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工装模具的顶块强脱出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87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工装模具的顶块强脱出模结构,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定模,定模包括推板、定模板、顶针板和底板,定模板连接有模芯,且模芯包括若干模芯块,模芯块的两相对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穿插有强脱顶杆,强脱顶杆下端与顶针板连接;底板连接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伸缩端与推板连接,定模板连接有第二油缸,且第二油缸的伸缩端与顶针板连接,用于带动顶针板移动,使得强脱顶杆伸出滑槽,实现对注塑产品进行脱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模芯块两侧的滑槽滑动连接强脱顶杆,利用顶针板带动强脱顶杆伸出模芯块,并配合推板实现对注塑产品进行脱模,解决了现有深腔注塑产品脱模易损伤,导致生产效率和不良品率高的问题。率高的问题。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工装模具的顶块强脱出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工装模具的顶块强脱出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是生产注塑产品的一种常用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注入模具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在注塑的过程中,为使产品成型后能够顺利从模具型腔中脱落,通常采用顶出机构将产品推出。在注塑产品中,壁壳封闭、有底、腔深尺寸大于壁厚尺寸五倍的桶、盒、箱等容器类产品称为深腔产品,例如蓄电池壳体;尤其在深腔产品内有倒扣,以致于深腔产品脱模困难;对于深腔产品内有倒扣的脱模,通常采用斜顶顶出深腔产品。
[0003]所谓强脱,是在模具的后模镶件处设置顶块,在顶出产品前,先脱离后模镶件,再用推板完全顶出,以致于产品强行脱离顶块,完成强脱动作。
[0004]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的后模镶件运用在深腔产品脱模时,由于产品紧贴在后模镶件(模芯)表面,使用强脱结构出模困难,强行脱模容易造成产品拉伤,或者产品损坏,导致整体的效率较低,并且不良品率高,使得综合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工装模具的顶块强脱出模结构,通过模芯块两侧的滑槽滑动连接强脱顶杆,利用顶针板带动强脱顶杆伸出模芯块,并配合推板实现对注塑产品进行脱模,解决了现有深腔注塑产品脱模易损伤,导致生产效率和不良品率高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注塑工装模具的顶块强脱出模结构,包括定模,定模包括推板、定模板、顶针板和底板,所述定模板连接有模芯,且模芯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模芯块,所述模芯块的两相对侧面均开设有若干滑槽,且滑槽内滑动穿插有强脱顶杆;所述定模板开设有与强脱顶杆一一对应的贯通槽,且强脱顶杆下端贯穿贯通槽,并与顶针板连接;所述底板连接有若干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伸缩端与推板连接,所述定模板连接有若干第二油缸,且第二油缸的伸缩端与顶针板连接,用于带动顶针板移动,使得强脱顶杆伸出滑槽,实现对注塑产品进行脱模。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为燕尾槽结构,强脱顶杆与滑槽形状相适应,用于通过强脱顶杆位于滑槽相配合,使得模芯块表面保持完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贯通槽为矩形孔结构,且强脱顶杆的下端为与贯通槽配合的矩形杆结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强脱顶杆包括与滑槽相配合的顶杆段和与顶针板连接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上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滑槽相配合,并与顶杆段连接;所述贯通槽的宽度小于滑槽的宽度,用于使连接部与贯通槽上端口位置相抵,实施对强
脱顶杆进行位置限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上端面开设有V型槽,以及与V型槽,且弧形槽的横截面形状为优弧结构;所述顶杆段下段为与V型槽适配的楔形结构,并连接有与弧形槽适配的卡块,使得顶杆段与连接部实现拼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模板与模芯块的连接面开设有与贯通槽一一对应的沉槽,且沉槽内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开设有与沉槽对应的通孔,用于使连接段通过通孔穿插。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脱模时,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同步启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油缸的行程大于等于第二油缸的行程。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过模芯块两侧的滑槽滑动连接强脱顶杆,利用顶针板带动强脱顶杆伸出模芯块,从而由深腔注塑产品的深腔内进行脱模,并配合推板实现由注塑产品的外壳位置进行脱模,从而实现对深腔注塑产品的快速脱模,并有效的降低了脱模时造成产品损伤,导致不良品率高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得整体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有利于降低整体的生产成本。
[0017]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塑工装模具的顶块强脱出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推板、定模板和顶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22]图4为图3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3]图5为定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模芯和强脱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强脱顶杆伸出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脱模时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模芯板、强脱顶杆和垫块的爆炸图;
[0028]图10为强脱顶杆和垫块的爆炸图;
[002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0]1‑
推板,2

定模板,3

顶针板,4

底板,5

强脱顶杆,201

模芯块,202

滑槽,203

贯通槽,204

第二油缸,401

第一油缸,501

顶杆段,502

连接段,503

连接部,504

弧形槽,505

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实施例一
[0034]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注塑工装模具的顶块强脱出模结构,以蓄电池壳体的注塑模具为例,包括定模,其中,定模包括推板1、定模板2、顶针板3和底板4,定模板2连接有模芯,且模芯包括五个并排设置的模芯块201。
[0035]如图2~5所示,模芯块201的两相对侧面均开设有两个滑槽202,且滑槽内滑动穿插有强脱顶杆5。定模板2开设有与强脱顶杆5一一对应的贯通槽203,且强脱顶杆5下端贯穿贯通槽203,并与顶针板3连接。
[0036]其中,如图6和9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工装模具的顶块强脱出模结构,包括定模,定模包括推板(1)、定模板(2)、顶针板(3)和底板(4),所述定模板(2)连接有模芯,且模芯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模芯块(20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块(201)的两相对侧面均开设有若干滑槽(202),且滑槽内滑动穿插有强脱顶杆(5);所述定模板(2)开设有与强脱顶杆(5)一一对应的贯通槽(203),且强脱顶杆(5)下端贯穿贯通槽(203),并与顶针板(3)连接;所述底板(4)连接有若干第一油缸(401),第一油缸(401)的伸缩端与推板(1)连接,所述定模板(2)连接有若干第二油缸(204),且第二油缸(204)的伸缩端与顶针板(3)连接,用于带动顶针板(3)移动,使得强脱顶杆(5)伸出滑槽(202),实现对注塑产品进行脱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工装模具的顶块强脱出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02)为燕尾槽结构,强脱顶杆(5)与滑槽(202)形状相适应,用于通过强脱顶杆(5)位于滑槽(202)相配合,使得模芯块(201)表面保持完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工装模具的顶块强脱出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203)为矩形孔结构,且强脱顶杆(5)的下端为与贯通槽(203)配合的矩形杆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工装模具的顶块强脱出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脱顶杆(5)包括与滑槽(202)相配合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峰黄少云蔡胜李宇豪谭伟王文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