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力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915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力总成,本动力总成包括集成壳体,集成壳体设有驱动电机容纳腔、减速器容纳腔和逆变器容纳腔,驱动电机容纳腔和减速器容纳腔横向间隔布置,逆变器容纳腔位于驱动电机容纳腔和减速器容纳腔顶面,驱动电机容纳腔和减速器容纳腔内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通过转轴连接,逆变器容纳腔内的逆变器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的三相输入端,逆变器容纳腔顶面通过螺钉设有上盖板,上盖板设有高压窗口,高压窗口上通过螺钉设有高压盖板。本动力总成将电机、减速器和逆变器集成于同一壳体,适配各类车型,使产品轻量化、性价比更高,能够使空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提高动力总成在车辆中排布的灵活性。提高动力总成在车辆中排布的灵活性。提高动力总成在车辆中排布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力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力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衰减,新能源汽车凭借着排放污染低、驱动系统产生的噪声小、耗能低等优点得到极大的发展。因此,新能源汽车对其核心部件的要求也日趋严格,尤其是整车动力系统。近年来,随着整车动力系统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提高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力总成集成度和空间利用率是重点研究的课题。
[0003]现有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力总成中电机、减速器和逆变器大多是分体式,通常采用刚性连接,因此方案的集成度不高,且重量大,空间利用率低从而导致成本高,性价比低。同时,逆变器中IGBT功率模块价格昂贵、可替代性比较差,一些分立器件的功率密度相对来说比较小,容易发热从而导致控制失效。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14984790U 公开了一种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及汽车,该系统整体较长,结构不够紧凑,空间利用率低,总成重量较大,水冷子系统结构复杂,成本比较高,增加壳体成本和泄露风险。
[0005]中国专利文献CN217415441U公开了一种电驱总成结构和车辆,其电机壳体和减速器壳体采用集成壳体,但该集成壳体内并不包含有逆变器壳体,则逆变器壳体为单独设置的方案,由此增加开模成本及总成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力总成,本动力总成克服传统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缺陷,将电机、减速器和逆变器集成于同一壳体,形成模块化设计,实现标准化生产,适配各类车型,使产品轻量化、性价比更高,能够使空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提高动力总成在车辆中排布的灵活性。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力总成包括集成壳体,所述集成壳体设有驱动电机容纳腔、减速器容纳腔和逆变器容纳腔,所述驱动电机容纳腔和减速器容纳腔横向间隔布置,所述逆变器容纳腔位于所述驱动电机容纳腔和减速器容纳腔顶面,所述驱动电机容纳腔和减速器容纳腔内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逆变器容纳腔内的逆变器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的三相输入端,所述逆变器容纳腔顶面通过螺钉设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设有高压窗口,所述高压窗口上通过螺钉设有高压盖板。
[0008]进一步,所述逆变器容纳腔内设有EMC滤波模块、功率电容模块、功率板、控制板、终端输入线束、温度采样线束和旋变线束,所述逆变器容纳腔外侧面分别设有高压直流线束端子和低压信号连接器,所述功率板与控制板采用驱动接插件连接,所述终端输入线束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板和低压信号连接器,所述温度采样线束连接设于功率板的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板,所述旋变线束连接设于驱动电机的旋变传感器与控制板。
[0009]进一步,所述EMC滤波模块包括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前端磁环、后端磁环和直流滤波铜排,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设于所述EMC滤波模块的包塑组件的固定槽中并注入导热灌封胶固定,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与直流滤波铜排采用电阻焊焊接形成电连接,所述前端磁环和后端磁环分别套入直流滤波铜排的两端并打胶固定,所述直流滤波铜排的包塑件上分别设有定位销孔和安装通孔,所述直流滤波铜排通过定位销孔固定于所述逆变器容纳腔内,所述安装通孔内设有与集成壳体连接的接地铜排,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的接地端通过接地铜排连接集成壳体。
[0010]进一步,所述高压直流线束端子通过螺钉设于所述逆变器容纳腔外侧面,并且穿过所述EMC滤波模块的前端磁环后连接所述EMC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入端子和负极输入端子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功率电容模块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逆变器容纳腔内,并且所述功率电容模块与所述功率板电连接,所述功率电容模块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与所述EMC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入端子和负极输入端子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逆变器容纳腔内通过螺钉设有水冷板,底部设有进水口、与减速器容纳腔接壤的拐角位置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所述水冷板,所述功率板设于所述水冷板顶面,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
[0013]进一步,所述功率板底面间隔设有若干冷却翅片,所述若干冷却翅片位于所述水冷板的冷却水流道内。
[0014]进一步,所述逆变器容纳腔顶面设有胶槽,所述胶槽内注入密封胶用于逆变器容纳腔与上盖板之间的密封,所述逆变器容纳腔与上盖板之间采用销孔配合定位。
[0015]由于本技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力总成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动力总成包括集成壳体,集成壳体设有驱动电机容纳腔、减速器容纳腔和逆变器容纳腔,驱动电机容纳腔和减速器容纳腔横向间隔布置,逆变器容纳腔位于驱动电机容纳腔和减速器容纳腔顶面,驱动电机容纳腔和减速器容纳腔内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通过转轴连接,逆变器容纳腔内的逆变器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的三相输入端,逆变器容纳腔顶面通过螺钉设有上盖板,上盖板设有高压窗口,高压窗口上通过螺钉设有高压盖板。本动力总成克服传统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缺陷,将电机、减速器和逆变器集成于同一壳体,形成模块化设计,实现标准化生产,适配各类车型,使产品轻量化、性价比更高,能够使空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提高动力总成在车辆中排布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力总成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动力总成中逆变器容纳腔上盖板打开状态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动力总成中逆变器容纳腔上盖板打开后俯视图;
[0020]图4为本动力总成中EMC滤波模块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动力总成中水冷板与功率板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力总成包括集成壳体1,所述集成壳体1设有驱动电机容纳腔2、减速器容纳腔3和逆变器容纳腔4,所述驱动电机容纳腔2和减速器容纳腔3横向间隔布置,所述逆变器容纳腔4位于所述驱动电机容纳腔2和减速器容纳腔3顶面,所述驱动电机容纳腔2和减速器容纳腔3内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通过转轴5连接,所述逆变器容纳腔4内的逆变器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的三相输入端,所述逆变器容纳腔4顶面通过螺钉设有上盖板6,所述上盖板6设有高压窗口,所述高压窗口上通过螺钉设有高压盖板7。
[0023]其中,高压盖板用于方便在整车接入高压直流线束,并对线束进行固定。
[0024]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逆变器容纳腔4内设有EMC滤波模块41、功率电容模块42、功率板43、控制板44、终端输入线束45、温度采样线束46和旋变线束47,所述逆变器容纳腔4外侧面分别设有高压直流线束端子48和低压信号连接器49,所述功率板43与控制板44采用驱动接插件连接,所述终端输入线束45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板44和低压信号连接器49,所述温度采样线束46连接设于功率板43的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板44,所述旋变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本动力总成包括集成壳体,所述集成壳体设有驱动电机容纳腔、减速器容纳腔和逆变器容纳腔,所述驱动电机容纳腔和减速器容纳腔横向间隔布置,所述逆变器容纳腔位于所述驱动电机容纳腔和减速器容纳腔顶面,所述驱动电机容纳腔和减速器容纳腔内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逆变器容纳腔内的逆变器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的三相输入端,所述逆变器容纳腔顶面通过螺钉设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设有高压窗口,所述高压窗口上通过螺钉设有高压盖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容纳腔内设有EMC滤波模块、功率电容模块、功率板、控制板、终端输入线束、温度采样线束和旋变线束,所述逆变器容纳腔外侧面分别设有高压直流线束端子和低压信号连接器,所述功率板与控制板采用驱动接插件连接,所述终端输入线束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板和低压信号连接器,所述温度采样线束连接设于功率板的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板,所述旋变线束连接设于驱动电机的旋变传感器与控制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EMC滤波模块包括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前端磁环、后端磁环和直流滤波铜排,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设于所述EMC滤波模块的包塑组件的固定槽中并注入导热灌封胶固定,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与直流滤波铜排采用电阻焊焊接形成电连接,所述前端磁环和后端磁环分别套入直流滤波铜排的两端并打胶固定,所述直流滤波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景林
申请(专利权)人:格至达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