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及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29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及摩托车,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包括后摇架本体,所述后摇架本体上设有三个平行的连接孔,任一所述连接孔内设有一自润滑衬套,所述自润滑衬套与所述连接孔间隙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普通金属衬套,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过程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自润滑衬套,其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工作可靠,不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简单;摩托车具有上述后摇架结构,并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及摩托车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及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后摇架结构的主要作用在于连接后减震器、车架上的后摇臂以及后平叉,改善摩托车减震系统应对路面激励的适应性,能有效提升车辆在各个工况的舒适性。
[0003]现有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上设有三个平行的连接孔,分别用于连接后减震器、后摇臂以及后平叉,现有结构中,连接孔内通常设有普通金属衬套或者轴承;采用普通金属衬套的后摇架结构,维护过程繁琐,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因为润滑不良造成后摇架转动卡滞,后摇架和衬套异常磨损,严重影响后摇架结构的可靠性,劣化车辆的乘骑舒适性;采用轴承的后摇架结构,使用成本高,不利于整车的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普通金属衬套,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过程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包括后摇架本体,所述后摇架本体上设有三个平行的连接孔,任一所述连接孔内设有一自润滑衬套,所述自润滑衬套与所述连接孔间隙配合。
[0007]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将现有技术中后摇架结构连接孔内的普通金属衬套替换为自润滑衬套,自润滑衬套与连接孔间隙配合,保证其可以在连接孔内自由转动,且由于自润滑衬套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的特点,不需要额外添加润滑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普通金属衬套,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过程繁琐的问题,本技术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自润滑衬套,其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工作可靠,不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简单。
[0008]进一步的,所述自润滑衬套为DU衬套,DU衬套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自润滑衬套,其结构简单,且具有出色的低摩擦和耐磨性能。
[0009]进一步的,任一所述自润滑衬套的两端端面均分别高出对应的连接孔的两端端面,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即使自润滑衬套有轻微轴向运动依然可以与整个连接孔内壁相配合。
[0010]进一步的,任一所述自润滑衬套两端的外侧面与对应连接孔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圈,防止自润滑衬套和后摇架本体之间有灰尘、泥沙等杂质进入。
[0011]进一步的,任一所述连接孔的两端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环槽,所述密封圈嵌装在所述环槽中,将环槽设置在连接孔的两端,方便密封圈的安装,同时密封圈设置在两端,防止杂质进入的效果更好。
[0012]进一步的,所述后摇架本体为铝合金材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有利于摩托车轻量化。
[0013]为实现第二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4]一种摩托车,包括上述摩托车后摇架结构。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自润滑衬套,其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工作可靠,不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简单;进而有效地降低了车辆的维护成本;摩托车具有与前述摩托车后摇架结构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

A剖视图。
[0018]图中标记:1

后摇架本体,2

连接孔,3

自润滑衬套,4

密封圈,5

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包括后摇架本体1,后摇架本体1上设有三个平行的连接孔2,任一连接孔2内设有一自润滑衬套3,自润滑衬套3与连接孔2间隙配合;具体的,后摇架本体1为铝合金材质;自润滑衬套3为DU衬套,DU衬套是现有技术,其结构由刚性钢或耐腐蚀青铜背衬组成,保证了机械强度,而浸渍有PTFE和铅的均匀混合物的多孔烧结青铜夹层提供低摩擦和高耐磨性;
[0022]任一自润滑衬套3的两端端面均分别高出对应的连接孔2的两端端面;
[0023]任一自润滑衬套3两端的外侧面与对应连接孔2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圈4;
[0024]任一连接孔2的两端端面上均设有与连接孔2连通的环槽5,密封圈4嵌装在环槽5中。
[0025]本后摇架结构通过与三个螺栓配合实现与后减震器、后摇臂以及后平叉的连接,具体的,三个螺栓的螺杆分别穿过3个自润滑衬套3中心孔后与后摇臂、后减震下支座以及后平叉下支座上预设的螺栓孔配合。
[0026]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将现有技术中后摇架结构连接孔内的普通金属衬套替换为自润滑衬套3,自润滑衬套3与连接孔2间隙配合,保证其可以在连接孔2内自由转动,且由于自润滑衬套3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的特点,不需要额外添加润滑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普通金属衬套,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过程繁琐的问题,本技术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中采用自润滑衬套,其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工作可靠,不需要定期加注润滑脂,维护简单;进而有效地降低了车辆的维护成本。
[0027]实施例2,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上述摩托车后摇架结构。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
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包括后摇架本体(1),所述后摇架本体(1)上设有三个平行的连接孔(2),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连接孔(2)内设有一自润滑衬套(3),所述自润滑衬套(3)与所述连接孔(2)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衬套(3)为DU衬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自润滑衬套(3)的两端端面均分别高出对应的连接孔(2)的两端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摇架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刚熊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感觉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