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墙管封堵结构,包括穿墙套管、防火堵板、防火包,穿墙套管包括四节防护槽和四个L型护角,四节防护槽分别安装在预留孔洞的侧壁上,四个L型护角分别安装在预留孔洞的拐角处,防护槽的两头分别夹在L型护角与矩形孔洞的洞壁之间;穿墙套管套在穿过预留孔洞的桥架或管道上,防火包填充在穿墙套管与桥架或管道之间的缝隙中;防火堵板用螺钉安装在穿墙套管上,防火堵板围在桥架或管道的四周。有益效果是:采用防护槽和L型护角配合的形式装配成能够现场调节尺寸的穿墙套管,解决了穿墙孔洞开孔尺寸及安装精度问题,而且便于将穿墙套管安装至预留孔洞中。穿墙套管安装至预留孔洞中。穿墙套管安装至预留孔洞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墙管封堵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孔洞封堵
,尤其涉及一种穿墙管封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桥架、母线穿墙/穿楼板普遍采用预留孔洞的施工工艺,传统施工方法为预留施工孔洞、安装桥架/母线/管道、二次吊洞以及防火封堵。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预留孔洞精度低,安装洞口修复、二次吊洞,存在耗费的人力物力比较多的问题,而且工程观感质量差,施工成本较高。
[0003]对于建筑物数量庞大的穿墙管,仍采用传统套管制作方式及制作工具,导致套管不可根据孔洞开孔尺寸进行调节,且受力不均匀、易变形,不仅套管的制作效率和施工质量合格率低,也造成大量的人工及材料损耗浪费,更无法方便检查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穿墙管封堵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穿墙管封堵结构,包括可调节的穿墙套管、多块“凹”字形的防火堵板、若干个防火包,所述穿墙套管包括四节防护槽和四个L型护角,四节所述防护槽分别安装在预留孔洞的侧壁上,四个所述L型护角分别安装在预留孔洞的拐角处,所述防护槽的两头分别夹在L型护角与矩形孔洞的洞壁之间;所述穿墙套管套在穿过预留孔洞的桥架或管道上,所述防火包填充在穿墙套管与桥架或管道之间的缝隙中;所述防火堵板用螺钉安装在穿墙套管四周的建筑物上,所述防火堵板围在桥架或管道的四周。
[0007]其中,所述防护槽包括前面板、矩形的洞壁护板、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固接在洞壁护板的前端,所述后面板固接在洞壁护板的后端,所述洞壁护板上设有N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肋筋。
[0008]其中,所述L型护角包括L型的前挡板、L型的护角板、L型的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固接在护角板的前端,所述后挡板固接在护角板的后端,所述护角板上设有N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加强肋筋,所述第一加强肋筋的头部卡入第二加强肋筋中。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火堵板与桥架、管道、建筑物的交界处分别涂抹一层防火泥形成防火密封层。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防护槽和L型护角配合的形式装配成能够现场调节尺寸的穿墙套管,解决了穿墙孔洞开孔尺寸及安装精度问题,而且便于将穿墙套管安装至预留孔洞中;通过设置防火包、防火堵板、防火密封层这几道防火结构,不仅能够起到密封和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还能够起到美化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穿墙管封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穿墙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防护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L型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穿墙管封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防护槽和L型护角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说明:穿墙套管1、防护槽11、前面板111、洞壁护板112、后面板113、第一加强肋筋114、L型护角12、前挡板121、护角板122、后挡板123、第二加强肋筋124、前翻边125、前U型槽126、后翻边127、后U型槽128、防火堵板2、防火包3、钢条4、防火密封层5、预留孔洞100、管道200、建筑物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一,一种穿墙管封堵结构,包括可调节的穿墙套管1、两块“凹”字形的防火堵板2、若干个防火包3,穿墙套管1包括四节防护槽11和四个L型护角12,四节防护槽11分别安装在预留孔洞100的侧壁上,四个L型护角12分别安装在预留孔洞100的拐角处,防护槽11的两头分别夹在L型护角12与矩形孔洞100的洞壁之间;穿墙套管1套在穿过预留孔洞100的管道200上,防火包3填充在穿墙套管1与管道200之间的缝隙中;防火堵板2用螺钉安装在穿墙套管四周的建筑物300上,防火堵板2围在管道200的四周。防火堵板2与管道200、建筑物300的交界处分别涂抹一层防火泥形成防火密封层5。
[0022]防护槽11包括前面板111、矩形的洞壁护板112、后面板113,前面板111固接在洞壁护板112的前端,后面板113固接在洞壁护板112的后端,洞壁护板112上设有3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肋筋114。
[0023]L型护角12包括L型的前挡板121、L型的护角板122、L型的后挡板123,前挡板121固接在护角板122的前端,后挡板123固接在护角板122的后端,护角板122上设有3条相互平行的第二加强肋筋124,第一加强肋筋114的头部卡入第二加强肋筋124中。
[0024]本实施例采用防护槽和L型护角配合的形式装配成能够现场调节尺寸的穿墙套管,解决了穿墙孔洞开孔尺寸及安装精度问题,而且便于将穿墙套管安装至预留孔洞中;通过设置防火包、防火堵板、防火密封层这几道防火结构,不仅能够起到密封和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还能够起到美化的作用。
[0025]如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026]前挡板121远离护角板122的一边设有向后挡板123方向弯曲的前翻边125,前面板111的头部插入前翻边125与前挡板121之间的前U型槽126中;后挡板123远离护角板122的一边设有向前挡板121方向弯曲的后翻边127,后面板113的头部插入后翻边127与后挡板
123之间的后U型槽128中;提高防护槽11与L型护角12连接的稳定性。
[0027]还包括钢条4,一部分钢条4的一头用铆钉与L型护角12连接,一部分钢条4的一头用铆钉与防护槽11连接,还有一部分钢条4的一头用铆钉同时与L型护角12和防护槽11连接,钢条4的另一头用膨胀螺栓固定在预留孔洞100周围的建筑物300上。利用钢条提高穿墙套管安装在预留孔洞中的牢固性。
[0028]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穿墙套管1套在穿过预留孔洞100的桥架上,防火包3填充在穿墙套管1与桥架之间的缝隙中,位于预留孔洞中的桥架与线缆之间的缝隙用防火包填充,防火堵板2围在桥架的四周。
[0029]防火堵板2与桥架、建筑物300的交界处分别涂抹一层防火泥形成防火密封层5。
[0030]L型护角12与防护槽11的重叠区域用自攻螺丝固定,提高L型护角12与防护槽1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00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墙管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节的穿墙套管、多块“凹”字形的防火堵板、若干个防火包,所述穿墙套管包括四节防护槽和四个L型护角,四节所述防护槽分别安装在预留孔洞的侧壁上,四个所述L型护角分别安装在预留孔洞的拐角处,所述防护槽的两头分别夹在L型护角与矩形孔洞的洞壁之间;所述穿墙套管套在穿过预留孔洞的桥架或管道上,所述防火包填充在穿墙套管与桥架或管道之间的缝隙中;所述防火堵板用螺钉安装在穿墙套管四周的建筑物上,所述防火堵板围在桥架或管道的四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墙管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槽包括前面板、矩形的洞壁护板、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固接在洞壁护板的前端,所述后面板固接在洞壁护板的后端,所述洞壁护板上设有N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强肋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墙管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护角包括L型的前挡板、L型的护角板、L型的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固接在护角板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晨辉,黄志荣,李伟琴,庄燕斌,吕佳伟,陈家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