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滤波装置的逆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412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滤波装置的逆变器。一种带有滤波装置的逆变器,包括EMC滤波模块(104)和三合一壳体(106),其特征是:EMC滤波模块(104)两个滤波电容、前端磁环(2012)、后端磁环(206)和直流滤波铜排(205),两个滤波电容设于固定槽中,两个滤波电容和焊接管脚与直流滤波铜排(205)形成电连接,前端磁环(2012)与后端磁环(206)分别套入直流滤波铜排(205)上的两个固定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滤波性能好,空间利用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滤波装置的逆变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滤波装置的逆变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衰减,新能源汽车凭借着排放污染低、驱动系统产生的噪声小、耗能低等优点饱受汽车行业的青睐。随着新能源车的不断开发和驱动系统的推广应用,谐波干扰的负面影响已不可忽视,滤波器产品也就应运而生。
[0003]公开号为113659826A的中国专利于2021年11月16日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用多级EMI滤波器,该技术方案提供的滤波器方案占用空间大,整个装置焊接点较多,且零件生产工艺复杂,模具成本高。
[0004]授权公告号为214900677U的中国专利于2021年11月26日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用输入侧整流装置,该技术方案中铜排设计复杂,铜排多次折弯,生产成本高。
[0005]授权公告号为216216794U的中国专利于2022年04月05日公开了滤波器及逆变器,该技术方案中铜排上的元器件比较多,装配复杂;电容粘结固定于电路板上,增加零部件种类及装配工序,且多个滤波电容放置在整个安装槽内,用胶量不能精准控制,容易造成成本浪费;整个设备没有防掉落装置,装配滤波器时,螺钉掉落无法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滤波性能好、空间利用率高的电流变换装置,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滤波装置的逆变器。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带有滤波装置的逆变器,包括上盖、EMC滤波模块和三合一壳体,EMC滤波模块和母线电容电连接,上盖固定在三合一壳体上,接线盖板安装在上盖上,EMC滤波模块的下部固定在三合一壳体上,接线盖板盖在上盖上,EMC滤波模块的一端连接高压线束;其特征是:EMC滤波模块包括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前端磁环、后端磁环和直流滤波铜排,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中,直流滤波铜排上设有四个焊接管脚,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和所述焊接管脚通过电阻焊焊接后与直流滤波铜排形成电连接,并在直流滤波铜排内打入导热灌封胶固定,EMC滤波模块通过直流滤波铜排和母线电容形成电连接,前端磁环与后端磁环分别套入直流滤波铜排上的第三固定槽和第四固定槽中并通过打胶固定;EMC滤波模块的直流滤波铜排的包塑件上设有第一定位销孔、第二定位销孔、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中都设有第一接地铜排和第二接地铜排,第一接地铜排和第二接地铜排都分别电连接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和三合一壳体,第一接线孔和第二接线孔分别与高压线束相连接。
[0008]所述的带有滤波装置的逆变器,其特征是:焊接管脚的底部设有U形槽。
[0009]所述的带有滤波装置的逆变器,其特征是:上盖的内侧面上设有米字形的加强筋。
[0010]本专利技术中,EMC滤波设计有防掉落功能,EMC滤波模块的四个侧壁与上盖围成的空间缝隙比螺钉小,防止螺钉安装过程中掉落在电机控制器内部而返工,有效减少螺钉遗落风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
[0011]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利用电容通高频阻低频,电感通低频阻高频的原理。对于需要截止的高频,利用电容吸收电感阻碍的方法不使它通过,对于需要的低频,利用电容高阻、电感低阻的特点使它通过。
[0012]本专利技术中各部件作用简述如下:螺钉:起连接固定作用;定位销孔:限制部件的自由度,起到定位的作用;直流滤波铜排: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灌封胶:起密封保护,导热和固定的作用;高压线束:连接电池模组各个高压电器件,起到传递高压电源的作用;三合一壳体:作为包络载体,承担着集成安装、以及内外部零部件支撑固定作用;前端磁环:起抑制噪声干扰和滤波作用;后端磁环:起抑制噪声干扰和滤波作用;EMC滤波模块中的直流滤波铜排及其包塑件:起连接固定各部分器件和滤波作用;滤波电容:用来减少噪声引起的EMI/RFI;直流滤波铜排:起连接固定、导通电流的作用;母线电容:平滑母线电压,使电机控制器的母线电压在IGBT开关的时仍比较平滑;降低电机控制器IGBT端到动力电池端线路的电感参数,削弱母线的尖峰电压;吸收电机控制器母线端的高脉冲电流;防止母线端电压的过充和瞬时电压对电机控制器的影响。
[0013]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已有的滤波装置EMC电磁干扰大,结构复杂,性价比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滤波装置,该装置能够降低设备本身的电磁干扰(EMI),同时可以提高装置的抗扰度,且滤波器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与生产。此装置上还开设了滤波电容和磁环的固定胶槽,能够容纳定量的灌封胶,进行精准打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能够对磁环进行有效固定,减小磁环的振动,避免对设备产生影响。能够解决现代工业对电磁干扰滤波器选择的普遍性和经济型需求的问题。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后端磁环和前端磁环搭配方案,使得装置的抗扰度和滤波性能提高。此外,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滤波铜排及其包塑件组件,通过固定胶槽设计使结构更紧凑,安装简单,空间利用率更高。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 采用二级LC滤波结构可以提高装置的抗扰度和滤波性能。
[0016]2. 铜排的包塑件,开设固定槽放置前端磁环和后端磁环,通过打胶固定,减少了固定滤波磁环的钣金件和固定螺钉的连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增加零部件带来的成本。
[0017]3. 滤波铜排包塑件上的采用四面凸起设计与盖板相配合,形成封闭空间,可以防止螺钉掉入装置中,降低了生产现场误操作导致螺钉掉入控制器内部的风险。
[0018]4. 铜排上的焊接管脚采用U形设计,方便电阻焊接,可以提高电阻焊的焊接质量和成品率,滤波电容引线通过电阻焊直接与铜排焊接在一起上,尽量缩短接线路径的长度,降低杂散电感,从而使滤波效果得以提升。
[0019]5. 整个装置基于直流滤波铜排进行设计与安装,滤波铜排采用重叠设计并开设前端磁环、后端磁环和滤波电容的固定胶槽,能够容纳定量的灌封胶,进行精准打胶,能够避免灌封胶的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
[0020]6. 滤波电容纵向安装于槽内,磁环横向安装于槽内,使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高,还能够对磁环进行有效固定,减小磁环的振动。
[0021]相关术语的中文:EMI:电磁干扰,EMC:电磁兼容,RFI:射频干扰。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EMC滤波模块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直流滤波铜排上的焊接管脚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上盖和EMC滤波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上盖和EMC滤波组件的安装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套入前端磁环的固定槽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套入后端磁环的固定槽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
[0024]一种带有滤波装置的逆变器,包括EMC滤波模块104和三合一壳体106,如图1~图4所示,具体结构是:如图1所示:EMC滤波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滤波装置的逆变器,包括上盖(101)、EMC滤波模块(104)和三合一壳体(106),EMC滤波模块(104)和母线电容(103)电连接,上盖(101)固定在三合一壳体(106)上,接线盖板(102)安装在上盖(101)上,EMC滤波模块(104)的下部固定在三合一壳体(106)上,接线盖板(102)盖在上盖(101)上,EMC滤波模块(104)的一端连接高压线束(105);其特征是:EMC滤波模块(104)包括第一滤波电容(201)、第二滤波电容(202)、前端磁环(2012)、后端磁环(206)和直流滤波铜排(205),第一滤波电容(201)和第二滤波电容(202)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槽(208)和第二固定槽(2016)中,直流滤波铜排(205)上设有四个焊接管脚(2051),第一滤波电容(201)、第二滤波电容(202)和所述焊接管脚通过电阻焊焊接后与直流滤波铜排(205)形成电连接,并在直流滤波铜排(205)内打入导热灌封胶固定,EMC滤波模块(104)通过直流滤波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景林雷燕
申请(专利权)人:格至达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