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之江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晶圆集成系统基板及直流压降优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357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晶圆集成系统基板及直流压降优化方法,包括:晶圆基板与配电板;晶圆基板内设置有若干GND硅通孔和VCC硅通孔;晶圆基板内还设置有VCC网格层;配电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GND焊盘和VCC焊盘;配电板内设置有VCC网络层,VCC网络层上设置有若干无铜区域;GND焊盘与晶圆基板中的GND硅通孔一一对应;VCC焊盘与晶圆基板中的VCC硅通孔一一对应;通过调整若干无铜区域的分布改变配电板中VCC网络层的电压分布,进而补偿晶圆基板中VCC网格层的直流压降。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晶圆基板设计中直流压降大的难题,为晶圆集成系统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撑。提供了技术支撑。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圆集成系统基板及直流压降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硅基板重布线层设计和印制电路板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圆集成系统基板及直流压降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摩尔定律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并驱动了一系列科技创新、社会改革、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个人电脑、因特网、智能手机等技术改善和创新都离不开摩尔定律的延续。然而,近些年来,微纳加工线宽已达到2nm甚至更小尺寸,摩尔定律已逐渐失效,工艺进步对计算性能的提升明显放缓,而万物互联的数据量却在指数级爆炸式增长,数据规模和计算能力的“剪刀差”鸿沟越来越大,集成电路正在迎来“后摩尔时代”的技术与产业重大变革期。
[0003]软件定义晶上系统(简称:SOW)正是针对摩尔定律已存在不可延续的难题而提出来的,SOW所使用的基板为整张半导体晶圆,如2至12英寸硅晶圆,晶圆不划片,使用后道再布线层(RDL)工艺进行布线,采用半导体工艺根据系统功能制备有源器件,如开关、运算放大器、ADC、逻辑单元电路等,也可根据系统应用需求不制备器件,仅使用RDL布线,并使用整张晶圆替代传统基板,所有功能电路和有源单元均在晶圆上集成。SOW贯穿到集成电路设计、加工和封装的全流程,融合预制件组装和晶圆集成等先进理念,借助晶圆级互连的高带宽、低延迟、低功耗等显著优势,可以实现单一晶圆上集成成千上万的传感、射频、计算、存储、通信等“预制件”颗粒。通过打破现有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实现材料、集成方式等边界条件,有效破解当前芯片性能极限并打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依赖“堆砌式”工程技术路线面临的“天花板效应”,刷新传统装备或系统的技术物理形态,使系统综合技术指标获得连乘性增益,满足智能时代5G、大数据、云平台、AI、边缘计算、智慧网络等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0004]电源系统是SOW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SOW的集成度极高,与之匹配的配电系统功率密度很大,散热要求高,在晶圆基板上单位面积的功率可达0.5W/mm2。与之相矛盾的是,基于半导体工艺制作的晶圆基板RDL层,受制于热应力、机械应力、金属覆盖率等工艺条件制约,导致电源网络、地网络层直流阻抗较大,主要表现在高密度、大电流输运时直流压降大,芯粒(系统)可能出现亚稳态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电源完整性是晶圆级基板设计的难点,一方面是因为基于中介层RDL的金属太薄、线条太细,金属层数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芯粒汲取电流大,汲取电流不均匀导致电压降大、单个芯粒同电压域电压差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晶圆集成系统基板及直流压降优化方法。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晶圆集成系统基板,晶圆基板与配电板;晶圆基板内设置有若干GND硅通孔和VCC硅通孔;晶圆基板内还设置有VCC网格层;配电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GND焊盘和VCC焊盘;配电板内设置有VCC网络层,VCC网络层上设置
有若干无铜区域;GND焊盘与晶圆基板中的GND硅通孔一一对应;VCC焊盘与晶圆基板中的VCC硅通孔一一对应;通过调整若干无铜区域的分布改变配电板中VCC网络层的电压分布,进而补偿晶圆基板中VCC网格层的直流压降。
[0007]进一步地,所述晶圆基板包括硅基板,所述硅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再布线层;所述再布线层包括自下而上布置的GND网格层、第一二氧化硅层、VCC网格层、第二二氧化硅层;所述GND硅通孔与GND网格层电连接,所述VCC硅通孔与VCC网格层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氧化硅层中设置有第一过孔阵列,所述第二二氧化硅层中设置有第二过孔阵列;所述第二二氧化硅层的表面设置有若干GND触点和若干VCC触点;所述VCC触点与VCC网格层电连接;所述GND触点与GND网格层电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晶圆基板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深沟槽电容;所述深沟槽电容包括上极板、氧化铪层和下极板;所述氧化铪层位于上极板和下极板之间,并同时与上极板和下极板相连,所述上极板与GND网格层电连接,所述下极板与VCC硅通孔电连接。
[0009]进一步地,GND触点和VCC触点的数量、相对位置由晶圆基板所适配的芯粒决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VCC触点通过第二过孔阵列穿过第二二氧化硅层与VCC网格层电连接;所述GND触点通过第二过孔阵列和第一过孔阵列依次穿过第二二氧化硅层、VCC网格层、第一二氧化硅层与GND网格层电连接。
[0011]进一步地,配电板的下表面设置有GND输入端和VCC输入端,所述配电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GND焊盘和若干VCC焊盘;所述GND输入端通过GND过孔阵列与GND网络层连接,所述GND网络层通过GND网络过孔与GND焊盘连接;所述VCC输入端通过VCC过孔阵列与VCC网络层连接,所述VCC网络层通过VCC网络过孔与VCC焊盘连接。
[0012]进一步地,VCC网格层的电压分布规律为中间高、四周低;VCC网络层的电压分布为中心低、四周高。
[0013]进一步地,VCC网络层上设置的无铜区域为圆周分布。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晶圆集成系统基板的直流压降优化方法,包括:
[0015]设置晶圆基板中的VCC网格层与配电板中的VCC网络层的电压差Vs;
[0016]绘制VCC网格层的电压分布图;
[0017]绘制VCC网络层的电压分布图;
[0018]根据VCC网格层的电压分布图,抽取晶圆基板中的VCC网格层上的N
×
N组电压值,记为V
1,1

……
,V
N,N

[0019]根据VCC网络层的电压分布图,在配电板中的VCC网络层上对应于V
1,1

……
,V
N,N
的位置均匀抽取N
×
N组电压值,记为v
1,1

……
,v
N,N

[0020]将对应位置V
i,j
与v
i,j
作差,1≤i,j≤N,得到N
×
N组|V
i,j

v
i,j
|值;
[0021]比较|V
i,j

v
i,j
|与Vs的大小,当每一组|V
i,j

v
i,j
|的差都小于Vs时,输出VCC网络层的覆铜信息,完成晶圆集成系统基板的直流压降优化;
[0022]当存在至少一组|V
i,j

v
i,j
|的差大于Vs时,调整配电板中VCC网络层(1502)上的无铜区域的分布,重复步骤S6,直至每一组|V
i,j

v
i,j
|的差都小于Vs时,完成晶圆集成系统基板的直流压降优化。
[0023]进一步地,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圆集成系统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晶圆基板与配电板;晶圆基板内设置有若干GND硅通孔(8)和VCC硅通孔(9);晶圆基板内还设置有VCC网格层(5);配电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GND焊盘(1601)和VCC焊盘(1602);配电板内设置有VCC网络层(1502),VCC网络层(1502)上设置有若干无铜区域(1503);GND焊盘(1601)与晶圆基板中的GND硅通孔(8)一一对应;VCC焊盘(1602)与晶圆基板中的VCC硅通孔(9)一一对应;通过调整若干无铜区域的分布改变配电板中VCC网络层(1502)的电压分布,进而补偿晶圆基板中VCC网格层(5)的直流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集成系统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圆基板包括硅基板(1),所述硅基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再布线层(2);所述再布线层(2)包括自下而上布置的GND网格层(3)、第一二氧化硅层(4)、VCC网格层(5)、第二二氧化硅层(6);所述GND硅通孔(8)与GND网格层(3)电连接,所述VCC硅通孔(9)与VCC网格层(5)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氧化硅层(4)中设置有第一过孔阵列(10),所述第二二氧化硅层(6)中设置有第二过孔阵列(11);所述第二二氧化硅层(6)的表面设置有若干GND触点(12)和若干VCC触点(13);所述VCC触点(13)与VCC网格层(5)电连接;所述GND触点(12)与GND网格层(3)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晶圆集成系统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晶圆基板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深沟槽电容(7);所述深沟槽电容(7)包括上极板(701)、氧化铪层(703)和下极板(702);所述氧化铪层(703)位于上极板(701)和下极板(702)之间,并同时与上极板(701)和下极板(702)相连,所述上极板(701)与GND网格层(3)电连接,所述下极板(702)与VCC硅通孔(9)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集成系统基板,其特征在于,GND触点(12)和VCC触点(13)的数量、相对位置由晶圆基板所适配的芯粒决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集成系统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VCC触点(13)通过第二过孔阵列(11)穿过第二二氧化硅层(6)与VCC网格层(5)电连接;所述GND触点(12)通过第二过孔阵列(11)和第一过孔阵列(10)依次穿过第二二氧化硅层(6)、VCC网格层(5)、第一二氧化硅层(4)与GND网格层(3)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集成系统基板,其特征在于,配电板的下表面设置有GND输入端(1401)和VCC输入端(1402),所述配电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GND焊盘(1601)和若干VCC焊盘(1602);所述GND输入端(1401)通过GND过孔阵列(1701)与GND网络层(1501)连接,所述GND网络层(1501)通过GND网络过孔(1801)与GND焊盘(160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庆文张坤霍婷婷万智泉
申请(专利权)人:之江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