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的制备模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997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的制备模具,所述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包括:钢板层、橡胶板层、以及塑料板层;所述制备模具包括:底板、以及模框,其中,所述模框内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橡胶板层和所述塑料板层的硫化腔,所述钢板层可盖合于所述硫化腔的一端口面上,而所述硫化腔另一端口面上通过定位部可拆卸地合于底板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的制备模具,该制备模具通过将塑料板层和橡胶板层依次装填后,盖上钢板层并硫化成型,简化了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制备步骤,做到专模专用。做到专模专用。做到专模专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的制备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硫化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的制备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航道修整过程中通常使用船载夯沉装置(夯实件、夯实杆或钎杆等)对航道底部进行夯实操作,为了保证对竖直移动的夯沉装置进行限位,又不至于卡滞、共振等,通常使用橡胶垫对夯沉装置进行限位,然而夯沉装置在水中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尤其是海水环境中,洋流冲击影响、杂物干扰影响、海盐腐蚀等,由于需要考虑到工况中的这些高低温老化性,湿热老化性,盐雾老化性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而且采用传统的纯橡胶垫对夯沉装置限位时,夯沉装置在竖直方向移动过程中与橡胶垫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转而形成对橡胶垫较大的竖向剪切力进行撕裂破坏,导致现行使用的橡胶垫并不满足长久使用要求,使用寿命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开发设计一种综合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夯沉装置限位部件,以及设计用于制备该限位部件的模具、方法等,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的制备模具,该制备模具通过将塑料板层和橡胶板层依次装填后,盖上钢板层并硫化成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制备步骤,做到专模专用。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的制备模具:
[0006]所述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包括:钢板层、橡胶板层、以及塑料板层;r/>[0007]所述制备模具包括:底板、以及模框,其中,所述模框内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橡胶板层和所述塑料板层的硫化腔,所述钢板层可盖合于所述硫化腔的一端口面上,而所述硫化腔另一端口面上通过定位部可拆卸地合于底板上。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框上还设有若干个贯穿至所述硫化腔的压板,所述压板沿横向移动设置,且所述压板的内侧端部可用于压紧塑料板层进行预压定位。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板的内侧端具有限位部,相应地,所述硫化腔壁上设有相配合的凹腔,当所述压板沿远离所述硫化腔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限位部可完全移至所述凹腔中。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框远离所述底板的端口面上设有与所述钢板层上安装孔相配合的立柱。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外侧周边、以及所述模框外侧周边均设置把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的制备模具的有益效果是:该制备模具通过将塑料板层和橡胶板层依次装填后,盖上钢板层并硫化成型,
无需另外的模具盖板,一次装填即硫化成型,简化了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制备步骤,做到专模专用。
[0013]本技术的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给操作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值得大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制备模具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3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钢板层;2、橡胶板层;3、塑料板层;101、底板;102、模框;103、硫化腔;104、定位部;105、压板;106、立柱;10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1]如图1

4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缓冲限位组件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制备模具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实施例一
[002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的制备模具:
[0024]所述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包括:钢板层1、橡胶板层2、以及塑料板层3;其中,钢板层1,可以为长方体形的板状结构,其一表面具有第一粘结面,第一粘结面也可以为长方形;橡胶板层2,其外形结构与第一粘结面相适应,由耐老化、抗热积累的NR橡胶制成;塑料板层3,其外形结构与橡胶板层2相适应;橡胶板层2一表面通过胶粘剂粘结于粘结面内,且橡胶板层2相背的另一表面也通过胶粘剂与塑料板层3粘结,最终形成为一体并硫化成型;塑料板层3与夯沉装置接触,夯沉装置呈杆状结构,而钢板层1固定安装于船体上,塑料板层3保证了耐磨性、润滑性,工作过程中,当夯沉装置受到横向冲击时,橡胶板层2提供导向、限位、吸能、减震,通过钢板层1定位安装、保证结构强度、方便更换。
[0025]所述制备模具包括:底板101、以及模框102,其中,所述模框102内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橡胶板层2和所述塑料板层3的硫化腔103,其中,硫化腔103与橡胶板层2和塑料板层3的外形相适应,所述钢板层1可盖合于所述硫化腔103的一端口面上,而所述硫化腔103另一端口面上通过定位部104可拆卸地合于底板101上,其中,定位部104可以为定位销,在底板101
上对应于模框102周边的位置均布设置若干个定位销,便于模框102与底板101上的快速合模、开模。
[0026]具体使用过程中,将模框102与底板101合模后,进行预热,将塑料板层3平铺于硫化腔103中的底板101上,可将塑料板层3上表面涂胶,将称好重量的橡胶层装填于硫化腔103中的塑料板层3上,再对橡胶层上表面涂胶,将钢板层1盖合于模框102上,通过硫化机压合并硫化成型;完成后,将该制备模具取下,打开底部的底板101,再通过专用工具,将硫化腔103中的硫化体向上顶出,完成出模。
[0027]可以理解地,该制备模具通过将塑料板层和橡胶板层依次装填后,盖上钢板层并硫化成型,无需另外的模具盖板,一次装填即硫化成型,简化了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制备步骤,做到专模专用;所制备出来的限位组件各结合面上通过胶粘后硫化成型保证了粘结性能,大幅提高了夯沉装置用限位部件的综合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8]实施例二
[0029]基于实施例一,为了防止装填橡胶时塑料板层3自由移动,可选地,所述模框102上还设有若干个贯穿至所述硫化腔103的压板105,即在硫化腔103壁上设置通孔,再将压板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包括:钢板层(1)、橡胶板层(2)、以及塑料板层(3);所述制备模具包括:底板(101)、以及模框(102),其中,所述模框(102)内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橡胶板层(2)和所述塑料板层(3)的硫化腔(103),所述钢板层(1)可盖合于所述硫化腔(103)的一端口面上,而所述硫化腔(103)另一端口面上通过定位部(104)可拆卸地合于底板(10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夯沉装置用抗冲击限位组件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102)上还设有若干个贯穿至所述硫化腔(103)的压板(105),所述压板(105)沿横向移动设置,且所述压板(105)的内侧端部可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瑞容三友黄奕曾轶肖伟刘佑君聂旺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