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料车安全车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14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料车安全车体结构,其包括:车体和车轮组;所述车体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呈上开口结构且沿车体的边沿延伸;所述升降槽内设置有护栏,且设置有用于驱使护栏升降的升降动力组;所述车体和/或护栏上设置有用于对物料捆绑固定的绑带组,且设置有用于在绑带组捆绑松弛时报警的松弛报警机构;所述车轮组包括主动轮组和万向轮,所述主动轮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车体两侧的主动轮,所述万向轮为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一个万向轮设置于车体前部,至少一个万向轮设置于车体后部;所述车体上设置用于驱使主动轮转动的行走动力组。本申请可以减小构件从车体上滑落的风险,提高物料运输安全性。提高物料运输安全性。提高物料运输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料车安全车体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运料车安全车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建材。当前存在一些施工构件,其因外形不规则,重量不平衡,或运输位置狭窄,人工难以搬运,一般考虑使用运料车进行辅助搬运,运料车多为电动三轮车。
[0003]上述电动三轮车虽然可以对构件等搬运,但是搬运构件时不时出现构件失衡滑落情况,损坏工件,且滑落的工件对施工人员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小工件滑落风险,提高物料搬运过程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运料车安全车体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运料车安全车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运料车安全车体结构,包括:
[0007]车体,其上部成型有载物面;
[0008]车轮组,其安装于车体的下部,用于带动车体移动;
[0009]其中,所述车体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呈上开口结构且沿车体的边沿延伸;所述升降槽内设置有护栏,且设置有用于驱使护栏升降的升降动力组;
[0010]所述车体和/或护栏上设置有用于对物料捆绑固定的绑带组,且设置有用于在绑带组捆绑松弛时报警的松弛报警机构;
[0011]所述车轮组包括主动轮组和万向轮,所述主动轮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车体两侧的主动轮,所述万向轮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一个万向轮设置于车体前部,至少一个万向轮设置于车体后部;所述车体上设置用于驱使主动轮转动的行走动力组。
[0012]可选的,所述绑带组包括:卷绳单元、插扣以及插板,所述卷绳单元所卷绕的绳索的对外端头固定有插扣,所述插扣插接于插板上的适配插槽;所述卷绳单元和插板在车体上呈横向对称分布,且分别靠近车体边沿。
[0013]可选的,所述车体内集成安装有车载控制器,所述车载控制器电连接于松弛报警机构和行走动力组。
[0014]可选的,所述松弛报警机构包括微动开关、电位器以及声光报警单元,所述微动开关内置于插板内且于插扣插接于插板后触动,所述电位器串联于微动开关且电连接于车载控制器,所述声光报警单元连接于车载控制器,所述电位器的转轴与卷绳单元的绕绳转轴同中心轴线且固定。
[0015]可选的,所述升降动力组包括电机一、固定于电机一输出轴的齿轮;所述电机一设置于车体,所述护栏沿竖向开设有齿条,所述齿条啮合于齿轮。
[0016]可选的,所述行走动力组包括多个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电连接于车载控制器,且一个主动轮与一个电机二的输出轴联动。
[0017]可选的,所述车载控制器还连接有平衡感应组,所述车体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护栏内侧且呈上开口结构;所述平衡感应组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车载控制器,且其上方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可拆卸连接于车体且盖合于安装槽的上槽口。
[0018]可选的,所述车体的上部开设有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的一端贯通车体,另一端与安装槽的一端平齐;所述横向滑槽位于安装槽的上方,且宽度大于安装槽,所述承载板滑移连接于横向滑槽且为金属板;所述横向滑槽的横向端口卡接有适配的端板,所述车体穿设有插销,所述插销穿过车体伸入端板上预设的销孔。
[0019]可选的,环绕所述车体设置有弹性的防撞条。
[0020]可选的,所述车体侧部设置有多个距离感应单元,所述距离感应单元连接于车载控制器。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可以利用绑带组对车体承载的构件进行捆绑,且捆绑后可利用松弛报警机构检测捆绑是否松弛;同时,车体下部的车轮结构适合进行原地掉头,可节省掉头占用空间,也令掉头更为平稳,从容可有效减小构件从车体上滑落的风险,提高物料运输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申请的下部视角局部爆炸示意图;
[0024]图3是本申请的车载控制器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申请的安装槽位置局部爆炸示意图;
[0026]图5是本申请的护栏局部爆炸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11、升降槽;111、护栏;111a、限位顶板;12、侧槽;13、安装槽;14、横向滑槽;15、承载板;16、端板;17、插销;18、填充块;19、防撞条;2、主动轮;3、万向轮;4、电机二;5、车载控制器;51、距离传感器;61、电机一;62、齿轮;71、卷绳单元;72、插板; 82、电位器;83、声光报警单元;9、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参照图1,运料车安全车体结构包括:车体1和车轮组。在本实施例中,本车体结构可用作无人运输车的组成,可以是单体使用,也可以是多个通过锁扣结构相互连接组合使用,因此车体1设计为长方体状。
[0030]参照图2,上述车轮组包括主动轮组和万向轮3,其中,主动轮组包括两个主动轮2,主动轮安装于车体的底部,通过轮轴与车体呈转动连接;两个主动轮2分别位于车体1的两侧,对称分布。万向轮3为两个,分别安装于车体1的底部且靠近车体1的前/后侧。
[0031]上述车轮结构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是为了实现令车体原地转向,减小车体掉头所需的空间,适应狭小空间作业;同时,也可令车辆掉头等更为平稳,减小运输的构件掉
落的风险。
[0032]为配合上述转向需求本申请设置行走动力组,行走动力组包括两个电机二4,电机二4固定于车体1的底部且以机罩罩住做保护,一个电机二4对应一个主动轮2,即电机二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于主动轮2的转轴。
[0033]当需要掉头时,两个电机二4同步反转即可;而转弯,则通过两个电机二4差速运转实现,且因为万向轮3的存在,转动阻力较小。
[0034]参照图2和图3,对应的,为实现上述控制,在车体内集成安装有车载控制器5,车载控制器5电连接电机驱动控制器,电机驱动控制器连接于电机二4,以实现控制功能。
[0035]参照图4和图5,在车体1上靠近两侧的位置开设有升降槽11,升降槽11上下贯通车体1。在升降槽11内滑移连接有护栏111,护栏111呈镂空结构,且在上部成型有侧向延伸的限位顶板111a,以防止其掉出升降槽11。
[0036]在车体1内安装有电动的升降动力组,升降动力组用于驱使护栏111升降且电连接于车载控制器5。
[0037]在本申请运输构件时,升降动力组驱使护栏111升起,限制构件侧向滑出车体1。
[0038]参照图5,升降动力组包括电机一61和齿轮62,其中电机一61内置于一个开设于车体1的侧槽12,侧槽12侧向连通升降槽;齿轮62同中心轴线固定于电机一61的输出轴。护栏111内侧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齿条,齿条啮合于齿轮62。
[0039]使用时,电机一61转动带动齿轮62转动,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料车安全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其上部成型有载物面;车轮组,其安装于车体的下部,用于带动车体移动;其中,所述车体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呈上开口结构且沿车体的边沿延伸;所述升降槽内设置有护栏,且设置有用于驱使护栏升降的升降动力组;所述车体和/或护栏上设置有用于对物料捆绑固定的绑带组,且设置有用于在绑带组捆绑松弛时报警的松弛报警机构;所述车轮组包括主动轮组和万向轮,所述主动轮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车体两侧的主动轮,所述万向轮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一个万向轮设置于车体前部,至少一个万向轮设置于车体后部;所述车体上设置用于驱使主动轮转动的行走动力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料车安全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组包括:卷绳单元、插扣以及插板,所述卷绳单元所卷绕的绳索的对外端头固定有插扣,所述插扣插接于插板上的适配插槽;所述卷绳单元和插板在车体上呈横向对称分布,且分别靠近车体边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料车安全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内集成安装有车载控制器,所述车载控制器电连接于松弛报警机构和行走动力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料车安全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弛报警机构包括微动开关、电位器以及声光报警单元,所述微动开关内置于插板内且于插扣插接于插板后触动,所述电位器串联于微动开关且电连接于车载控制器,所述声光报警单元连接于车载控制器,所述电位器的转轴与卷绳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贤贵覃武庄东伟谭振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