶员踩踏变形。
[0012]进一步的,所述前换挡臂和后换挡臂上均开设有减重孔,减轻零件重量,有利于摩托车轻量化。
[0013]进一步的,所述前踏板和后踏板的顶面上均设有防滑条,防止驾驶员踩踏时打滑。
[0014]为实现第二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5]一种摩托车,包括上述摩托车换挡机构。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根据驾驶员的习惯进行双臂式换挡机构和单臂式换挡机构的灵活切换,确保每位驾驶员在驾驶时按照自身习惯进行换挡操作,避免换挡出错造成安全事故;当前换挡臂或者前踏板有损坏时,可以将其拆卸下来,直接使用后换挡臂或后踏板进行替换,从而保证换挡功能;前换挡臂和后换挡臂,以及前踏板和后踏板可共用一套模具,降低生产成本;摩托车具有与前述摩托车换挡机构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0019]图中标记:1

前换挡臂,2

后换挡臂,3

前踏板,4

后踏板,5

减重孔,6

防滑条,7

花键孔,8

开口,9

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托车换挡机构,如图1

2所示,包括前换挡臂1和后换挡臂2,前换挡臂1的后端和后换挡臂2的前端均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换挡轴上,前换挡臂1的前端和后换挡臂2的后端分别安装有前踏板3和后踏板4;
[0023]前换挡臂1和后换挡臂2的结构相同,前踏板3和后踏板4的结构相同;且前踏板3和
后踏板4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前换挡臂1和后换挡臂2上;
[0024]前换挡臂1的后端和后换挡臂2的前端均为与发动机换挡轴配合的连接端,连接端上均设有花键孔7,连接端的端面与花键孔7之间开设有开口8,开口8的两侧均形成有连接耳9,两个连接耳9通过一螺栓连接;其中一个连接耳9上设有一通孔,另一个连接耳9上设有与通孔同轴的螺栓孔,该螺栓的螺杆从该通孔穿过后与该螺纹孔配合;
[0025]后换挡臂2的连接端位于所述前换挡臂1的连接端的外侧;
[0026]前换挡臂1的前端和后换挡臂2的后端均开设有连接孔,前换挡臂1和后换挡臂2通过连接孔分别与前踏板3和后踏板4螺栓连接;
[0027]前换挡臂1和后换挡臂2均为折弯的条状结构,呈J字形,且二者的折弯处向上凹;
[0028]前换挡臂1和后换挡臂2上均开设有减重孔5;
[0029]前踏板3和后踏板4的顶面上均设有防滑条6。
[0030]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通过将换挡机构的换挡臂设置为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换挡轴上的前换挡臂1和后换挡臂2,可作为双臂式换挡机构使用,当驾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换挡臂(1)和后换挡臂(2),所述前换挡臂(1)的后端和后换挡臂(2)的前端均可拆卸地固定安装在发动机换挡轴上,所述前换挡臂(1)的前端和后换挡臂(2)的后端分别安装有前踏板(3)和后踏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换挡臂(1)和后换挡臂(2)的结构相同,所述前踏板(3)和后踏板(4)的结构相同;且所述前踏板(3)和后踏板(4)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前换挡臂(1)和后换挡臂(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换挡臂(1)的后端和后换挡臂(2)的前端均为与所述发动机换挡轴配合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均设有花键孔(7),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与所述花键孔(7)之间开设有开口(8),所述开口(8)的两侧均形成有连接耳(9),两个所述连接耳(9)通过一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刚黄图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感觉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