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窑烟道余热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39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资源再生领域的一种炉窑烟道余热回收设备,包括支撑底座、壳体、第一箱体、换热器和保温箱,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左侧,所述第一箱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左侧,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右侧,所述换热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中间,所述保温箱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右侧,所述支撑底座的前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壳体的左侧壁插接下侧中间插接有导烟管,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中间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层,且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除雾器,该炉窑烟道余热回收设备,有效的避免对余热回收后待加温的水液造成污染,较为环保。较为环保。较为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窑烟道余热回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资源再生
,具体为一种炉窑烟道余热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炉窑是窑的一种,按热原可分为火焰窑和电热窑,按煅烧物料品种可分为陶瓷用窑炉、水泥窑、玻璃窑、搪瓷窑等。前者按操作方法可分为连续窑(隧道窑)、半连续窑和间歇窑,在炉窑进行烧窑过程中,其排出的烟气具有大量热量,直接排放较为浪费,通差采用余热回收装置来对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
[0003]现有的炉窑烟道余热回收装置,通常采用热交换来进行余热回收,但炉窑中排出的烟气中包含大量的硫化物,直接进行使用余热回收会对待加温的水液造成污染,不利于环保,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炉窑烟道余热回收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窑烟道余热回收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的炉窑烟道余热回收装置,通常采用热交换来进行余热回收,但炉窑中排出的烟气中包含大量的硫化物,直接进行使用余热回收会对待加温的水液造成污染,不利于环保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炉窑烟道余热回收设备,包括:支撑底座、壳体、第一箱体、换热器和保温箱,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左侧,所述第一箱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左侧,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右侧,所述换热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中间,所述保温箱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右侧,所述支撑底座的前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壳体的左侧壁插接下侧中间插接有导烟管,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中间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层,且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除雾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且位于所述除雾器的下侧,所述连接件的右端贯穿于内腔右侧壁上侧,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嘴,且自左向右依次排列,所述第一箱体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且所述气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箱体连通,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中间插接有第二连接管,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顶端插接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中间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中填充有氢氧化钠吸收液。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吸附层,且所述吸附层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过滤盒。
[0009]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气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进行连通,所述换热
器的排出口插接有排气管。
[0010]优选的,所述保温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且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保温箱进行连通,所述保温箱的右侧壁下侧中间插接有电磁阀。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第一水泵、气泵、第二水泵和电磁阀。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炉窑烟道余热回收设备,通过导烟管将炉窑产生的烟气导入到壳体中,通过过滤层中进行灰尘过滤,并通过第一水泵将水箱中储存的氢氧化钠吸收液通过喷嘴进行喷淋与烟气中的硫化物进行充分接触并中和反应净化,经过除雾器进行脱水除雾后,通过气泵导入到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而后进行正常的余热回收,有效的避免对余热回收后待加温的水液造成污染,较为环保。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支撑底座100、控制面板110、壳体200、导烟管210、过滤层220、除雾器230、连接件240、喷嘴241、连接块250、第一连接管260、第一水泵270、水箱280、第一箱体300、气泵310、第二箱体320、吸附层330、第二连接管340、换热器400、排气管410、保温箱500、第二水泵510、电磁阀5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炉窑烟道余热回收设备,有效的避免对余热回收后待加温的水液造成污染,较为环保,请参阅图1-4,包括支撑底座100、壳体200、第一箱体300、换热器400和保温箱500;
[0021]请再次参阅图1-4,支撑底座100的前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10,支撑底座100用于连接固定壳体200、第一箱体300、换热器400和保温箱500;
[0022]请再次参阅图1-4,壳体200的左侧壁插接下侧中间插接有导烟管210,导烟管210用于将炉窑中的烟气导入,壳体200的内侧壁中间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层220,且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过滤层220用于对烟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壳体200的内侧壁上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除雾器230,除雾器230用于对烟气进行除雾,壳体200的内侧壁上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240,且位于除雾器230的下侧,连接件240用于连接固定喷嘴241,连接件240的右端贯穿于内腔右侧壁上侧,并延伸至其外侧,连接件24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嘴241,且自左向右依次排列,喷嘴241用于导出氢氧化钠吸收液,壳体200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100的顶部左侧;
[0023]请再次参阅图1-4,第一箱体30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气泵310,气泵310用于抽入烟气经过壳体200内,第一箱体3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320,且气泵310的输入端
通过管道与第二箱体320连通,第二箱体320用于固定吸附层330,第二箱体320的顶部中间插接有第二连接管340,且第二连接管340的顶端插接在壳体200的顶部中间,第二连接管340用于第二箱体320与壳体200之间进行连通,第一箱体300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100的顶部左侧,且位于壳体200的右侧;
[0024]请再次参阅图1-4,换热器400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100的顶部中间,换热器400用于进行热交换;
[0025]请再次参阅图1-4,保温箱500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100的顶部右侧,保温箱500用于保存热水。
[0026]请再次参阅图1-4,连接件24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50,连接块250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60,通过连接件240与连接块250以及第一连接管260;连通喷嘴241来导出氢氧化钠吸收液。
[0027]请再次参阅图1-4,第一连接管26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270,第一水泵270的输入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水箱280,水箱280中填充有氢氧化钠吸收液,通过水箱280来储存氢氧化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窑烟道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00)、壳体(200)、第一箱体(300)、换热器(400)和保温箱(500),所述壳体(200)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100)的顶部左侧,所述第一箱体(300)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100)的顶部左侧,且位于所述壳体(200)的右侧,所述换热器(400)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100)的顶部中间,所述保温箱(500)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100)的顶部右侧,所述支撑底座(100)的前侧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10),所述壳体(200)的左侧壁插接下侧中间插接有导烟管(210),所述壳体(200)的内侧壁中间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层(220),且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所述壳体(200)的内侧壁上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除雾器(230),所述壳体(200)的内侧壁上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240),且位于所述除雾器(230)的下侧,所述连接件(240)的右端贯穿于内腔右侧壁上侧,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连接件(24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嘴(241),且自左向右依次排列,所述第一箱体(30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气泵(310),所述第一箱体(3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箱体(320),且所述气泵(310)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箱体(320)连通,所述第二箱体(320)的顶部中间插接有第二连接管(340),且所述第二连接管(340)的顶端插接在所述壳体(20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方军徐增富徐剑琦骆森龙郎其玉倪立成张习举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广恒锌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