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斜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087 阅读:16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的斜顶结构,包括有斜顶杆和带有阶梯孔的万向头主体,该斜顶杆的上端穿过导向块上的导向孔后连接有斜顶头,下端伸入阶梯孔的大孔中,螺栓从阶梯孔的小孔中伸入后与该斜顶杆的下端面相螺接,万向头主体通过其两侧的转轴安装在导滑板轴孔中,同时在斜顶杆旁还设置有带斜面的加强块和与导滑板相连的滑块,斜面的倾斜度与斜顶杆的倾斜度相等同,且斜面与滑块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槽和凸头。采用上述结构后,加强块可以分担斜顶杆的一部分分解力,并且这样的形式可将加强块制成方料结构,根据实际受力大小来决定加强块的大小,以使加强块对斜顶杆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使斜顶杆在大角度的情形下也不易变形或折弯,从而可减少模具的返修率,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斜顶结构。
技术介绍
注模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极为常见的模具,它包括有定模、动模以及用于顶出成型后的注塑产品的顶出机构。目前,该顶出机构较为常见的是采用斜顶结构,该斜顶结构包括顶针板、斜顶杆和带阶梯孔的万向头主体,斜顶杆的上端穿过导向块上的导向孔后连接有与注塑产品及公模板相配合的斜顶头,斜顶杆的下端伸入阶梯孔的大孔中,螺栓从阶梯孔的小孔中伸入后与该斜顶杆的下端面螺孔相螺纹连接,使得斜顶杆与万向头主体紧固成一体,万向头主体通过其两侧的圆柱转轴安装在模具的导滑板轴孔中,导滑块与顶针板相固连。当模具在顶出过程中,顶针板被向上推动而发生上移,随之带动斜顶杆上移,最终将注塑产品顶出模具。在上述顶出过程中,为了提高斜顶杆的强度,在斜顶结构中还配置有与斜顶杆相平行分布的辅助杆,该辅助杆的一端固定在公模板上,另一端固定在下固定板上。采用上述双杆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斜顶杆的强度,但双杆结构对加工要求高,若两杆不平行时,很容易发生咬死现象,并且当斜顶杆的倾斜度大于15。时,斜顶杆的受力依旧很大,仍然会出现变形,甚至断裂的现象,从而使模具的返修率高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当斜顶杆在大角度倾斜下也不易断裂、变形且加工方便的模具的斜顶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模具的斜顶结构包括有斜顶杆和中部带有阶梯孔的万向头主体,该斜顶杆的上端穿过导向块上的导向孔后连接有与注塑产品及公模板相配合的斜顶头,该斜顶杆的下端伸入上述阶梯孔的大孔中,一螺栓从阶梯孔的小孔中伸入后与该斜顶杆的下端面螺孔相螺纹连接,所述万向头主体通过其两侧的转轴安装在与模具的顶针板相固连的导滑板轴孔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斜顶杆旁还设置有带斜面的加强块和与上述导滑板相连的滑块,所述斜面的倾斜度与斜顶杆的倾斜度相等同,且该斜面与上述的滑块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槽和凸头,所述的凸头位于该滑槽中而使所述的滑块沿着斜面上下滑移。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滑槽可以位于滑块上,而凸头位于所述的斜面上,此方案使得加强块的受力面积较大。当然在合适情况下,也可以将滑槽开设在斜面上,而凸头位于滑块上,只要随着斜顶杆的运动能使滑块沿着加强块的斜面上下移动即可。在上述较佳方案中,所述的滑槽可以为T形槽或燕尾槽,相对应地,所述的凸头为T形凸头或燕尾凸头。为了便于组装、加工,所述的滑块可以与导滑板制成一体件。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增设了滑块和加强块,因而当斜顶杆上移时, 加强块可以分担斜顶杆的一部分分解力,并且,这样的形式可以将加强块制成方料结 构,根据实际所受力大小来决定加强块的大小,以使加强块对斜顶杆起到更好的支撑 作用,使斜顶杆在大角度的情形下也不易变形或折弯,从而可以减少模具的返修率, 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使模具生产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在模具中的结构示意图(产品顶出前); 图2为图1中A-A向的加强块的剖面图3为图1中导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4为图1中当产品顶出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产品20位于公模和阴模(图中未示)组成的型腔中,模具的斜 顶结构安装在公模中,该公模由下固定板6、下顶针板7、上顶针板8和公模板30等组 成;斜顶结构包括有斜顶杆l、万向头主体2、加强块4和滑块5,其中万向头主体2的中 部开有一阶梯孔,万向头主体2的两侧具有可伸入导滑板轴孔52中的圆柱转轴21,导滑 板又与上顶针板8和下顶针板7相固连;斜顶杆l的下端部伸入该阶梯孔的大孔中并与阶 梯面相抵,且该斜顶杆l的下端面具有螺孔,斜顶杆1的上端通过导向块9上的导向孔后 与产品20及公模板30相配合的斜顶头10相连;同时一螺栓3从该阶梯孔的小孔中伸入后 与该斜顶杆l的螺孔相螺纹连接,使得斜顶杆1与万向头主体2紧固成一体;上述加强块 4位于斜顶杆1的一旁,在该加强块4上设置有朝向斜顶杆1且倾斜度与斜顶杆相等同的 斜面41,且斜面41处的截面形状呈T形而构成T形凸头。上述滑块5由导滑板向加强块4 侧延伸而成,即滑块5与导滑板是一体件,在该滑块5上开有与上述斜面的倾斜度相一 致并可供上述T形凸头插入的T形滑槽51 。当阴模与公模完全分离后,注塑机上的顶棍等部件推动上、下顶针板时,随着 上、下顶针板的上移,滑块5沿着加强±央4的斜面向上运动,同时带动万向头主体2及斜 顶杆1和斜顶头10向上运动,最终将产品20从公模中顶出,如图4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的斜顶结构,包括有斜顶杆(1)和中部带有阶梯孔的万向头主体(2),该斜顶杆的上端穿过导向块(10)上的导向孔后连接有与注塑产品(20)及公模板(3)相配合的斜顶头(10),该斜顶杆(1)的下端伸入上述阶梯孔的大孔中,一螺栓(3)从阶梯孔的小孔中伸入后与该斜顶杆(1)的下端面螺孔相螺纹连接,所述万向头主体(22)通过其两侧的转轴(21)安装在与模具的顶针板相固连的导滑板轴孔(52)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斜顶杆(1)旁还设置有一带斜面(41)的加强块(4)和与上述导滑板相连的滑块(5),所述斜面(41)的倾斜度与斜顶杆(1)的倾斜度相等同,且该斜面(41)与上述的滑块(5)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槽和凸头,所述的凸头位于该滑槽中而使所述的滑块沿着斜面上下滑移。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模具的斜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51)位于所述的滑块(5)上,而所述的凸头位于所述的斜面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的斜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51)为T形槽或燕尾槽,相对应地,所述的凸头为T形凸头(42)或燕尾凸头。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的斜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5)与导滑板制成一体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的斜顶结构,包括有斜顶杆和带有阶梯孔的万向头主体,该斜顶杆的上端穿过导向块上的导向孔后连接有斜顶头,下端伸入阶梯孔的大孔中,螺栓从阶梯孔的小孔中伸入后与该斜顶杆的下端面相螺接,万向头主体通过其两侧的转轴安装在导滑板轴孔中,同时在斜顶杆旁还设置有带斜面的加强块和与导滑板相连的滑块,斜面的倾斜度与斜顶杆的倾斜度相等同,且斜面与滑块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槽和凸头。采用上述结构后,加强块可以分担斜顶杆的一部分分解力,并且这样的形式可将加强块制成方料结构,根据实际受力大小来决定加强块的大小,以使加强块对斜顶杆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使斜顶杆在大角度的情形下也不易变形或折弯,从而可减少模具的返修率,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9C33/44GK201427372SQ200920120059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4日专利技术者康银成, 张添发, 林宏宇 申请人: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的斜顶结构,包括有斜顶杆(1)和中部带有阶梯孔的万向头主体(2),该斜顶杆的上端穿过导向块(10)上的导向孔后连接有与注塑产品(20)及公模板(3)相配合的斜顶头(10),该斜顶杆(1)的下端伸入上述阶梯孔的大孔中,一螺栓(3)从阶梯孔的小孔中伸入后与该斜顶杆(1)的下端面螺孔相螺纹连接,所述万向头主体(22)通过其两侧的转轴(21)安装在与模具的顶针板相固连的导滑板轴孔(52)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斜顶杆(1)旁还设置有一带斜面(41)的加强块(4)和与上述导滑板相连的滑块(5),所述斜面(41)的倾斜度与斜顶杆(1)的倾斜度相等同,且该斜面(41)与上述的滑块(5)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滑槽和凸头,所述的凸头位于该滑槽中而使所述的滑块沿着斜面上下滑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银成张添发林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