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897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及方法,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水平设置的供铅机构;供铅机构的内侧水平装设有铸焊机构;铸焊机构上竖直连接有一对极柱成型机构;铸焊机构的下方装设于脱模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供铅机构先向铸焊机构及极柱成型机构上输送适量铅液,再将极耳插入铸焊机构与极柱成型机构上,待铅液冷却并与极耳连接在一起后通过脱模机构将铸焊机构上成型的汇流排及极柱成型机构上成型的极柱顶出脱模,不仅提高了极柱的成型效率及品质,而且还保证了铸焊效率及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铅酸蓄电池行业,常用的零部件包括位于极板上的极耳和与之匹配的汇流排。在汇流排的传统制作方法中,需要准备汇流排的模具和铅锅,模具在铅锅中浸泡加热后升起,此后将极耳浸入模具内的铅液进行铸焊,这种方法存在诸多问题:1、在铅锅中浸泡的模具受铅液的影响温度上升,后经液冷后又急速降温,冷热变换频率高,导致模具材料极易出现裂纹;2、模具频繁的冷热切换,导致铅锅的能耗高,需始终保持铅锅内的铅液在450℃左右;3、模具中的铅液在沸腾的作用下冒泡,铅渣多,铸焊出的汇流排品质不佳。

2、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937466.2的现有文献公开了的一种分区调温铸焊汇流排模具,包括模具总成、加热总成和冷却总成,模具总成包括中模和两侧的两个侧模,中模上存在有入铅孔和铅液流道,侧模表面依次分布有若干组用于浇筑汇流排的成型单元,成型单元包括相互交错设置的正极凹道和负极凹道,正极凹道和负极凹道间通过过桥凹道连通,铅液流道和成型单元间具有通流口;中模与侧模的连接处存在有隔热体;加热总成包括位于中模的第一加热模组和位于侧模的第二加热模组;冷却总成安装于侧模。但是,上述专利中提供的技术方案仍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对于大型的铅酸蓄电池,特别是运用于电动汽车上的储能电池,由于该类电池的尺寸规格较大,导致汇流排上两侧极柱的直径与高度尺寸相应的增加,这就导致了极柱在成型过程中冷却的十分缓慢,拖慢了整体的加工效率,也降低了极柱的成型品质;2、在汇流排与极柱成型后脱模的过程中,存在汇流排与极柱脱模难的技术问题,极易导致汇流排变形或者是极柱折弯。因此,亟待研究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及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及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包括水平设置的供铅机构;所述供铅机构的内侧水平装设有铸焊机构;所述铸焊机构上竖直连接有一对极柱成型机构;所述铸焊机构的下方装设于脱模机构。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铅机构包括一对并排水平设置的供铅模本体;两所述供铅模本体的上表面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铅液槽道;两所述铅液槽道的相对内侧边均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出液口;两所述供铅模本体朝向相同的一端部之间通过送铅连接块相连接;所述送铅连接块远离出液口的一侧面垂直开设有铅液输入孔;所述铅液输入孔的内端水平连接有与铅液槽道相垂直的输送流道;两所述供铅模本体内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铅流道;两所述供铅流道的一端分别与输送流道的两端相连通;两所述供铅流道上均并排竖直连接有多个出铅孔;两组所述出铅孔的上端分别与两铅液槽道相连通。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铅流道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与第二流道的一端均与输送流道的端部相连通;所述出铅孔包括多个并排连接于第一流道上的第一输出孔以及多个并排连接于第二流道上的第二输出孔;所述第二输出孔设置于第一输出孔与输送流道之间;所述第二流道内垂直插接有封堵螺栓;所述封堵螺栓设置于第二输出孔远离输送流道的一侧;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部内垂直插接有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部内垂直插接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的一端与第二调节螺栓的一端均延伸至供铅模本体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及第二调节螺栓均与供铅模本体螺纹配合。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所述供铅模本体内均沿长度方向至少穿插设置有一个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平行设置于铅液槽道或供铅流道的一侧;两所述供铅模本体上表面的相对外边缘均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吹气管;两所述吹气管的外壁均径向开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喷气孔;所述喷气孔的出口端水平指向铅液槽道。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所述供铅模本体的相对内侧面均竖直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铸焊机构包括平行设置于两供铅模本体之间的模芯本体;所述模芯本体的相对两侧面均并排设置有多个与定位槽相对应的定位凸;所述定位凸插接于定位槽内;所述模芯本体上表面的相对两边缘处均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外边缘设置有与出液口相连通的进液口。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芯本体的上表面并排设置有两组与成型槽相对应的测温点;所述模芯本体的两端面均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两对冷却液输入通道以及两对冷却液输出通道;所述冷却液输入通道的内端与冷却液输出通道的内端连通设置;所述冷却液输入通道设置于冷却液输出通道与成型槽之间。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成型槽的长度方向与模芯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成型槽的端部处装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用于调节成型槽的长度;所述调节块的一表面开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内插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垂直固定于成型槽的底面上;所述调节块远离限位柱的一表面贴合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边缘螺钉连接于模芯本体上。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所述极柱成型机构分别竖直连接于模芯本体两端部处相对应的两成型槽内;所述极柱成型机构包括固定穿插于模芯本体内的外筒体以及同轴固定于外筒体内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内腔形成与相对应的成型槽相连通的极柱成型腔;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设置有循环冷却流道;所述循环冷却流道开设于内筒体的圆周外壁上;所述循环冷却流道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螺旋流道与第二螺旋流道以及开设于内筒体上端部外壁上的环形流道;所述第一螺旋流道的上端与第二螺旋流道的上端均与环形流道相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流道的下端连接有进液接头;所述第二螺旋流道的下端连接有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与出液接头均固定穿插于外筒体下端部的圆周侧壁上。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水平固定于模芯本体下方的支撑板以及水平设置于支撑板下方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可相对于支撑板上下运动;所述升降板与支撑板之间通过多对张紧弹簧相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竖直固定有多个与成型槽相对应的第一顶针以及一对与极柱成型腔相对应的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的上端依次滑动贯穿支撑板及模芯本体并插接于成型槽内;所述第二顶针的上端滑动贯穿支撑板并滑动插接于内筒体的内腔中。

12、一种如上所述的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一、铅液流转:金属铅加热熔化后形成铅液,通过泵送设备经铅液输入孔与输送流道进入到供铅流道内,铅液再通过出铅孔溢流至铅液槽道内,并经过出液口及进液口流入成型槽内,然后铅液经过与极柱成型腔相连通的成型槽流入极柱成型腔内;

14、步骤二、极耳插入:待铅液填满成型槽与极柱成型腔后,先通过泵送设备将铅液槽道内的铅液回流至铅液容器中,再将铅酸蓄电池上的极耳倒置插入到成型槽与极柱成型腔内;

15、步骤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供铅机构(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铅机构(1)包括一对并排水平设置的供铅模本体(101);两所述供铅模本体(101)的上表面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铅液槽道(102);两所述铅液槽道(102)的相对内侧边均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出液口(103);两所述供铅模本体(101)朝向相同的一端部之间通过送铅连接块(104)相连接;所述送铅连接块(104)远离出液口(103)的一侧面垂直开设有铅液输入孔(105);所述铅液输入孔(105)的内端水平连接有与铅液槽道(102)相垂直的输送流道(106);两所述供铅模本体(101)内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铅流道(107);两所述供铅流道(107)的一端分别与输送流道(106)的两端相连通;两所述供铅流道(107)上均并排竖直连接有多个出铅孔(108);两组所述出铅孔(108)的上端分别与两铅液槽道(10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铅流道(107)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流道(1071)与第二流道(1072);所述第一流道(1071)的一端与第二流道(1072)的一端均与输送流道(106)的端部相连通;所述出铅孔(108)包括多个并排连接于第一流道(1071)上的第一输出孔(1081)以及多个并排连接于第二流道(1072)上的第二输出孔(1082);所述第二输出孔(1082)设置于第一输出孔(1081)与输送流道(106)之间;所述第二流道(1072)内垂直插接有封堵螺栓(1073);所述封堵螺栓(1073)设置于第二输出孔(1082)远离输送流道(106)的一侧;所述第一流道(1071)的一端部内垂直插接有第一调节螺栓(1074);所述第二流道(1072)的一端部内垂直插接有第二调节螺栓(1075);所述第一调节螺栓(1074)的一端与第二调节螺栓(1075)的一端均延伸至供铅模本体(101)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1074)及第二调节螺栓(1075)均与供铅模本体(101)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供铅模本体(101)内均沿长度方向至少穿插设置有一个电加热管(109);所述电加热管(109)平行设置于铅液槽道(102)或供铅流道(107)的一侧;两所述供铅模本体(101)上表面的相对外边缘均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吹气管(110);两所述吹气管(110)的外壁均径向开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喷气孔(111);所述喷气孔(111)的出口端水平指向铅液槽道(1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供铅模本体(101)的相对内侧面均竖直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12);所述铸焊机构(2)包括平行设置于两供铅模本体(101)之间的模芯本体(201);所述模芯本体(201)的相对两侧面均并排设置有多个与定位槽(112)相对应的定位凸(202);所述定位凸(202)插接于定位槽(112)内;所述模芯本体(201)上表面的相对两边缘处均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成型槽(203);所述成型槽(203)的外边缘设置有与出液口(103)相连通的进液口(2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本体(201)的上表面并排设置有两组与成型槽(203)相对应的测温点(205);所述模芯本体(201)的两端面均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两对冷却液输入通道(206)以及两对冷却液输出通道(207);所述冷却液输入通道(206)的内端与冷却液输出通道(207)的内端连通设置;所述冷却液输入通道(206)设置于冷却液输出通道(207)与成型槽(20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槽(203)的长度方向与模芯本体(20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成型槽(203)的端部处装设有调节块(208);所述调节块(208)用于调节成型槽(203)的长度;所述调节块(208)的一表面开设有贯通孔(209);所述贯通孔(209)内插接有限位柱(210);所述限位柱(210)的一端垂直固定于成型槽(203)的底面上;所述调节块(208)远离限位柱(210)的一表面贴合有挡片(211);所述挡片(211)的一边缘螺钉连接于模芯本体(2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极柱成型机构(3)分别竖直连接于模芯本体(201)两端部处相对应的两成型槽(203)内;所述极柱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供铅机构(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铅机构(1)包括一对并排水平设置的供铅模本体(101);两所述供铅模本体(101)的上表面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铅液槽道(102);两所述铅液槽道(102)的相对内侧边均沿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出液口(103);两所述供铅模本体(101)朝向相同的一端部之间通过送铅连接块(104)相连接;所述送铅连接块(104)远离出液口(103)的一侧面垂直开设有铅液输入孔(105);所述铅液输入孔(105)的内端水平连接有与铅液槽道(102)相垂直的输送流道(106);两所述供铅模本体(101)内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铅流道(107);两所述供铅流道(107)的一端分别与输送流道(106)的两端相连通;两所述供铅流道(107)上均并排竖直连接有多个出铅孔(108);两组所述出铅孔(108)的上端分别与两铅液槽道(10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铅流道(107)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流道(1071)与第二流道(1072);所述第一流道(1071)的一端与第二流道(1072)的一端均与输送流道(106)的端部相连通;所述出铅孔(108)包括多个并排连接于第一流道(1071)上的第一输出孔(1081)以及多个并排连接于第二流道(1072)上的第二输出孔(1082);所述第二输出孔(1082)设置于第一输出孔(1081)与输送流道(106)之间;所述第二流道(1072)内垂直插接有封堵螺栓(1073);所述封堵螺栓(1073)设置于第二输出孔(1082)远离输送流道(106)的一侧;所述第一流道(1071)的一端部内垂直插接有第一调节螺栓(1074);所述第二流道(1072)的一端部内垂直插接有第二调节螺栓(1075);所述第一调节螺栓(1074)的一端与第二调节螺栓(1075)的一端均延伸至供铅模本体(101)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1074)及第二调节螺栓(1075)均与供铅模本体(101)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供铅模本体(101)内均沿长度方向至少穿插设置有一个电加热管(109);所述电加热管(109)平行设置于铅液槽道(102)或供铅流道(107)的一侧;两所述供铅模本体(101)上表面的相对外边缘均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吹气管(110);两所述吹气管(110)的外壁均径向开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喷气孔(111);所述喷气孔(111)的出口端水平指向铅液槽道(1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铅酸蓄电池生产的铸焊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供铅模本体(101)的相对内侧面均竖直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12);所述铸焊机构(2)包括平行设置于两供铅模本体(101)之间的模芯本体(201);所述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丹莉叶治胜周强华黄少云徐健董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