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16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地配置燃料储存部的船舶。燃料储存部(60)设置于至少比上甲板(19)更靠上方的位置。因此,燃料储存部(60)能够在比船体(11)的上甲板(19)更靠上侧的位置上储存燃料。并且,俯视时,燃料储存部(60)与居住区(33)配置成至少一部分重叠。在此,船体(11)设置有用于支承上甲板(19)上的居住区(33)的已有的加固结构。在燃料储存部(60)配置成俯视时与居住区重叠时,能够使用已有的加固结构支承燃料储存部(60)。并且,若燃料储存部(60)配置成俯视时与居住区(33)重叠,则能够避免燃料储存部(60)遮挡居住区(33)的视线。如此,能够合理地配置燃料储存部(60)。能够合理地配置燃料储存部(60)。能够合理地配置燃料储存部(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
[0001]本申请主张基于2022年3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2

039121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

技术介绍

[0003]近年来,根据对船舶要求的环境规定,有时将用于储存氨、氢、液化天然气等燃料的储罐设置于船体上。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船舶中,设置有用于储存氨的储罐。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67054号公报
[0005]在此,如上所述的燃料储存部设置于船体的上甲板上。然而,若是储存上述燃料的燃料储存部,则不仅重量会变重,储存容量也会变大。因此,存在如下问题:需要设置用于在上甲板上配置燃料储存部的加固结构、或者根据燃料储存部的配置位置会遮挡居住区或操舵室的视线。因此,要求合理地配置燃料储存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地配置氨、液化天然气、氢等的燃料储存部的船舶。
[0007]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船舶具备具有上甲板的船体、设置于船体的居住区及用于储存燃料的燃料储存部,燃料储存部设置于至少比上甲板更靠上方的位置,俯视时,燃料储存部与居住区配置成至少一部分重叠。
[0008]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船舶中,燃料储存部设置于至少比上甲板更靠上方的位置。因此,燃料储存部能够在比船体的上甲板更靠上侧的位置上储存燃料。并且,俯视时,燃料储存部与居住区配置成至少一部分重叠。在此,船体设置有用于支承上甲板上的居住区的已有的加固结构。在燃料储存部配置成俯视时与居住区重叠时,能够使用已有的加固结构来支承燃料储存部。并且,若燃料储存部配置成俯视时与居住区重叠,则能够避免燃料储存部遮挡居住区或操舵室的视线。如此,能够合理地配置燃料储存部。
[0009]燃料储存部可以储存作为燃料的氢、氨、液化天然气中的至少任一种。这些燃料的燃料储存部具有与化石燃料相比容积变大的趋势,但是,通过将其配置成俯视时与居住区重叠,能够确保充分的空间。
[0010]燃料储存部可以设置于包括居住区的上部结构的第一层。此时,能够降低燃料储存部的重心高度。并且,容易利用居住区的已有的加固结构来支承燃料储存部。并且,由于能够在轮机室与居住区之间配置燃料储存部,因此,燃料储存部能够作为轮机室对居住区的噪音的缓冲材料而发挥作用。
[0011]燃料储存部与配置于轮机室的发动机通过引出配管连接,从燃料储存部引出的引出配管不会贯穿船体中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隔壁即可与发动机连接。此时,能够缩短引出
配管。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地配置燃料储存部的船舶。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船舶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
[0014]图2是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0015]图3是船舶1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0016]图4是变形例所涉及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0017]图5是变形例所涉及的船舶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0018]图中:1

船舶,11

船体,16

发动机,33

居住区,60

燃料储存部,100

上部结构,L1

引出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前”“后”对应于船体的行进方向,“横”对应于船体的左右(宽度)方向,“上”“下”对应于船体的上下方向。
[0020]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船舶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船舶1例如为运输原油或液化气等石油类液体货物的船舶,例如为油轮。另外,船舶并不只限定于油轮,例如,也可以是散装货轮或其他各种船舶。
[0021]如图1所述,船舶1具备船体11及推进器12。船体11具有船头部2、船尾部3、轮机室4、泵室5及货舱6。在船体11的上部(或在船内)设置有上甲板19。船头部2位于船体11的前方侧。船尾部3位于船体11的后方侧。在船尾部3,从上方依次具有舵机舱36、舵机舱下空间37及船尾结构38。舵机舱36为用于配置对舵15进行操纵的操舵机等的空间。舵机舱下空间37为设置于舵机舱7下侧的空间。船尾结构38设置于舵机舱下空间37的下侧,是构成螺旋桨轴系统的一部分的部分。
[0022]船头部2例如具有能够降低满载吃水状态下的兴波阻力的形状。推进器12推进船体11,例如使用艉轴。在进行推进时,推进器12设置于船尾部3的比吃水线(大海W的水面)更靠下方的位置。并且,在船尾部3的比吃水线更靠下方的位置还设置有用于调整推进方向的舵15。
[0023]轮机室4设置于与船尾部3的船头侧相邻的位置。轮机室4为用于配置对推进器12赋予驱动力的发动机16的区段。在上甲板19上的轮机室4的上方设置有居住区33及排气用烟囱34。另外,有时将设置于上甲板19上的包括居住区33在内的结构物称为上部结构100。泵室5设置于与轮机室4的船头侧相邻的位置。泵室5为配置泵17等的区段。货舱6设置于船头部2与泵室5之间。货舱6例如为用于容纳石油类货物的区段。货舱6采用外板20与内底板21的双重船壳结构,从而区划为多个货油舱26及多个压载舱27。货油舱26装载由船舶1运输的石油类货物。压载舱27容纳与船舶的大小等相对应的量的压载水。
[0024]参考图2及图3对船舶1的船尾侧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船舶1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3是船舶1的船尾侧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0025]如图3所示,在与轮机室4的前侧相邻的位置设置有泵室5。在与轮机室4的后侧相
邻的位置设置有船尾部3。在与轮机室4左右相邻的位置设置有空腔41及C重油等的燃料储存部42。轮机室4在前侧通过隔壁51与泵室5分隔开。轮机室4在后侧通过隔壁52与船尾部3分隔开。轮机室4在左右侧通过隔壁53、54与空腔41及燃料储存部42分隔开。另外,也可以采用不设置空腔41及燃料储存部42而是轮机室4延伸至外板为止的结构。隔壁51及隔壁52配置成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分开,是沿上下方向及横向延伸的壁部。隔壁53、54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分开,是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的壁部。
[0026]如图2所示,上部结构100在上甲板19上设置于轮机室4的上方。上部结构100具有楼层F1~楼层F5。在上部结构100的第一层的楼层F1设置有燃料储存部60。在上部结构100的楼层F2、F3、F4设置有居住区。在上部结构100的最上层的楼层F5设置有操舵室71。如此,在燃料储存部60的上侧设置有居住区33。并且设置成,在轮机室4与居住区33之间的整个区域上存在燃料储存部60。另外,上部结构100并不只限定于五层,只要是多层即可,例如,可以是三层,也可以是四层。并且,在大型船中,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具备:船体,具有上甲板;居住区,设置于所述船体;及燃料储存部,用于储存燃料,所述燃料储存部设置于至少比所述上甲板更靠上方的位置,俯视时,所述燃料储存部与所述居住区配置成至少一部分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储存部储存作为所述燃料的氢、氨、液化天然气中的至少任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山优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海洋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