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登宏专利>正文

加工母机用的刀具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8361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工母机用的刀具架结构,包括一刀具架、一刀具、一压制块及一螺固元件;其中,刀具架与压制块抵掣刀具,并通过螺固元件固定,使刀具受到复数个不同压掣面相互紧迫固定,当欲将刀具更换时只需将螺固元件松开使压制块朝斜上松脱,即可轻易抽取刀具或调整刀具位置而无需再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且能达到快速定位的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母机用的刀具架结构,主要与刀具的快速调整与定位相关。
技术介绍
工作母机是所有机械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尤其是车床占了极重要的地 位,而车床加工时不免要使用传统刀具架来稳固刀具,然而传统刀具架仅利用螺丝螺固刀 具,当刀具变钝需拆除磨利后再安装,都必需重新校正加工位置,或在替换刀具后也需要重 新校正一次,致使加工繁复冗长,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前述传统刀具架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母机用的刀具 架结构,兼具快速定位与简单操作的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工母机用的刀具架结构,包括一刀具架,呈长矩型,其一侧端经加工成向外侧端的斜导面与结合平面,其上端面 设有一固定螺孔,另一侧边加工成头尾贯穿的垂直抵制面与具倾斜角度的斜抵制面;—刀具,为加工用的长条状物且呈现有位于顶端的刀刃部、一外侧面、内接触面、 底接触面,整个刀具置放于前述刀具架的垂直抵制面与斜抵制面所形成的空间上,刀具的 内接触面及底接触面恰可与前述刀具架的垂直抵制面及斜抵制面相接触;一压制块,为矩型而下端面经加工形成与刀具架相互对称的斜压掣面、内平面、水 平压掣面及垂直压掣面,并于实体上设一由上而下贯穿且为长槽状的穿孔;一螺固元件,穿透压制块的穿孔且让压制块结合于刀具架上,使前述压制块的斜 压掣面接触于前述刀具架的斜导面上且压制块的水平压掣面及垂直压掣面接触于前述刀 具的刀刃部及外侧面;通过上述构件的组成,当螺固元件逐次迫紧螺固时,可让刀具完全稳 固于刀具架与压制块内。所述刀具的内接触面及底接触面相交处形成一具有锐角状态的内角端。所述压制块内平面及水平压掣面之间设有一具有容裕空间的凹穴。当用螺固元件 进行螺固时,前述压制块与刀具架不会产生挤压。所述的刀具架结构还包括一呈矩型块体的定位块,其中央适当处设有一配合刀具 轮廓形状的穿槽,下方设有一沟槽状的紧迫空间,侧边设有螺孔;一固定元件,穿透前述定 位块的螺孔使定位块将前述刀具予以定位。所述刀具架与压制块压迫于刀具后可得到复数个压制处。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利用螺固元件经由压制块的穿孔螺固于刀具架的固定 螺孔,并将刀具置于刀具架的垂直抵制面及斜抵制面处,再迫紧螺固元件使压制块的斜压 掣面顺着刀具架的斜导面而顺畅地往斜下方运动来进行迫紧结合,当螺固元件进行螺合迫紧时,可同时让压制块的垂直压掣面及水平压掣面亦以往斜下方路径的运动方式趋于迫紧 被置于刀具架上的刀具,可大大防止刀具外翻脱离出刀具架的可能,同时让刀具完全稳固 于刀具架与压制块内;同样,利用螺固元件的螺松即可使刀具架与压制块分离,轻易抽取刀 具或调整刀具位置。本技术操作简单,且能达到快速定位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松开动作剖面图;图^t为本技术的锁紧动作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刀具移动示意图1 ;图6为本技术的刀具移动示意图2。标号说明1刀具架11斜导面12结合平面13垂直抵制面14斜抵制面15固定螺孔2压制块20凹穴21斜压掣面22内平面23,230凹槽24水平压掣面25垂直压掣面26穿孔27容裕空间3刀具30刀刃部31内角端32外侧面33底接触面34内接触面4 螺固元件5定位块51 穿:槽52紧迫空间53螺孔6固定元件a、b、c、d、e压制处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主要由刀具架1、压制块2、刀具3、螺固元件4、定位块 5及固定元件6所组成。其中,刀具架1呈长矩型,其一侧端经加工成向外侧端的斜导面11与结合平面12, 结合平面12的上端面还设有一固定螺孔15,另一侧边加工成头尾贯穿的垂直抵制面13与 具倾斜角度的斜抵制面14。一刀具3,为加工用的长条状物且呈现有位于顶端的刀刃部30、一外侧面32、内接 触面34、底接触面33,内接触面34及底接触面33相交处并形成一具有锐角状态的内角端 31,整个刀具可被置放于前述刀具架1的垂直抵制面13与斜抵制面14所形成的空间上。一压制块2,为矩型且下端面经加工形成与刀具架1相互对称的斜压掣面21、内平面22、凹穴20、水平压掣面24及垂直压掣面25,水平压掣面24与垂直压掣面25的中央处 挖设一凹槽23及230,使压制块2的水平压掣面24与垂直压掣面25呈现左右边均分,并于 实体上设一由上而下贯穿且为长槽状的穿孔26。一螺固元件4,可穿透压制块2的穿孔26且让压制块2结合于刀具架1上。一定位块5,呈矩型块体且中央适当处设有一配合刀具3轮廓形状的穿槽51,下方 设有一沟槽状的紧迫空间52,侧边设有螺孔53。一固定元件6,可穿透前述定位块5的螺孔53而让定位块5将前述刀具3予以定 位。借着上述元件,当刀具3以其内角端31放置于前述刀具架1的垂直抵制面13与 斜抵制面14所形成的空间上,利用螺固元件4穿过压制块2的穿孔26螺固于刀具架1的 固定螺孔15,当螺固元件4逐次迫紧螺固时,前述压制块2的斜压掣面21顺着前述刀具架 1的斜导面11呈斜下方向行进,当螺固元件4越行螺合迫紧时,可同时让压制块2的垂直压 掣面25及水平压掣面24亦以往斜下方路径的运动方式更趋于迫紧被置于刀具架1上的刀 具3,亦即压制块2的水平压掣面24及垂直压掣面25可同时迫紧刀具3的刀刃部30及外 侧面32往内角斜下方的方向进行迫紧,同时让刀具3的内接触面34及底接触面33对刀具 架1的垂直抵制面13及斜抵制面14也产生更为稳固的结合,大大防止刀具3可能外翻脱 离出刀具架1的可能,同时让刀具3完全稳固于刀具架1与压制块2内。可如图4所示,刀 具3本身得到五个地方的压制处,即是在点a (11,21)、点b (24,30)、点c (25,32)、点d (13, 34)、点e(14,33)等位置而形成完全稳固的状态。本技术螺固元件4在迫紧压制块2 时,由于压制块2本体设有一凹穴20,因此可预留一容裕空间27,相同地,内平面22与结合 平面12间亦存有一容裕空间27,而不会挤压到刀具架1。参阅图5及图6所示,刀具3与刀具架1稳固后可利用定位块5的穿槽51穿越刀 具3,再利用紧迫空间52的间隙使固定元件6锁固于螺孔53,使定位块5的一端面贴合于 刀具架1,使刀具3与定位块5呈现一固定尺寸的定位,当欲更换刀具3或研磨刀具3时,只 需将螺固元件4松开,使压制块2的斜压掣面21受到刀具架1的斜导面11的斜度而往斜 上方位移,此时螺固元件4在压制块2的穿孔26内使压制块2仅呈松开而不致任意偏移, 使水平压掣面24与垂直压掣面25同时离开刀具3 (如图3所示的状态),此时将刀具3抽 离刀具架1,待刀具3更换或研磨后再次置入刀具架1,则可利用定位块5的端面抵触刀具 架1的端面后再行锁紧螺固元件4,即可使刀具3完全稳固于刀具架1及压制块2的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仅利用单一螺固元件4的放松与紧迫使刀具3可轻易更换或固定,无需再增加 其他固定元件。二、利用定住块5的定位后,更换刀具3或研磨刀具3后,可轻易将刀具3再次定 位于刀具架1上,无需再校正加工位置,达到省时加工的目的。三、利用刀具架1与压制块2的相互紧迫可得到五个压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母机用的刀具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刀具架,呈长矩型,其一侧端经加工成向外侧端的斜导面与结合平面,其上端面设有一固定螺孔,另一侧边加工成头尾贯穿的垂直抵制面与具倾斜角度的斜抵制面;一刀具,为加工用的长条状物且呈现有位于顶端的刀刃部、一外侧面、内接触面、底接触面,整个刀具置放于前述刀具架的垂直抵制面与斜抵制面所形成的空间上,刀具的内接触面及底接触面恰可与前述刀具架的垂直抵制面及斜抵制面相接触;一压制块,为矩型而下端面经加工形成与刀具架相互对称的斜压掣面、内平面、水平压掣面及垂直压掣面,并于实体上设一由上而下贯穿且为长槽状的穿孔;一螺固元件,穿透压制块的穿孔且让压制块结合于刀具架上,使前述压制块的斜压掣面接触于前述刀具架的斜导面上且压制块的水平压掣面及垂直压掣面接触于前述刀具的刀刃部及外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加工母机用的刀具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刀具架,呈长矩型,其一侧端经加工成向外侧端的斜导面与结合平面,其上端面设有一固定螺孔,另一侧边加工成头尾贯穿的垂直抵制面与具倾斜角度的斜抵制面;一刀具,为加工用的长条状物且呈现有位于顶端的刀刃部、一外侧面、内接触面、底接触面,整个刀具置放于前述刀具架的垂直抵制面与斜抵制面所形成的空间上,刀具的内接触面及底接触面恰可与前述刀具架的垂直抵制面及斜抵制面相接触;一压制块,为矩型而下端面经加工形成与刀具架相互对称的斜压掣面、内平面、水平压掣面及垂直压掣面,并于实体上设一由上而下贯穿且为长槽状的穿孔;一螺固元件,穿透压制块的穿孔且让压制块结合于刀具架上,使前述压制块的斜压掣面接触于前述刀具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宏
申请(专利权)人:王登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