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登宏专利>正文

双刃刀具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09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双刃刀具组,是在CNC或其它加工母机中的刀具不转动而被加工物自转的加工模式下使用,利用刀具的刀刃端同时被研磨成不同功用的二加工刀刃,加工时可利用同一刀柄及二加工刀刃作对向位移且无需变换主轴转向,能持续加工不用更换刀具,更可使刀具及套筒的定位面角度不同而配合不同的刀具架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刀具,特别是指一种具双刃的刀具组。
技术介绍
刀具在工作母机及CNC车床的加工中属必需工具之一,无论是切削、车牙、搪孔等 都必需使用刀具,现有的传统刀具均是为单一加工目的而使用单一的刀刃,在加工过程中 遇到加工物若需同时使用不同功能的刀刃加工时,则需更换不同刀具,在更换刀具后必需 重新校正刀具以配合加工物,更甚着若更换进刀方向不同的刀具时更需变换主轴转向,若 是应用于CNC车床的刀具架上时,则会增加刀具占用空间。据此,传统刀具具有下列缺失1.传统刀具仅具有单一加工的刀刃,欲加工不同的目的时则需更换刀具。2.传统刀具的刀柄于校刀更换刀具后,除了浪费更换刀具时间及校正刀具外,往 往因被加工物复杂而产生刀具不敷使用的情形。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传统刀具的缺失,故而积极寻求解决的道,并利用其所具 有的专业知识与设计制造经验,经由多方思考和试验后,研发出一种确具有较传统刀具能 轻易使用加工及能配合刀具架的刀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刃刀具组,其利用研磨技术使刀具同时具不同刀刃, 以利加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刃刀具组,其包含有一刀具及一刀具套筒,该刀具的刀柄端结合于该刀具 套筒处,而刀具套筒的另端则结合于一可调整工作角度的调整机构的刀具架,静止不转动 的刀具的刀刃端可对自体旋转的被加工物进行加工动作,其中,该刀具利用研磨技术一体 成型并设有刀刃端及刀柄端,该刀刃端可分别研磨为不同加工目的的第一刀刃及第二刀 刃,该第一刀刃与第二刀刃可分别进行独立加工。所述刀具的刀柄端在外端段切削一平面状的卡榫面,于卡榫面内端段设有一双边 倾斜且呈内凹状的定位穴,于卡榫面最内端处则在刀柄端实体上形成一垂直于卡榫面的卡 掣面;刀具套筒分别由较大圆径的前端部及较小圆径固定端一体成型,并贯穿有一容置空 间及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切沟,其中前端部的最外缘平面为抵制面,该容置空间的上端呈 一平面状的压制端及两侧形成位于压制端、切沟之间的紧迫端,再于前端部垂直于压制端 的外缘部设一贯穿至容置空间的螺孔,并于固定端设一切削成平面的定位面;刀具的刀柄 端可插入该刀具套筒的容置空间,使刀柄端的卡榫面贴合于刀具套筒的压制端,以螺栓锁 固于刀具套筒的螺孔后再压迫于刀具的定位穴,令刀具的卡掣面迫紧并贴合于刀具套筒的 抵制面上,并利用压制端及二紧迫端形成四点压制紧迫而令刀具完全稳固于刀具套筒的容 置空间内。该第一刀刃及第二刀刃可分别研磨成不同加工目的的刀刃,如内孔刀刃、前扫刀 刃、后扫刀刃、内牙刀刃、切削刀刃等。该刀具套筒的定位面可切削成不同角度以配合刀具架。以刀具的刀刃端的基准线作为位置坐标,可让刀具的刀柄端上形成不同切削角度 的卡榫面以配合刀具套筒,刀具固定结合于前述刀具套筒上后,能让刀具的刀刃端更方便 适用于不同角度的被加工物的加工处理。该刀具套筒可增设另一螺孔提供另一螺栓螺进并迫紧于定位穴上。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利用研磨技术使刀具的刀刃端同时具不同刀刃功 能的双刃,如切削刀刃、前扫刀刃、后扫刀刃、内孔刀刃、内牙刀刃等等,加工时是利用第一 刀刃加工后再直接移动刀具架使第二刀刃接触加工物,利用加工物的同方旋转而刀刃端无 需转向的特点,藉以直接利用单刀具的不同刀刃,无需再更换刀具及变换进刀转向,只需移 动刀具架即可对同一加工物进行加工,并且本专利技术还可利用刀具后端的卡榫面角度与刀具 套筒定位面的角度以配合不同的刀具架,于加工时无需更换刀具及变换主轴转向,可见本 专利技术的双刃刀具的刀刃端具有不同加工使用功能的第一刀刃及第二刀刃在加工作业可谓 相当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刀具刀刃端另一状态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实施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实施例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实施例剖面图一;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实施例图二 ;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实施例剖面图二 ;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刀具套筒另一实施状态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刀具套筒又一实施状态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刀具卡榫面另一实施状态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刀具卡榫面又一实施状态图;图14、14A为本专利技术刀具研磨后的状态图一;图15、15A为本专利技术刀具研磨后的状态图二。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刀具10基准线11刀刃端111第一刀刃 112第二刀刃13卡榫面 14定位穴2刀具套筒 21前端部23容置空间 24压制端26紧迫端27、271螺孔12刀柄端 15卡掣面 22固定端 25切沟 28定位面429抵制面 3、31螺栓4刀具架41固定螺栓 42螺孔5被加工物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双刃刀具组,是利用研磨技术使圆棒单头同时具不同的刀刃功能,以下 配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作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由刀具1、刀具套筒2及螺栓3所组成,其中刀具1 为一体成型的刀具,其前端为刀刃端11,后端为刀柄端12,于刀刃端11形成有二不同使用 功能的第一刀刃111及第二刀刃112,可分别被研磨成不同加工用途的刀刃,如内孔刀刃、 前扫刀刃、后扫刀刃、切削刀刃等等,并于刀柄端12外端段切削一平面状的卡榫面13,于卡 榫面13内端段设有一双边倾斜且呈内凹状的定位穴14,于卡榫面13最内端处则在刀柄端 12实体上形成一垂直于卡榫面13的卡掣面15。刀具套筒2分别由较大圆径的前端部21 及较小圆径固定端22 —体成型,并贯穿有一容置空间23及与该容置空间23相连通的切沟 25,其中前端部21的最外缘平面为抵制面29,该容置空间23的上端呈一平面状的压制端 24及两侧形成位于压制端24、切沟25之间的紧迫端26,再于前端部21垂直于压制端24的 外缘部设一贯穿至容置空间23的螺孔27,并于固定端22设一切削成平面的定位面28 ;利 用刀具10的刀柄端12插入刀具套筒2的容置空间23,使刀柄端12的卡榫面13贴合于刀 具套筒2的压制端24,再令螺栓3锁固于刀具套筒2的螺孔27后再压迫于刀具1的定位 穴14,当螺栓3越紧迫时由于接触定位穴14的倾斜面上使刀具1越深入容置空间23而令 刀具完全锁固于刀具套筒2内,令刀具1的卡掣面15迫紧并贴合于刀具套筒2的抵制面29 上,并利用压制端24及二紧迫端26形成四点压制紧迫而令刀具1完全稳固于容置空间23 内。当然,利用另一螺栓31螺进另一螺孔271并迫紧于定位穴14处,更可强化稳固性。再 令刀具套筒2的固定端22插入衔接于可调整工作角度的调整机构的刀具架4上,并令固定 螺栓41螺进刀具架4的螺孔42且锁固于定位面28上,该定位面28会随刀具架4的角度 自动校正刀具套筒2的位置。有关刀具架4可进行3D万向角度调整的技术手段,可参考本 专利技术人所专利技术并已提出申请的098109838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案。请参阅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刀具1的刀刃端11可分别研磨成不同的刀刃组合,如 内孔刀刃、前扫刀刃、后扫刀刃、切削刀刃等等,以配合不同加工物的加工目的,令刀具1同 时具有二种不同功能的第一刀刃111及第二刀刃112,如加工时需使用内牙刀及内孔刀时, 即可于第一刀刃111研磨成内牙刀刃,再于第二刀刃112研磨成内孔刀刃如图14、14A及图 15、15A 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刃刀具组,其包含有一刀具及一刀具套筒,该刀具的刀柄端结合于该刀具套筒处,而刀具套筒的另端则结合于一可调整工作角度的调整机构的刀具架,静止不转动的刀具的刀刃端可对自体旋转的被加工物进行加工动作,其特征在于:该刀具利用研磨技术一体成型并设有刀刃端及刀柄端,该刀刃端可分别研磨为不同加工目的的第一刀刃及第二刀刃,该第一刀刃与第二刀刃可分别进行独立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宏
申请(专利权)人:王登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