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及其脱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625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及其脱膜方法,模具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底板、方铁、模框和型芯;其中,在底板、模框和型芯上依次穿设形成孔腔,且模框与底板之间形成运动腔,在所述运动腔内具有可移动的顶针板,其特征在于,PMMA材料件贴合在型芯上,还包括:内斜顶,所述内斜顶适配在所述孔腔内,包括:头部和与之相连的杆部,所述头部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PMMA材料件相抵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型芯内的孔腔部分相适配;其中,所述杆部与所述孔腔相适配并与所述顶针板固定连接。孔腔相适配并与所述顶针板固定连接。孔腔相适配并与所述顶针板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及其脱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灯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及其脱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MMA因其透明度高,耐热性好、耐候性好而广泛应用于汽车车灯领域,主要应用在汽车后灯配光镜中;但相比其他材料,PMMA很脆,在产品顶出时很容易顶碎和顶裂;因此,在后灯配光镜模具中,对于产品倒扣的地方,从来没有采用过模具,都是采用内抽芯结构;内抽芯结构能解决大部分的产品倒扣问题,但对于落差大,产品A面角度小,倒扣角度大的产品内抽芯并不适用。
[0003]因此,在后灯配光镜模具中,对于内抽芯不适用的倒扣结构,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结构来代替内抽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方案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模具及其脱膜方法,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能够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并带来其他多项技术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具,包括:
[0006]依次相连接的底板、方铁、模框和型芯;其中,在底板、模框和型芯上依次穿设形成孔腔,且模框与底板之间形成运动腔,在所述运动腔内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底板(110)、方铁(120)、模框(130)和型芯(140);其中,在底板(110)、模框(130)和型芯(140)上依次穿设形成孔腔,且模框(130)与底板(110)之间形成运动腔(A),在所述运动腔(A)内具有可移动的顶针板(150),其特征在于,PMMA材料件(200)贴合在型芯(140)上,还包括:内斜顶(160),所述内斜顶(160)适配在所述孔腔内,包括:头部(161)和与之相连的杆部(162),所述头部(161)具有第一端面(1611)和第二端面(1612),所述第一端面(1611)与所述PMMA材料件(200)相抵止,所述第二端面(1612)与所述型芯(140)内的孔腔部分相适配;其中,所述杆部(162)与所述孔腔相适配并与所述顶针板(15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部(161)的两侧形成有由所述头部(161)向背离所述头部(161)方向延伸的凸肩(163);还包括:顶块组件(170),其包括:顶块(171),至少部分压覆在所述凸肩(163)上;顶杆(172),一端与所述顶块(17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针板(150)固定连接;其中,在所述型芯(140)、所述模框(130)上开设有与所述顶杆(172)相适配的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PMMA材料件(200)至少部分盖设在所述顶块(171)上,且所述顶块(171)与PMMA材料件(200)相接触的端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PMMA材料件(200)的端缘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面(1612)包括:由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611)向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611)并依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彩霞魏霓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