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马达的电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40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8
线性马达的电枢具备:绕组;芯,其是将电磁钢板进行层叠而形成的,用于卷绕绕组;以及结合构件,其被插入到芯并将芯结合于规定部位,其中,结合构件具备卡定于芯的卡定部以及从芯露出且不贯穿结合构件的结合孔。露出且不贯穿结合构件的结合孔。露出且不贯穿结合构件的结合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性马达的电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性马达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性马达的电枢。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带芯线性马达的电枢具备绕组和芯,其中,该芯是将薄的硅钢板等电磁钢板进行层叠而形成的且具有用于卷绕绕组的齿部。由于要将这样的电枢固定于规定部位,因此如果在芯中形成螺纹孔,则薄板间容易产生裂纹。因此,已知以下一种方法:向芯插入形成有螺纹孔的结合构件,以将芯夹在结合构件与规定部位之间的形式来固定电枢(例如专利文献1)。
[0003]作为结合构件的截面形状,一般已知四边形、梯形、T字形等(例如专利文献1~3)。图12是以往的线性马达的电枢80的立体图。电枢80具备未图示的绕组、用于卷绕绕组的芯81以及被插入到芯81并将芯结合于规定部位的结合构件82。芯81是将电磁钢板81d进行层叠而形成的。芯81具有基部81a、从基部81a延伸出而用于卷绕绕组的多个齿部81b、以及用于使结合构件82插入的插入部81c。结合构件82例如由铁、镍、钴以及它们的合金等磁性材料(软质磁性材料)形成。结合构件82在与插入方向Y正交的截面XZ上具有T字形状。同样地,结合构件82的插入部81c也具有与结合构件82相仿的T字形状。T字形的结合构件82具有卡定于芯81的卡定部82a以及从芯81露出的结合孔82b。卡定部82a是例如向与结合构件82的结合方向Z不同的方向突出的台阶。结合孔82b是例如进行螺纹切削而得到的螺纹孔。
[0004]由于T字形的结合构件82具有卡定部82a,因此芯81的基部81a的厚度容易变大。图13是图12的电枢80的XIII

XIII截面图。在使结合构件82成为T字形的情况下,在截面XZ上,卡定部82a的卡定宽度A容易比芯81的齿宽B大。因此,如果为了确保结合孔82b的深度而提高结合构件82在芯81内的高度C,则需要增加基部81a的厚度D。于是,芯81整体的厚度E增大,进而线性马达大型化。即使在使结合构件82成为梯形的情况下,由于结合构件82具有卡定部82a,因此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0005]另一方面,在使结合构件82成为四边形的情况下,结合构件82不具有卡定部82a,因此通过将结合构件82配置在芯81的齿部81b中,能够降低芯81整体的厚度E。图14是以往的线性马达的电枢90的立体图。通过将四边形的结合构件92配置在齿部91b中,能够降低芯91的厚度而使线性马达小型化。然而,由于四边形的结合构件92不具有卡定部,因此如果使结合构件92的结合孔92b从芯91露出,则结合构件92从芯91脱落。因此,需要在芯91中形成结合孔91e,但如果形成孔,则不仅会增加制造成本,还会产生如在开头所叙述那样的电磁钢板91d之间的裂纹。
[0006]另外,一般来说,芯91容易从电磁钢板91d之间的间隙向线性马达内渗水,因此,作为防水对策,经常采用在芯91的露出面粘贴防水罩的方法。图15是图14的电枢90的XV

XV截面图。电枢90在芯91的露出面上还具备防水罩93。然而,如果如上述那样在芯91中形成结合孔91e,则如用椭圆虚线所示的那样结合孔91e的内壁部露出,因此仍然会从电磁钢板91d之间的间隙向线性马达内渗水。另外,难以在结合孔91e的内壁部安装防水罩。并且,由于结合
构件92的结合孔92b贯穿了结合构件92,因此如用椭圆虚线所示的那样结合构件92的插入部91c也露出,仍然会从电磁钢板间的间隙向线性马达内渗水。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

70166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

217334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

28711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鉴于以往的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性马达中小型且兼具防水性能的电枢。
[001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线性马达的电枢,其具备:绕组;芯,其是将电磁钢板进行层叠而形成的,用于卷绕绕组;以及结合构件,其被插入到芯并将芯结合于规定部位,其中,结合构件具备卡定于芯的卡定部以及从芯露出且不贯穿结合构件的结合孔。
[0016]本公开的其它方式提供一种线性马达的电枢,其具备:绕组;芯,其是将电磁钢板进行层叠而形成的,用于卷绕绕组;以及结合构件,其被插入到芯并将芯结合于规定部位,其中,结合构件具备卡定于芯的卡定部以及向芯的外部延伸的结合棒。
[0017]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8]根据本公开的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在线性马达中小型且兼具防水性能的电枢。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性马达的电枢的立体图。
[0020]图2是图1的电枢的II

II截面图。
[0021]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性马达的电枢的立体图。
[0022]图4是图3的电枢的IV

IV截面图。
[0023]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线性马达的电枢的立体图。
[0024]图6是图5的电枢的VI

VI截面图。
[0025]图7是示出图5的结合构件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0026]图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线性马达的电枢的立体图。
[0027]图9是图8的电枢的IX

IX截面图。
[0028]图10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线性马达的电枢的立体图。
[0029]图11是图10的电枢的XI

XI截面图。
[0030]图12是以往的线性马达的电枢的立体图。
[0031]图13是图12的电枢的XIII

XIII截面图。
[0032]图14是以往的线性马达的电枢的立体图。
[0033]图15是图14的电枢的XV

XV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似的构成要素标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另外,以下记载的实施方式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技术范围以及用语的意义。
[0035]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性马达的电枢10的立体图。电枢10具备:未图示的绕组、用于卷绕绕组的芯11以及被插入到芯11并将芯11结合于规定部位的结合构件12。芯11是将电磁钢板11d进行层叠而形成的。芯11具备:基部11a、从基部11a延伸出而用于卷绕绕组的多个齿部11b、以及用于使结合构件12插入的插入部11c。结合构件12例如由铁、镍、钴以及它们的合金等磁性材料(软质磁性材料)形成。结合构件12例如在与插入方向Y正交的截面XZ上具有十字形状。同样地,结合构件12的插入部11c也具有与结合构件12相仿的十字形状。十字形的结合构件12具有卡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线性马达的电枢,具备:绕组;芯,其是将电磁钢板进行层叠而形成的,用于卷绕所述绕组;以及结合构件,其被插入到所述芯并将所述芯结合于规定部位,其中,所述结合构件具备卡定于所述芯的卡定部以及从所述芯露出且不贯穿所述结合构件的结合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马达的电枢,其中,所述结合构件在截面具有十字形状、箭头形状或注射器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马达的电枢,其中,所述卡定部的卡定宽度比所述芯的齿宽大或小。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祐右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