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7564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包括:基座、支撑组件、升降组件以及加压组件;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所述加压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顶端连接部,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端设有底端连接部,所述顶端连接部与所述底端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顶端连接部与所述底端连接部之间形成一装配腔;所述加压组件包括一充气阀,所述充气阀连接于所述顶端连接部。通过基座、支撑组件、升降组件以及加压组件构成的气囊装辅助配装置提高了气囊装配效率,节约了气囊装配所需的时间。约了气囊装配所需的时间。约了气囊装配所需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维修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大巴进行保养过程中需要对大巴中的气囊进行更换,需要将原来大巴上的气囊上座和气囊下座安装在新的气囊的端部,并进行压缩。目前对气囊的压缩方式通常采用手动方式旋转螺杆进行挤压,采用手动旋转螺杆对气囊进行压缩需要耗费大量工时和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用于解决在气囊装配过程中对气囊进行压缩需要耗费大量工时和人力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包括:基座、支撑组件、升降组件以及加压组件;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所述加压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顶端连接部,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端设有底端连接部,所述顶端连接部与所述底端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顶端连接部与所述底端连接部之间形成一装配腔;所述加压组件包括一充气阀,所述充气阀连接于所述顶端连接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加压组件还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气路开关及气泵;所述第一气管一端与所述气路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气管另一端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第二气管一端与所述充气阀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气管另一端与所述气路开关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第三气管和气动千斤顶;所述第三气管一端与所述气路开关连接,所述第三气管另一端与所述气动千斤顶连接,所述气动千斤顶底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千斤顶升降端与所述底端连接部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端连接部包括:圆盘及环状凸起;所述圆盘一板面与所述气动千斤顶固定连接,所述环状凸起设置于所述圆盘另一板面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顶端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件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另一端与所述顶端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另一端与所述顶端连接部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顶端连接部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及连接板;所述第一横板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板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横板另一端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一侧设有第一保护网,所述第一保护网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网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式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另一侧
设有第二保护网,所述第二保护网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网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前侧面可拆式连接,所述第一保护网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网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保护网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后侧面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网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及若干第一环形带;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可拆式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第一环形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第一环形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保护网包括:第三安装板、第四安装板及若干第二环形带;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若干所述第二环形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安装板和所述第四安装板固定连接。
[0015]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6]通过升降组件、加压组件、支撑组件及储气罐构成的气囊装配辅助装置提高了气囊装配效率,减少了气囊装配所需的时间。并且气动千斤顶、充气阀工作状态由气路开关控制,气路开关安装于支撑组件上,使气囊装配操作简单,单人可完成气囊的装配,节约了人工成本。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装配气囊示意图;
[0020]图3为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说明:
[0023]基座1、支撑组件2、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顶端连接部23、第一横板231、第二横板232、连接板233、连接孔2331、第一保护网24、第一安装板241、第二安装板242、第一环形带243、转动件244、紧固件245、第二保护网25、第三安装板251、第四安装板252、第二环形带253、升降组件3、第三气管31、气动千斤顶32、底端连接部33、圆盘331、环状凸起332、加压组件4、第一气管41、第二气管42、气路开关43、第一接口431、第二接口432、第三接口433、充气阀44、充气阀进气口441、充气阀出气口442、充气阀排气口443、气泵45、气囊5、气囊上座51、进气管511、固定件512、气囊下座52、气囊本体53、装配腔6。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支撑组件、升降组件以及加压组件;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所述加压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顶端连接部,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端设有底端连接部,所述顶端连接部与所述底端连接部在竖直方向上下相对设置,所述顶端连接部与所述底端连接部之间形成一装配腔;所述加压组件包括一充气阀,所述充气阀连接于所述顶端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还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气路开关及气泵;所述第一气管一端与所述气路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气管另一端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第二气管一端与所述充气阀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气管另一端与所述气路开关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第三气管和气动千斤顶;所述第三气管一端与所述气路开关连接,所述第三气管另一端与所述气动千斤顶连接,所述气动千斤顶底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千斤顶升降端与所述底端连接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连接部包括:圆盘及环状凸起;所述圆盘一板面与所述气动千斤顶固定连接,所述环状凸起设置于所述圆盘另一板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囊装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另一端与所述顶端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另一端与所述顶端连接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江刘远国周建荣温浩杰方卫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