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式的润滑油箱滤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31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箱滤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改进式的润滑油箱滤油结构,其包括:油料箱,所述油料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内壳内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上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内壳,所述第一阀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将滤油机与润滑油油箱的接口管延长至油箱内部,使外接滤油机可以抽到油箱底部意外存在的积水,解决润滑油箱底部积水锈蚀和油中含水的隐患,并且在样本抽取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抽取样本,提高了润滑油检测时的准确性。滑油检测时的准确性。滑油检测时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式的润滑油箱滤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润滑油箱滤油
,尤其涉及改进式的润滑油箱滤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9F润滑油箱分别为燃气轮机、发电机及汽轮机8个轴承和发电机密封油供应油量,润滑油品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机厂设计一个在线滤油机和两个外接滤油机的接口,定期进行滤油。根据主润滑油箱的设计:在线滤油机接口的标高在1105mm,外接滤油机的接口标高是离油箱底部焊缝高130mm处,接口位置在外表看来已无限接近底部焊缝高度;而由于滑油取样接口的位置设计标高在距离油箱底部450mm的直流润滑油泵吸入口处,该处为流动的油样不具有润滑油的准确性,油样数据虽均为合格,但无法显示油中含水的真实性;由于滤油机与油箱接口在滑油油箱壁面,抽吸的油为油箱中上部,滤油机无法抽出油箱底部沉积的水分,导致油箱底部两侧分别呈现积水约100mm和锈蚀严重的现象,存在油中含水的重大隐患,为此提出了改进式的润滑油箱滤油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改进式的润滑油箱滤油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改进式的润滑油箱滤油结构,包括油料箱,所述油料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内壳内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上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内壳,所述第一阀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连接在所述油料箱的外表面上。
[0006]优选的,所述油料箱的顶面上安装有滤油机,所述滤油机的底面上设置有插管,所述插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油料箱的底面上,所述插管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吸液孔。
[0007]优选的,所述油料箱的底面上对称设置有斜板,所述插管的底端承插式焊接在两个所述斜板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油料箱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阀门安装在所述通孔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内壳连接在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内壳和所述第一阀门之间呈管道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一端运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内壳的内侧,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取样头,所述取样头与所述支撑管之间呈管道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内壳安装在所述油料箱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块和所述密封圈之间,所述密封圈的另一侧设置有拉杆。
[0011]优选的,所述拉杆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油料箱的内壁上安装有卡位件,所述卡位件包括卡块和弹簧,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卡块和所述油料箱之间,所述卡块卡设连接在所述
凹槽内。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可以通过将滤油机与润滑油油箱的接口管延长至油箱内部,使外接滤油机可以抽到油箱底部意外存在的积水,解决润滑油箱底部积水锈蚀和油中含水的隐患,并且在样本抽取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抽取样本,提高了润滑油检测时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改进式的润滑油箱滤油结构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改进式的润滑油箱滤油结构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油料箱;2、滤油机;3、插管;4、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第一内壳;7、支撑管;8、支撑块;9、连接杆;10、密封圈;11、拉杆;12、斜板;13、第二内壳;14、卡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参照图1

3,改进式的润滑油箱滤油结构,包括油料箱1,油料箱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阀门4,第一阀门4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一内壳6,第一内壳6内连接有支撑管7,支撑管7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8,支撑块8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另一端上固定有密封圈10,密封圈10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内壳13,第一阀门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阀门5,第二阀门5连接在油料箱1的外表面上,油料箱1的顶面上安装有滤油机2,滤油机2的底面上设置有插管3,插管3的一端固定在油料箱1的底面上,插管3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吸液孔,油料箱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通孔,第一阀门4安装在通孔的一端上,第一内壳6连接在通孔的另一端上,第一内壳6和第一阀门4之间呈管道连通。
[0021]本实施中,油料箱1的底面上对称设置有斜板12,插管3的底端承插式焊接在两个斜板12之间,支撑管7的一端运动连接在第一内壳6的内侧,支撑块8上设置有取样头,取样头与支撑管7之间呈管道连接,第二内壳13安装在油料箱1的内壁上,连接杆9固定安装在支撑块8和密封圈10之间,密封圈10的另一侧设置有拉杆11,拉杆11上开设有凹槽,油料箱1的内壁上安装有卡位件14,卡位件14包括卡块和弹簧,弹簧连接在卡块和油料箱1之间,卡块卡设连接在凹槽内。
[0022]工作原理:当进行取样检测时,可以先打开第二阀门5,第二阀门5较小,油料箱1内壁周围的料会进行流出,若考虑到该角度的油料检测不准确,可以打开第一阀门4,通过拉动拉杆11,能将支撑块8的位置进行移动,移动过程中卡位件14会将其进行限位住,并且能转动支撑块8的角度,不仅不同角度的油料吸取,当底部堆积大量积水时,可以打开滤油机2,通过插管3将底部液体进行抽出。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
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式的润滑油箱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料箱(1),所述油料箱(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阀门(4),所述第一阀门(4)的一端上连接有第一内壳(6),所述第一内壳(6)内连接有支撑管(7),所述支撑管(7)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8),所述支撑块(8)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另一端上固定有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内壳(13),所述第一阀门(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阀门(5),所述第二阀门(5)连接在所述油料箱(1)的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式的润滑油箱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料箱(1)的顶面上安装有滤油机(2),所述滤油机(2)的底面上设置有插管(3),所述插管(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油料箱(1)的底面上,所述插管(3)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吸液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式的润滑油箱滤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料箱(1)的底面上对称设置有斜板(12),所述插管(3)的底端承插式焊接在两个所述斜板(1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露孙军平孟祖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深能源樟洋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