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线束与安全气囊相互干扰的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侧边安全气囊装置(1)设置于车身(B)与座位(S)之间。侧边安全气囊装置(1)具备安全气囊模块(10)、基座部件(20)及护圈部件(50),该安全气囊模块(10)具有能够弹出的安全气囊(11)、向安全气囊(11)的内部供给气体的充气机(12);该基座部件(20)具有收纳安全气囊模块(10)的凹形的安全气囊收纳部(21)并安装于车门(D)与座位(S)之间;该护圈部件(50)从车身后方侧保持安全气囊收纳部(21)。基座部件(20)具有插通充气机(12)的线束(14)的第1贯穿孔(24)、形成于第1贯穿孔(24)的周围的法兰(25)。护圈部件(50)具有插通充气机(12)的线束(14)并设置于与第1贯穿孔(24)相对的位置的第2贯穿孔(52)。的第2贯穿孔(52)。的第2贯穿孔(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边安全气囊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80018246.2(PCT/JP2019/010103)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侧边安全气囊装置,特别是涉及设置于车辆的座位的侧边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0003]一直以来,作为在车身宽度方向上配置于车门与座位之间的侧边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向安全气囊的内部注入气体的充气机、收纳安全气囊及充气机的箱子状的收纳箱、从车身前方侧覆盖收纳箱的树脂制基座盖的装置已经众所周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0004]在此,专利文献1记载的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为如下构成,通过充气机使收纳于收纳箱的安全气囊弹出后,安全气囊破坏位于车身前方侧的基座盖的薄壁部进而弹出展开。
[0005]具体而言为如下构成,充气机及设置于车身上的车载电池通过线束连接,当从车身侧方施加了特定值以上的冲击时,通过线束从车载电池向充气机供给点火用的电力,安全气囊在就座者的侧方弹出展开。
[0006]通过上述构成,根据侧边安全气囊装置,能够缓和对就座于座位的就座者施加的冲击。
[0007]专利文献1:特开2006
‑
88850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2/035619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但是,在专利文献1这样的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由于充气机被收纳在位于基座盖的车身后方侧的收纳箱,因此线束从车载电池向收纳箱内部的充气机延伸的形状变得复杂。
[0010]因此,线束由于受到来自就座者的振动及车身的振动等而自由旋转的话,有可能导致在安全气囊弹出展开时线束与安全气囊相互干扰。
[0011]特别是,配置于车身与后部座位之间的空间的侧边安全气囊的情况下,由于是在狭窄的空间进行构成配件的安装操作,因此为了不使线束与安全气囊相互干涉需要花费工夫。
[0012]另外,在上述的现有技术涉及的车用座椅中,用于安装引导安全气囊的展开方向的织物的织物托架安装于收纳安全气囊的基座部件的外侧。这样,将织物托架组装于基座部件的外侧的话,会导致侧边安全气囊装置的尺寸变大。
[001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得到的,其目的在于能够使设置于车身与座位之间的侧边安全气囊装置小型化。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线束与安全气囊的相互干扰的侧
边安全气囊装置。
[0015]所述课题通过下述方式解决。据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侧边安全气囊装置,是一种设置于车身与座位之间的侧边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安全气囊模块、基座部件、护圈部件,该安全气囊模块具有能够弹出的安全气囊、向所述安全气囊的内部供给气体的充气机;该基座部件具有收纳所述安全气囊模块的凹形的安全气囊收纳部并安装于车门与所述座位之间;该护圈部件从车身后方侧保持所述安全气囊收纳部,所述基座部件具有插通所述充气机的线束的第1贯穿孔、形成于所述第1贯穿孔的周围的法兰,所述护圈部件具有插通所述充气机的线束并设置于与所述第1贯穿孔相对的位置的第2贯穿孔。
[0016]根据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不会使基座部件及护圈部件的外侧迂回,能够使充气机的线束穿过基座部件及护圈部件。据此,能够配置线束使其不与安全气囊相互干扰。
[0017]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安全气囊收纳部具有底部、从所述底部向前方延伸的侧壁部,所述第1贯穿孔形成于所述底部。
[0018]如此,由于在位于基座部件的后面侧的底部形成有第1贯穿孔,因此能够抑制基座部件的刚性降低。
[0019]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优选所述法兰的内周面与所述第1贯穿孔连续。
[0020]如此,能够抑制线束与护圈部件抵接。
[0021]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贯穿孔设置于比所述充气机的上端更靠上。
[0022]如此,能够抑制基座部件中保持充气机的安全气囊收纳部的刚性降低。
[0023]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安全气囊收纳部具有从所述底部向后方突出的轴毂部,所述第1贯穿孔设置于比所述轴毂部更靠下方。
[0024]如此,能够抑制线束与轴毂部接触。
[0025]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护圈部件具有穿过所述轴毂部的轴毂部插通用贯穿孔。
[0026]如此,容易进行基座部件与护圈部件的定位。
[0027]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第1贯穿孔形成于与所述轴毂部上下并列的位置。
[0028]如此,能够提高基座部件中包括第1贯穿孔在内的上下方向的区域的刚性。
[0029]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护圈部件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线束的线束安装部,所述第2贯穿孔设置于比所述线束安装部更靠下方。
[0030]如此,能够保持线束使之比第2贯穿孔更向上方延伸。据此,能够有效利用护圈部件后方的空间。
[0031]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优选的是具备引导所述安全气囊的展开的织物,所述第1贯穿孔设置于比安装有所述织物的前端的断裂部更靠近所述座位的位置。
[0032]如此,通过在与车门侧相比布局有富余的座位侧设置第1贯穿孔,能够抑制座椅内的配件相互干扰。
[0033]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基座部件具有形成于与所述安全气囊收纳部邻接的区域的表皮悬挂用狭缝。
[0034]如此,能够抑制悬挂用的表皮端部与线束的相互干扰。
[0035]通过下述方式解决。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具备引导所述安全气囊的展开的织物、安装所述织物的织物托架,所述织物托架与所述安全气囊收纳部的内面抵接并被安装。
[0036]如此,织物托架安装于基座部件的安全气囊收纳部。据此,能够以织物托架不向安全气囊收纳部的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使侧边安全气囊装置小型化。
[0037]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安全气囊收纳部具有底部、从所述底部向前方延伸的侧壁部,所述织物托架与所述安全气囊收纳部的所述侧壁部抵接并被安装。
[0038]如此,能够在安全气囊收纳部的侧壁部安装织物托架。据此,与在安全气囊收纳部的底部安装织物托架的情况相比,织物托架与断裂部的距离缩短。因此,能够使织物缩短。
[0039]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织物托架具有安装于所述安全气囊收纳部的所述侧壁部的安装部、从所述安装部弯曲并延伸的第1延伸部,所述第1延伸部具有保持第1织物的第1织物保持部。
[0040]这样,安装于安全气囊收纳部的安装部及安装于第1织物的第1延伸部弯曲并连接。因此,由于第1织物被拉伸,能够抑制织物托架从基座部件脱落。
[0041]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织物托架具有形成于所述第1织物保持部的周围并向前方突出的凸部。
[0042]如此,能够抑制第1织物保持部与基座部件的接触。据此,能够抑制第1织物与基座部件接触。
[0043]在上述侧边安全气囊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于车身与座位之间的侧边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安全气囊模块、基座部件、护圈部件;该安全气囊模块具有能够弹出的安全气囊、向所述安全气囊的内部供给气体的充气机;该基座部件具有收纳所述安全气囊模块的凹形的安全气囊收纳部并安装于车门与所述座位之间;该护圈部件从车身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根岸宽兴,宫崎真幸,西本直矢,美马壱晃,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