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65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模具,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的外侧缠绕有拉簧,所述拉簧的顶部连接有拉环,所述螺丝的底部贯穿固定框架连接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工作台,通过在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框架,可以实现提升模具整体的稳定性,防止模具在安装时发生错位现象,通过在固定框架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螺丝,可以实现将模具和压铸机进行连接,提升模具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在螺丝的外侧缠绕有拉簧,拉簧的顶部连接有拉环,可以实现通过拉动快速拆卸模具,极大优化了拆卸工作的流程,提高了拆卸工作的效率。提高了拆卸工作的效率。提高了拆卸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大多数压铸铸件都是不含铁的,例如锌、铜、铝、镁、铅、锡以及铅锡合金以及它们的合金。根据压铸类型的不同,需要使用冷室压铸机或者热室压铸机。铸造设备和模具的造价高昂,因此压铸工艺一般只会用于批量制造大量产品。制造压铸的零部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这一般只需要四个主要步骤,单项成本增量很低。压铸特别适合制造大量的中小型铸件,因此压铸是各种铸造工艺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同其他铸造技术相比,压铸的表面更为平整,拥有更高的尺寸一致性。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压铸模具是模具中的一个大类。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压铸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同时,也对压铸模具的综合力学性能、寿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认为,要满足不断提高的使用性能需求仅仅依靠新型模具材料的应用仍然很难满足,必须将各种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到压铸模具的表面处理当中才能达到对压铸模具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寿命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7617653U的“一种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模具”,包括下模具和操作台;所述下模具侧边的底端的中间位置处皆固定有连接套板,且连接套板内部皆套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端皆固定在操作台顶端,所述固定块顶端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固定螺杆。通过连接套板和固定块卡合对齐,方便下模具与操作台快速对齐,且通过连接套板和固定块卡合,避免与连接套板与固定螺杆无法贴合造成晃动,在通过固定螺杆、固定螺母和防松垫圈配合高度,使得下模具与操作台之间连接更加牢固稳定,通过辅助套框和卡合块增大下模具和操作台之间的连接性,进一步提高了下模具和操作台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且通过限位板辅助限位固定,方便下模具后许的固定和安装。
[0004]但是现有的压铸模具在安装和拆卸时无法保证模具的稳定性,从而导致模具安装时容易发生安装错位,在拆卸时十分费力,且容易发生碰撞,增大人力耗费,同时易对模具产生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安装和拆卸时无法保证模具的稳定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模具。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
模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螺丝,所述螺丝的外侧缠绕有拉簧,所述拉簧的顶部连接有拉环,所述螺丝的底部贯穿固定框架连接有安装孔。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的内侧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握把,所述下模的内部开设有下模仓。
[0008]优选的,所述下模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定位杆,所述下模的顶部设置有上模。
[0009]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底部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与定位孔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内部开设有上模仓,所述上模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浇注口。
[0011]优选的,所述上模的顶部四角均贯穿开设有通风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工作台,通过在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框架,可以实现提升模具整体的稳定性,防止模具在安装时发生错位现象,通过在固定框架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螺丝,可以实现将模具和压铸机进行连接,提升模具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在螺丝的外侧缠绕有拉簧,拉簧的顶部连接有拉环,可以实现通过拉动快速拆卸模具,极大优化了拆卸工作的流程,提高了拆卸工作的效率,通过在螺丝的底部贯穿固定框架连接有安装孔,可以实现将模具和压铸机进行连接,极大提升稳定性。
[0014]2、本技术中,通过在固定框架的内侧设置有下模,可以实现有效固定模具的底部,提升模具整体的稳定性,通过在下模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握把,可以实现对模具进行抓取,有效提高脱模效率,同时提升运输模具时的稳定性,通过在下模的内部开设有下模仓,可以实现通过灌注金属液进行压铸工作,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模具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模具的半剖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模具的安装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例说明:1、工作台;2、固定框架;3、拉环;4、螺丝;5、上模;6、下模;7、握把;8、浇注口;9、通风孔;10、定位孔;11、定位杆;12、拉簧;13、安装孔;14、上模仓;15、下模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模具,
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框架2,固定框架2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螺丝4,螺丝4的外侧缠绕有拉簧12,拉簧12的顶部连接有拉环3,螺丝4的底部贯穿固定框架2连接有安装孔13。
[00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框架2,可以实现提升模具底部的稳定性,通过在固定框架2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螺丝4,可以实现连接模具与压铸机,通过在螺丝4的外侧缠绕有拉簧12,拉簧12的顶部连接有拉环3,可以实现通过拉动快速拆卸模具,通过在螺丝4的底部贯穿固定框架2连接有安装孔13,可以实现连接闭合模具和压铸机。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1

图4所示,固定框架2的内侧设置有下模6,下模6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握把7,下模6的内部开设有下模仓15,下模6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定位杆11,下模6的顶部设置有上模5,上模5的底部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10,定位杆11与定位孔10相连接,上模5的内部开设有上模仓14,上模5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浇注口8,上模5的顶部四角均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模具,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框架(2),所述固定框架(2)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螺丝(4),所述螺丝(4)的外侧缠绕有拉簧(12),所述拉簧(12)的顶部连接有拉环(3),所述螺丝(4)的底部贯穿固定框架(2)连接有安装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2)的内侧设置有下模(6),所述下模(6)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握把(7),所述下模(6)的内部开设有下模仓(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机用便拆式压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浩黎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固益精密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